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基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基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
  • 王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2773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宏观调控-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基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1

0.1本书背景和意义1

0.2本书立意6

0.3本书基本框架和逻辑脉络7

0.4本书主要理论创新之处10

0.5主要的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基础述评13

1.1宏观经济学各流派关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述评13

1.1.1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经济政策述评14

1.1.2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24

1.1.3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复苏30

1.2西方宏观经济学政府干预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理论的启示34

1.2.1西方干预经济理论的有益借鉴35

1.2.2西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几个隐含假设与我国现实条件的不符38

1.3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评析41

1.3.1我国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溯源41

1.3.2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宏观调控研究的既有成果42

1.3.3我国关于宏观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45

1.4本章小结48

第二章 2003—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考察50

2.1 2003—2005年我国实际GDP和潜在GDP的对比考察50

2.1.1从总产出的角度51

2.1.2从失业率的角度60

2.2 2003—2005年我国产业结构和行业增长情况考察62

2.2.1三次产业增长比较62

2.2.2第二产业内部考察64

2.3 2003—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69

2.3.1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考察69

2.3.2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情况考察73

2.3.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考察74

2.4 2003—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消费需求80

2.4.1宏观经济波动与消费需求的关系80

2.4.2消费需求变动考察82

2.4.3进出口净值与经济波动83

2.5 2003—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物价指数关系考察84

2.5.1宏观经济与物价指数的关系的一般理论84

2.5.2物价走势分析86

2.6本章小结91

第三章 中国转型经济与2003—2005年经济结构性失衡94

3.1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结构性特征94

3.1.1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征95

3.1.2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所蕴涵的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101

3.2渐进式制度转型在中国的演进轨迹和当前市场化进程102

3.2.1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演进轨迹和特点102

3.2.2当前我国总体市场化进程114

3.2.3我国渐进改革过程中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与结构性差异116

3.3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宏观经济波动机理和特征127

3.3.1体制转型期通货紧缩与经济过热的交替出现特征128

3.3.2体制转型期通货紧缩与经济过热的结构性特征129

3.4本章小结141

第四章 2003—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过程及其效应评析143

4.1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手段与特点143

4.1.1第一阶段:2003.6.13—2004年第一季度143

4.1.2第二阶段:2004.4—2004.5150

4.1.3第三阶段:2004.6—2005152

4.1.4 2003—2005年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特点155

4.2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效应评析157

4.2.1货币政策效应评析的理论综述157

4.2.2 2003—2005年货币政策效应评析160

4.2.3货币政策具体手段实施效果的考察169

4.2.4 2003—2005年财政政策效应评析178

4.3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效应评析180

4.3.1 2003—2005年宏观调控行政手段效应的判断180

4.3.2计划经济下行政命令体制的形成和行政命令效力的保障条件180

4.3.3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与宏观调控行政手段效力弱化182

4.3.4行政性手段在2003—2005年宏观调控第二阶段效力增强的原因解析190

4.4本章小结191

第五章 转型期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理论建构193

5.1我国转型期宏观调控的现实基础和选择路径193

5.1.1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原则:“市场法则”与“必要法则”193

5.1.2发达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二元模式196

5.1.3我国宏观调控的现实基础:转型期制度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三元模式198

5.2转型期宏观调控理论架构202

5.2.1宏观调控目标:供求平衡下的宏观经济稳定202

5.2.2宏观调控的范围:总量调控和结构性调控205

5.2.3宏观调控的对象:微观主体与地方政府207

5.2.4宏观调控手段体系:以经济性手段为主、其他手段为辅208

5.2.5宏观调控主体权:配置与协调210

5.3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建213

5.3.1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成及我国立法现状213

5.3.2《宏观调控法》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15

5.3.3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保障条件218

5.4宏观调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219

5.5本章小结220

主要参考文献222

后记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