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258387.jpg)
- 王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0837129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新中国风”建筑的意义1
1.1.2理论意义2
1.2概念界定4
1.2.1“导则”之导4
1.2.2古代、古典与传统4
1.2.3中国传统美学及其精神5
1.2.4建筑意6
1.2.5地域主义相关概念6
1.3相关发展与研究7
1.3.1国外相关建筑发展与研究7
1.3.2国内相关建筑发展与研究13
1.4本书研究范围与基本结构21
1.4.1研究范围21
1.4.2本书基本结构22
第2章 传统建筑“形”的模仿25
2.1整体简化28
2.2模仿传统建筑整体构图特征30
2.3坡屋顶意象32
2.3.1翼然出挑32
2.3.2拓扑变形的坡顶36
2.4模仿木构特征42
2.4.1整体模仿传统木构建筑意象特征42
2.4.2模仿传统建筑木构门窗格意象45
2.5片段运用48
2.6影像运用50
2.7表现传统建筑空间特征50
2.8移植中国文化其他元素52
第3章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要义57
3.1中国文化要义57
3.1.1中国文化定义57
3.1.2当前中国文化总体特征58
3.1.3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60
3.1.4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63
3.2中国传统美学基本精神67
3.2.1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本质67
3.2.2中国古代美学主干思想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地位69
3.2.3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类型范畴70
3.2.4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整体把握71
3.3建筑中的传统审美意识之中日比较71
3.3.1中日传统审美意识异同之文化根源72
3.3.2中日传统审美意识之基本异同73
3.3.3日本主要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在当代日本建筑中的反映74
3.3.4现代日本建筑之传统美学表现参考原则82
3.4本章小结83
第4章 现代建筑意境及传统色彩运用85
4.1现代建筑意境85
4.1.1意境考85
4.1.2意境之“妙悟”90
4.1.3现代建筑“意境”之中国特色表现91
4.2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94
4.2.1中国传统色彩涵义94
4.2.2中国传统色彩之现代建筑运用97
4.3本章小结105
第5章 崇尚自然的现代建筑意107
5.1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体现107
5.1.1天人合一思想107
5.1.2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反映109
5.2崇尚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110
5.2.1融入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110
5.2.2师法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116
5.3“融入自然”的现代建筑119
5.3.1融入自然环境119
5.3.2纳入自然要素120
5.3.3现代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国特征凸显125
5.4师法自然的现代建筑126
5.4.1模仿自然物象126
5.4.2效法自然状态134
5.5本章小结138
第6章“中和”的现代建筑意139
6.1“中和”基本精神139
6.1.1中国古代儒家基本精神139
6.1.2“中庸”思想与“中和”精神140
6.1.3“中和”美学精神特征142
6.2“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表现143
6.2.1尚中崇正143
6.2.2平和适度144
6.2.3有序的群体组合145
6.3“中和”现代建筑意象147
6.3.1多元调和147
6.3.2“群”意象150
6.3.3浩然大气152
6.3.4谦和文雅154
6.3.5敦厚有力155
6.4本章小结156
第7章“虚静”现代建筑意159
7.1“道”“禅”美学基本精神159
7.1.1道家美学基本精神159
7.1.2“禅宗”美学基本精神161
7.1.3“虚静”哲学思想164
7.1.4“虚静”美学思想166
7.2“虚静”美学特征166
7.2.1“虚”与“空灵”167
7.2.2“淡”与“清”168
7.2.3“静”与“动”169
7.2.4“逸”170
7.2.5静水意蕴176
7.3“虚静”现代建筑意177
7.3.1极简177
7.3.2空灵178
7.3.3清淡静逸183
7.3.4动逸184
7.4本章小结187
第8章 表现阴阳思想的现代建筑意189
8.1阴阳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影响189
8.1.1阴阳基本思想189
8.1.2中国古代文化刚柔相济的基本特征191
8.1.3中国古代美学阴阳相成的基本特征191
8.2阴阳相成的建筑意象192
8.2.1阴阳相成的中国古代建筑192
8.2.2阴阳相成的现代建筑意象194
8.3阴柔的现代建筑意象197
8.3.1阴柔的文化基因及其美学特征197
8.3.2表现阴柔之美的现代建筑意象199
8.4本章小结202
第9章 表现“模糊”的现代建筑意203
9.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模糊性特征203
9.1.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特征203
9.1.2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模糊性特征204
9.2“模糊”的现代建筑意象208
9.2.1当代模糊美学特征参考208
9.2.2视觉模糊209
9.2.3对应模糊210
9.2.4含蓄与内向212
9.2.5抽象、变异与混杂213
9.3本章小结215
第10章“气韵生动”与宇宙意境表达的现代建筑意217
10.1“气韵生动”及其宇宙意境表达217
10.1.1“气韵生动”解义217
10.1.2“气韵生动”的宇宙指向220
10.2“气韵生动”的宇宙建筑意象222
10.2.1表达具体宇宙意象222
10.2.2表达“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226
10.3本章小结228
第11章 混沌现代建筑意229
11.1中国古代混沌基本思想229
11.1.1中国古代混沌思想内涵229
11.1.2中国古代混沌思想的基本特征230
11.2现代非线性及其混沌思想230
11.2.1非线性思想基本特征231
11.2.2一般非线性现象的基本特征232
11.2.3混沌的特征235
11.2.4非线性理论对当代建筑的启示237
11.3“混沌”建筑意象238
11.3.1非线性238
11.3.2分形242
11.3.3对局部变异的重视244
11.4本章小结246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