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
  • 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11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土地利用-关系-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LUCC的概念及其内涵1

第二节 LUCC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第三节 国际历史时期LUCC研究动态4

一、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重建及全球数据集建设5

二、历史时期LUCC与陆地碳循环关系研究进展6

第四节 国内历史时期LUCC研究的动态分析7

一、研究概述7

二、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建设8

三、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研究现状9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 历史时期中国的土地开发利用15

第一节 原始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16

第二节 传统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17

一、土地开发的历史过程17

二、传统农业时期土地利用的经验26

第三节 近现代农业时期的土地利用27

参考文献30

第三章 清代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32

第一节 耕地32

一、册载田亩数字的考释与评价32

二、清代土垦政策与土垦特征38

三、耕地面积的重建49

四、土地垦殖强度量化分析53

第二节 森林56

一、清代森林变迁趋势57

二、森林面积估算63

三、森林时空变化特征分析69

第三节 城镇建设用地71

一、资料来源与处理72

二、城镇建成区面积估算72

三、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76

四、与现代城镇用地比较分析77

五、结论与讨论79

参考文献80

第四章 民国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82

第一节 数字评介82

一、国家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综合性统计资料82

二、卜凯的土地利用调查资料83

三、日本对中国的资源调查和统计资料83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耕地面积变化84

一、垦荒趋势84

二、基础数据及处理86

三、聚类分析及结果86

四、总体变化趋势87

五、耕地变化的地域差别90

第三节 民国时期森林面积变化91

一、森林资源的变迁与影响因素91

二、森林面积数据处理92

三、森林面积总体变化趋势93

四、森林变化的区域差异94

第四节 民国时期草地变化96

一、草场资源变化趋势96

二、草原草地变化的数据问题96

三、草地资源分布及其变化96

第五节 民国时期城镇用地变化102

一、阶段划分与变化类型102

二、城镇用地变化102

参考文献105

第五章 过去50年中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数据来源108

二、总体趋势108

第二节 耕地面积变化109

一、数据来源109

二、总体趋势110

三、时空差异113

四、耕地后备资源变化118

第三节 林地面积变化118

一、数据来源118

二、总体趋势119

三、时空差异121

第四节 草地面积变化123

第五节 城镇用地面积变化124

一、总体趋势125

二、时空差异125

第六节 其他用地面积变化128

参考文献128

第六章 过去300年各地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130

第一节 概述130

第二节 区域分论132

一、东北和内蒙古地区132

二、华北地区137

三、西北地区138

四、西南地区141

五、华东地区143

六、华中地区145

七、华南地区146

参考文献147

第七章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148

第一节 简介与方法148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概念和内容148

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的性质和效应149

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152

第二节 自然因素155

一、地形地貌155

二、气候变化156

三、自然灾害156

第三节 人文因素156

一、人口因素157

二、社会制度与政策158

三、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关系166

四、战争和社会动乱167

第四节 驱动力模式研究168

一、多元统计模型168

二、动态模型169

三、其他模型171

参考文献173

第八章 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碳收支176

第一节LUCC与碳收支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76

一、理论基础176

二、主要研究方法179

第二节 常用LUCC与碳收支估算模型182

一、TEM模型182

二、CEVSA模型184

三、CENTURY模型187

四、DNDC模型188

五、簿记模型192

六、CASA模型195

第三节 小结198

参考文献199

第九章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收支时空分布的影响204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204

一、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研究简介204

二、历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研究举例205

第二节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212

一、资料来源212

二、研究方法214

三、簿记模型简介215

四、研究结果216

第三节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储量的关系:1988~1995219

一、数据来源简介219

二、研究方法224

三、数值运算和求解225

四、结果和讨论226

参考文献229

第十章 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案例232

第一节 热察绥地区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232

一、研究简介232

二、过去300年耕地时空分布特征235

三、过去300年森林动态变化247

四、过去300年牧场(草地)动态变化252

五、30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因素分析260

第二节 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264

一、自然驱动力的影响265

二、人文驱动力的影响267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