图书介绍
康复功能评定学 供康复治疗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康复功能评定学 供康复治疗专业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282464.jpg)
- 王玉龙主编;郭铁成副主编;于敏华,范佳进,王蓓蓓等编者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9790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00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康复-评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复功能评定学 供康复治疗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康复评定的对象4
三、康复评定的意义和作用12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方法13
一、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13
二、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14
三、康复评定方法的质量要求15
第三节 康复评定的内容17
一、病史17
二、体格检查21
三、功能评定24
四、制订康复治疗计划25
第四节 康复评定的实施31
一、康复评定的场所31
二、康复评定的过程31
三、康复结果的描述34
四、注意事项34
第二章 人体形态评定36
第一节 人体形态评定概述36
一、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概况36
二、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37
第二节 身体姿势评定38
一、正常姿势及其评定38
二、常见的异常姿势及其评定39
三、异常姿势的影响42
第三节 体格评定42
一、体表标志的确认43
二、身体长度的测量44
三、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47
四、身高和体重的测量50
五、身体素质评定52
第三章 心肺功能的评定54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54
一、心功能分级54
二、心电运动试验55
第二节 肺功能评定63
一、呼吸困难分级63
二、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63
三、运动气体代谢测定65
第四章 人体发育评定69
第一节 反射发育的基本特点69
一、反射活动是动作行为产生的前提69
二、反射发育具有时间性70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反射发育的延迟或倒退70
第二节 评定方法70
一、脊髓水平(原始)反射70
二、脑干水平反射72
三、中脑水平反射76
四、大脑水平的反应80
五、其他反射及反应84
六、检查注意事项85
第三节 评定结果与治疗技术的分析87
一、评定结果的分析87
二、治疗技术的考虑87
第四节 脑性瘫痪儿童评定88
一、评定的原则和内容88
二、小儿神经发育的综合评定89
第五章 肌力评定96
第一节 肌力概述96
一、肌肉的分类96
二、肌肉收缩的类型及影响因素98
第二节 评定的工具与方法99
一、肌力检查的方法99
二、注意事项100
第三节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101
一、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101
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106
三、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109
四、面部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110
第四节 应用仪器评定肌力111
一、常用的评定设备和方法111
二、等速运动测定113
第六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120
第一节 概述120
一、滑膜关节的类型120
二、关节的生理运动及其影响因素123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与原则124
一、关节活动度评定工具125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29
第三节 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129
一、脊柱129
二、上肢关节133
三、下肢关节146
第七章 肌张力评定152
第一节 概述152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152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153
第二节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155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155
二、临床分级156
三、反射检查156
四、被动运动评定157
五、主动运动评定158
六、功能评定158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159
第三节 痉挛159
一、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160
二、痉挛的临床意义161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161
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的注意事项172
第四节 生物力学评定方法172
一、钟摆试验172
二、屈曲维持试验173
三、便携式测力计方法173
四、等速装置评定方法173
第五节 电生理评定方法175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175
二、H反射175
三、F波反应176
四、紧张性振动反射177
五、屈肌反射177
六、腰骶激发电位177
七、中枢传导177
第八章 感觉评定178
第一节 感觉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178
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178
二、感觉传导通路178
第二节 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和分型185
一、感觉障碍的分类185
二、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185
第三节 躯体感觉的检查和评定187
一、评定设备、感觉评定适应证及禁忌证187
二、评定方法188
三、躯体感觉检查和评定的注意事项190
第四节 疼痛的评定190
一、疼痛的分类190
二、常用的评定方法192
第五节 儿童听力评定和测试200
一、不同年龄儿童对声刺激的反应能力200
二、听力残疾的筛选和评定方法201
第六节 视功能诊断和评定方法205
视功能检查和评定205
第九章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207
第一节 平衡与平衡反应207
一、平衡与人体平衡的维持机制207
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208
第二节 平衡评定的目的与内容209
一、平衡评定的目的、分级和适应证209
二、评定内容与指标210
第三节 平衡种类与评定方法210
一、平衡种类210
二、平衡评定方法211
第四节 临床常用平衡评定方法211
一、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211
二、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212
三、Berg平衡量表212
四、MAS平衡功能评测218
五、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218
六、日本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评定219
七、脊髓损伤受试者的平衡测试219
八、静态平衡仪测试220
九、动态平衡仪测试220
十、动态姿势描记图222
第五节 协调与共济失调223
一、协调与协调运动223
二、共济失调223
第六节 协调评定的目的与内容224
一、协调评定的目的224
二、协调功能分级225
三、协调评定的内容225
第七节 协调评定方法225
一、观察法225
二、协调试验225
三、协调试验的选择227
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协调试验228
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228
六、上田氏协调试验229
第十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231
二、仪器与设备232
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233
第二节 神经肌电图检查233
一、肌电图检查233
二、神经传导的测定245
三、特殊检查252
四、表面肌电图255
第三节 诱发电位257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257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259
三、视觉诱发电位260
四、运动诱发电位261
第四节 低频电诊断262
一、直流-感应电诊断263
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265
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267
第一节 正常步态267
一、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267
二、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269
三、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272
四、步行中的能量消耗273
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274
一、临床定性分析274
二、定量分析280
第三节 常见异常步态模式的评定283
一、中枢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283
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286
三、骨关节疾患所致异常步态287
第十二章 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心理功能评定290
第一节 概述290
一、神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90
二、临床神经心理学的评定方法291
第二节 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294
一、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概念294
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294
三、注意力障碍的评定298
四、记忆障碍的评定301
五、知觉障碍评定307
六、执行功能障碍的评定316
第三节 情绪-情感障碍的评定322
一、情绪-情感障碍的基本概念322
二、抑郁量表322
三、焦虑量表328
第十三章 言语功能评定331
第一节 概述331
一、言语与语言331
二、言语产生的机制331
三、语言的特征332
第二节 言语语言障碍的评定333
一、言语语言障碍的基本概念333
二、言语语言功能障碍的筛选334
三、失语症的功能评定336
四、构音障碍的功能评定345
五、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353
第十四章 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57
第一节 手功能评定357
一、手运动功能评定357
二、手感觉功能评定360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概述362
一、定义362
二、分类362
三、内容362
四、评定目的363
五、评定步骤364
六、评定方法365
七、评定时间365
八、评定场所366
第三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366
一、常用的评定量表366
二、评定的注意事项387
第十五章 生活质量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389
第一节 生活质量概述389
一、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389
二、康复医学实践中进行QOL评定的意义391
第二节 生活质量评定的内容392
一、与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392
二、生活质量测定的内容392
第三节 生活质量评定的方法393
一、访谈法393
二、观察法393
三、主观报告法393
四、症状定式检查法394
五、标准化的量表评价法394
第四节 QOL评定的注意事项394
一、建立有用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394
二、QOL量表的本土化和民族化394
三、有针对性地使用QOL量表394
四、注意建立QOL测评与功能分类建立联系395
五、注意与国家生活质量研究的结果相对照395
第五节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举例395
一、普适性量表395
二、疾病专用量表402
第六节 社会功能评定405
一、社会生活能力评定405
二、就业能力评定406
三、行为评定411
第十六章 截瘫及四肢瘫评定413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评定413
一、神经学检查413
二、不同脊髓损伤类型的识别422
三、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与早期康复评定格式426
第二节 脊髓损伤评定量表427
一、Frankel分类法427
二、脊髓运动指数427
三、ASIA评定429
四、Barthel指数433
第三节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评定433
一、深静脉血栓433
二、异位骨化435
第十七章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438
第一节 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438
一、中枢性瘫痪的本质438
二、姿势反射439
三、联合反应441
四、共同运动442
五、痉挛模式与特定姿势443
第二节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444
一、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分级法445
二、上田敏评定法449
三、Fugl-Meyer评定法457
四、Rivermead运动指数467
五、偏瘫手的功能评定468
六、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475
第十八章 假肢评定478
第一节 假肢安装前评定478
一、截肢后全身状况的评定478
二、截肢平面与功能丧失百分率的评定478
三、残肢评定480
第二节 临时假肢评定485
一、接受腔适配性评定485
二、假肢悬吊能力评定485
三、对线评定485
四、穿戴临时假肢后残肢情况的评定485
五、步态评定485
第三节 正式假肢的评定486
一、上肢假肢的评定486
二、下肢假肢的评定491
三、假肢装配后的整体功能评定496
四、假肢康复的理想功能性结局497
第十九章 常见病症评定499
第一节 压疮评定499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和好发部位499
二、压疮的分级与评定503
第二节 吞咽困难的评定506
一、吞咽过程507
二、常用的评定方法509
第三节 排尿障碍评定513
一、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特点513
二、神经源性排尿障碍评定515
第四节 排便障碍评定521
一、常见的排便功能障碍521
二、排便障碍评定524
第五节 性功能评定530
一、正常性功能与残疾人的性满足530
二、性功能障碍的类型531
三、性功能障碍的原因531
四、性功能障碍的评定533
第二十章 环境评定534
第一节 概述534
一、环境和无障碍环境定义534
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简况535
三、无障碍环境内容536
四、环境和无障碍环境作用537
五、人造物质环境分类539
第二节 环境评定方法540
一、环境评定分级540
二、环境评定内容540
三、环境评定应用544
四、环境评定结果547
第三节 环境评定解决方案548
一、环境改造原则548
二、环境改造步骤548
三、环境改造应用举例550
第四节 附件556
一、生活环境评定报告556
二、移动环境评定报告557
三、交流环境评定报告559
四、教育环境评定报告560
五、就业环境评定报告561
六、文体环境评定报告561
七、宗教环境评定报告562
八、居家环境评定报告563
九、公共环境评定报告564
十、环境评定汇总报告565
参考文献567
索引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