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运作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产运作管理
  • 王建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36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生产管理-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产运作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1

1.1 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1

1.1.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1

1.1.2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5

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7

1.1.4 生产运作管理面临的环境与特征10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11

1.2.1 制造业的生产分类11

1.2.2 服务业的运作分类14

1.3 生产运作过程15

1.3.1 生产过程及其组成15

1.3.2 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16

1.3.3 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17

1.3.4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8

1.3.5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19

1.4 流水生产21

1.4.1 流水生产的特征21

1.4.2 流水线的分类22

1.4.3 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23

1.4.4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23

练习题26

案例讨论26

第2章 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30

2.1 产品设计30

2.1.1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及特点30

2.1.2 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31

2.1.3 新产品开发方式与策略33

2.1.4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35

2.1.5 新产品设计的主要方法41

2.1.6 新产品设计的主要形式43

2.2 服务设计45

2.2.1 服务与服务质量属性45

2.2.2 服务系统设计48

2.2.3 服务设计方法49

2.2.4 服务系统设计策略54

练习题55

案例讨论55

第3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59

3.1 劳动生产率59

3.1.1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9

3.1.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62

3.2 工作设计64

3.2.1 工作设计的概念及内容64

3.2.2 工作设计的主要方法66

3.2.3 工作特性模式70

3.2.4 工作标准71

3.3 工作研究73

3.3.1 工作研究的概念73

3.3.2 工作研究的步骤74

3.3.3 方法研究76

3.3.4 时间研究78

3.4 劳动定额79

3.4.1 劳动定额的形式与种类79

3.4.2 工时消耗分类82

3.4.3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85

3.4.4 劳动定员87

练习题90

案例讨论91

第4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92

4.1 生产计划的类型及内容92

4.1.1 生产计划的分类92

4.1.2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94

4.1.3 生产计划制订的原则95

4.1.4 生产计划制订的步骤96

4.2 生产计划的制订97

4.2.1 长期生产计划的编制97

4.2.2 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98

4.2.3 短期生产计划的编制100

4.3 生产作业控制104

4.3.1 生产作业控制的内容105

4.3.2 生产作业控制的步骤105

4.3.3 生产调度105

4.3.4 生产进度控制107

4.3.5 生产作业统计109

4.4 生产成本控制111

4.4.1 成本控制的程序111

4.4.2 成本控制的内容112

4.4.3 目标成本控制113

4.4.4 标准成本控制117

练习题121

案例讨论121

第5章 生产现场管理126

5.1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126

5.1.1 生产现场管理的内涵126

5.1.2 生产现场管理的特点127

5.1.3 生产现场管理的任务127

5.1.4 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128

5.1.5 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129

5.2 5S管理130

5.2.1 推行5S活动的目的130

5.2.2 推行5S的作用131

5.2.3 5S活动的内容132

5.2.4 5S活动的实施方法133

5.2.5 推行5S的工作程序137

5.3 定置管理139

5.3.1 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139

5.3.2 定置管理的程序141

5.3.3 定置管理的原则及应注意问题142

5.4 目视管理143

5.4.1 目视管理的概念及优点143

5.4.2 目视管理的内容144

5.4.3 目视管理的方法和形式145

5.5 现场安全管理147

5.5.1 现场安全生产特点147

5.5.2 现场安全生产的任务147

5.5.3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148

5.5.4 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150

练习题152

案例讨论152

第6章 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157

6.1 物资消耗与储备定额157

6.1.1 物资及其分类157

6.1.2 物资消耗定额158

6.1.3 物资储备定额161

6.2 采购管理163

6.2.1 采购管理的主要内容163

6.2.2 供应商管理模式164

6.2.3 物料采购管理策略166

6.2.4 准时采购管理168

6.2.5 批量订购管理169

6.3 库存管理172

6.3.1 库存的种类172

6.3.2 库存成本的种类173

6.3.3 库存的利弊174

6.3.4 降低库存的基本策略175

6.3.5 ABC管理法177

6.4 仓储管理179

6.4.1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179

6.4.2 物资发放管理180

6.4.3 物资保养管理182

6.4.4 物资安全管理183

6.4.5 物资搬运管理184

练习题185

案例讨论186

第7章 质量管理188

7.1 质量与质量管理188

7.1.1 产品与服务质量188

7.1.2 质量管理190

7.1.3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91

7.1.4 成功质量的四要素193

7.1.5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94

7.2 全面质量管理196

7.2.1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特点196

7.2.2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197

7.2.3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99

7.2.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途径202

7.2.5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PDCA)204

7.3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205

7.3.1 检查表法206

7.3.2 分层法207

7.3.3 排列图法208

7.3.4 因果图法209

7.3.5 直方图法211

7.3.6 散布图法212

7.3.7 控制图法214

7.4 ISO 9000系列标准简介215

7.4.1 ISO 9000系列标准产生的时代背景215

7.4.2 ISO 9000:2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217

7.4.3 质量认证220

练习题222

案例讨论222

第8章 设备管理227

8.1 设备管理概述227

8.1.1 设备综合管理的意义228

8.1.2 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与内容229

8.1.3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230

8.1.4 设备的合理使用232

8.1.5 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233

8.1.6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234

8.2 设备保养管理236

8.2.1 设备保养的类型236

8.2.2 设备保养的主要内容237

8.2.3 设备保养的主要方式238

8.2.4 设备保养的主要方法239

8.3 设备维修管理240

8.3.1 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程240

8.3.2 设备维修的类型242

8.3.3 设备维修制度242

8.3.4 全员生产维修244

8.4 设备更新与改造248

8.4.1 设备的寿命248

8.4.2 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及内容248

8.4.3 设备的更新249

8.4.4 设备的技术改造250

练习题251

案例讨论251

第9章 生产运作管理新模式254

9.1 准时化生产方式254

9.1.1 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本含义254

9.1.2 JIT的基本方法255

9.1.3 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具体方法256

9.1.4 弹性作业人数的实现方法——少人化258

9.2 精益生产方式259

9.2.1 精益生产的内涵259

9.2.2 精益生产的特征259

9.2.3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260

9.2.4 实现精益生产的要求261

9.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62

9.3.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内涵262

9.3.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特征263

9.3.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264

9.3.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265

9.4 柔性制造系统267

9.4.1 柔性与生产柔性267

9.4.2 柔性制造系统的类型与构成269

9.4.3 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270

9.4.4 柔性制造系统的优点与发展趋势271

9.5 企业流程再造272

9.5.1 流程及其构成要素273

9.5.2 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276

9.5.3 企业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277

9.5.4 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278

9.5.5 流程再造的步骤279

9.5.6 流程创新设计方法280

9.6 绿色制造280

9.6.1 绿色制造的概念280

9.6.2 绿色设计282

9.6.3 绿色工艺284

9.6.4 绿色包装285

9.6.5 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285

9.7 企业资源计划287

9.7.1 ERP的由来与发展287

9.7.2 MRP系统289

9.7.3 MRPⅡ系统290

9.7.4 ERP系统292

练习题294

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