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
  • 娄永清,陈太福,吴惠红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4260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的首次胜利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1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特点2

二 普列汉诺夫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3

三 列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7

四 19世纪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特点9

第二章 列宁主义诞生和1905年俄国民主革命11

一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11

二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形成12

三 列宁主义的诞生13

四 列宁主义的科学含义17

五 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

六 列宁主义的历史意义21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一国胜利论”的提出22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2

二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25

三 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世界革命的关系31

第四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历史意义35

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前提35

二 十月革命的发动36

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42

四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3

五 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44

第五章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46

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6

二 苏联党内对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分歧和争论66

三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68

四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70

第二篇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72

第六章 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普遍建立72

一 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73

二 革命理论、革命政党和革命运动75

三 第三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功绩76

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80

五 亚非拉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建立85

第七章 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0

一 南斯拉夫90

二 捷克斯洛伐克90

三 保加利亚96

四 匈牙利98

五 波兰101

六 罗马尼亚103

七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6

八 阿尔巴尼亚108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11

一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11

二 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116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27

第九章 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33

一 蒙古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33

二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137

三 越南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与发展141

四 老挝社会主义的“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148

五 顶住压力,坚持搞社会主义的古巴151

六 亚洲和拉美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回顾与反思155

第三篇 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与蜕变159

第十章 斯大林模式及其历史作用160

一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60

二 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162

三 斯大林模式被神化后的消极后果和负面影响166

第十一章 苏联东欧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改革与失误173

一 斯大林继承人对他的否定与继承173

二 苏联向超级大国的演变177

三 1985年前苏联的改革及其局限性179

四 东欧各国体制改革的艰难历程183

第十二章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0

一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苏东改革的转向190

二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196

三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剧变199

四 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国的蜕变205

五 1991年“八一九”政变和苏联解体209

第十三章 苏东蜕变的原因、影响和教训213

一 苏东蜕变的历史原因213

二 苏东蜕变的经济原因217

三 苏东蜕变的外部原因223

四 苏东蜕变的根本原因228

五 苏东蜕变的影响和教训233

第四篇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40

第十四章 建国初期17年的探索240

一 建国初社会主义的奠基工程241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开展251

三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258

四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63

第十五章 1966—1978年的严重挫折与徘徊269

一 长达10年的内乱269

二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279

第十六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伟大的理论成果283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83

二 邓小平理论:新时期的伟大旗帜287

三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292

四 全面建设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小康社会296

第十七章 中国的全面改革及其辉煌成就299

一 改革从经济领域拉开帷幕299

二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307

三 以建设高度民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315

第十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及其世界意义319

一 在理论创新中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20

二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措施: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322

三 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坚定、稳妥和大胆的改革324

四 善行对外开放,以世界先进科技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326

五 改革开放始终要警防和纠正“左”右倾错误328

六 统揽全局,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30

七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332

八 理直气壮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34

九 高举团结联合的旗帜,大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337

十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339

第五篇 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343

第十九章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总结343

一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事件344

二 战胜法西斯恶魔的主导力量346

三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349

四 对劳动者命运的积极影响351

五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公平发展的重要因素352

第二十章 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前景356

一 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性占有的二律背反步步扩大357

二 两极分化或所谓“马太效应”触目惊心地强化359

三 经济危机连绵不断且日益加深360

四 社会危机持续扩张363

五 精神危机越演越烈370

第二十一章 资本主义兴亡与科学技术革命378

一 科学技术的革命本性378

二 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381

三 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重大影响384

四 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的更新386

五 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其革命作用的充分显示,最终将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390

第二十二章 人类的生存危机与社会制度的变革397

一 生存危机的十种主要表现397

二 人类生存危机的社会根源404

三 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407

四 资本主义的体制和思想从根本上妨碍人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09

五 只有否定资本主义才能拯救全人类413

第二十三章 人类的未来属于社会主义419

一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曲折性419

二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渐进性和急速性426

三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途径问题432

四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间问题437

五 人类社会未来前景展望446

主要参考书目449

后记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