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汲取历史智慧 服务全面小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汲取历史智慧 服务全面小康](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015800.jpg)
- 宋建钢编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664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223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文集;小康建设-宁夏-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汲取历史智慧 服务全面小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一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1
一、充分认识我国“十二五”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三五”时期所面临的发展环境2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
(二)“十二五”时期宁夏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8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宝贵经验12
(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14
二、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建议》的框架结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基本理念18
(一)框架结构18
(二)指导思想20
(三)基本原则21
(四)目标要求23
(五)基本理念30
(六)《建议》的主要特点32
(七)《建议》的突出亮点33
三、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5
(一)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着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36
(二)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8
(三)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39
(四)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力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41
(五)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43
四、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45
(一)必须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45
(二)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46
(三)必须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47
(四)必须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47
专题二 坚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快推进“四个宁夏”建设48
一、立足加快开放宁夏建设,全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系49
(一)坚持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着力加快宁夏对外开放新通道的建设49
(二)坚持以打造内外合作平台和有效载体为抓手,着力加快构筑宁夏对外开放新平台的建设50
(三)坚持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为抓手,着力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新经济50
(四)坚持以形成互利合作、深度融合格局为抓手,着力加快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的新局面51
(五)坚持以建立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加快打造和优化宁夏对外开放的新环境51
二、立足加快富裕宁夏建设,全力实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52
(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新经济新产业52
(二)坚持“两个”同步,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54
(三)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着力促进就业创业54
(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56
(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6
(六)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为目标,着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7
(七)坚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着力推进健康宁夏建设59
三、立足加快和谐宁夏建设,全力形成协调稳定的新局面61
(一)坚持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61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64
(三)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66
(四)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着力巩固和发展全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68
四、立足加快美丽宁夏建设,全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69
(一)坚持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9
(二)坚持节约优先和集约循环利用资源观,着力进一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71
(三)坚持改善环境质量,着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72
(四)坚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73
专题三 坚持精准扶贫全力打赢宁夏脱贫攻坚战75
一、发展历程75
(一)“三西”农业建设阶段(1983~1993年)76
(二)“双百”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76
(三)实施千村扶贫阶段(2001~2010年)77
(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阶段(2011~2015年9月)77
(五)精准脱贫攻坚决战阶段(2015年10月至今)78
二、经验启示79
(一)正确的工作思路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79
(二)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助推器79
(三)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80
(四)深化开放扶贫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80
(五)良好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保障81
三、对策建议81
(一)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使命,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82
(二)加快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自觉落实“七个坚持”83
(三)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积极细化完善“六项机制”,全力实施“六个精准”83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切实找准差距,努力补齐短板84
(五)奋力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拓展脱贫攻坚的路径85
(六)自觉强化精准扶贫效能,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项目86
(七)认真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不断激发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86
专题四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奋力实现宁夏新发展88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涵88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含义88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的特征89
(三)准确把握新常态概念的边界91
二、全面深刻地认识新常态产生的背景92
(一)增长速度进入新区间92
(二)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消费推动力增强93
(三)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呈现服务化态势93
(四)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提升,一改长期以来高增长低就业的格局93
(五)重化工业低迷,新兴产业加速发展93
(六)出口低位增长,外部失衡缓解94
(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关系更趋协调94
(八)民众需求变化更加多元94
三、科学对待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94
(一)速度新常态94
(二)管理新常态95
(三)结构新常态95
(四)民生新常态95
(五)调控新常态96
(六)开放新常态96
四、积极抢抓新常态下的新机遇97
(一)产业升级的新机遇98
(二)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98
(三)消费升级的新机遇98
(四)科技创新的新机遇99
(五)改革释放出新的制度红利的新机遇99
五、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99
(一)努力适应新阶段的新常态99
(二)努力构建新常态下的新思维101
(三)努力发挥新常态下的新作为102
六、着力谋求新常态下宁夏的新发展104
(一)坚持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宁夏产业的升级版104
(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106
(三)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06
(四)坚持节能减排,积极保护和建设好良好的生态环境107
(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新动力108
(六)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强化发展的新活力109
(七)坚持干部转型,努力为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10
专题五 坚持“四个全面”着力深化党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112
一、准确理解“四个全面”的内涵113
(一)“四个全面”的含义113
(二)“四个全面”的各自定位及相互关系119
二、深刻认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125
(一)“四个全面”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规律126
(二)“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内涵127
(三)“四个全面”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129
(四)“四个全面”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统揽了党治国理政的全局130
(五)“四个全面”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总体要求,集中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132
(六)“四个全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指引133
三、科学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四个全面”的发展历程135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135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历程137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141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历程146
四、立足深化党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进一步坚持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151
(一)坚持以“四个全面”的顶层设计为统揽,着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51
(二)坚持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157
(三)坚持以更务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160
(四)坚持以更坚决的态度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62
专题六 中国全面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178
一、国有企业改革178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178
(二)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183
二、财税体制改革186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186
(二)财税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188
三、金融体制改革191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191
(二)金融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193
四、政治体制改革196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197
(二)政治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199
五、文化体制改革200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200
(二)文化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203
六、社会保障体制改革208
(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208
(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210
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13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213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215
八、教育体制改革217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217
(二)教育体制改革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219
九、中国全面改革的经验启示222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2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223
(三)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223
(四)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224
专题七 着力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226
一、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226
(一)严以修身227
(二)严以用权229
(三)严以律己232
(四)谋事要实233
(五)创业要实235
(六)做人要实236
(七)“三严三实”各自的定位和相互关系237
二、充分认识“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242
(一)着力践行“三严三实”,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扬242
(二)着力践行“三严三实”,是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244
(三)着力践行“三严三实”,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245
(四)着力践行“三严三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246
三、着力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强修养、创业绩、转作风247
(一)着力践行严以修身,努力锻造金刚不坏之身248
(二)着力践行严以用权,努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254
(三)着力践行严以律己,努力实现心存敬畏、慎独慎微259
(四)着力践行谋事要实,努力做好造福一方、谋事创业这篇大文章265
(五)着力践行创业要实,努力做到真抓实干履职到位270
(六)着力践行做人要实,自觉恪守公道正派重品行的道德高地276
专题八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强化守纪律、讲规矩280
一、准确把握守纪律、讲规矩的内涵280
二、充分认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意义282
(一)守纪律、讲规矩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282
(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286
(三)守纪律、讲规矩是反腐倡廉和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环节289
(四)守纪律、讲规矩是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素质的迫切要求293
三、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严守党的纪律、严明党内规矩294
(一)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94
(二)自觉围绕“五个必须”,着力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296
(三)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守纪律、讲规矩,努力在守纪律、讲规矩上走在前,做表率298
(四)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301
专题九 坚持执政为民 着力践行严以用权303
一、准确把握严以用权的科学内涵303
(一)准确把握权力的含义与本质303
(二)准确把握严以用权的科学内涵304
二、深刻理解严以用权的重要意义308
(一)严以用权是体现和实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308
(二)严以用权是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309
(三)严以用权是提升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举措311
(四)严以用权是实现政治清明、干部清廉的重要保证312
(五)严以用权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313
(六)严以用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自觉汲取314
三、努力坚持严以用权的实践要求315
(一)践行严以用权,必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观315
(二)践行严以用权,必须着力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318
(三)践行严以用权,必须不断优化党员干部作风320
(四)践行严以用权,必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321
(五)践行严以用权,必须强化制约监督的作用325
四、自觉履行严以用权的神圣职责328
(一)强化学习教育,确保严以用权内化于心328
(二)强化实践锻炼,确保严以用权外化于行329
(三)强化主动担当精神,确保严以用权大有作为329
(四)强化法治修养,确保严以用权健康运行331
专题十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制度创建与发展研究(上)333
一、政治制度方面的创建与发展333
(一)“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创建及历史意义334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3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发展339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与发展344
(五)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49
(六)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52
二、经济制度方面的创建与发展356
(一)土地制度的建立、创新与发展356
(二)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建立、创新与发展36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与完善365
三、文化制度方面的创建与发展367
(一)文化制度与文化体制的建立与发展367
(二)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创新371
(三)科技体制的建立及创新374
专题十一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制度创建与发展研究(下)381
四、社会制度方面的创建与发展38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建设381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制度的创建与发展382
(三)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社会制度的创建与发展385
(四)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社会制度的创建与发展390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制度改革与发展394
五、生态文明制度的创建与发展397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398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399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400
六、党的自身制度的创建与发展40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制度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404
(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从制度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深化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405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制度建党的理念,建构了党的制度建设的体系框架406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制度建党的思想,党的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的阶段408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制度建设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409
(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阶段411
专题十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史414
一、奋斗的内涵414
(一)奋斗的含义414
(二)奋斗的主要内容417
(三)奋斗的特征418
二、革命导师的奋斗观42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奋斗观420
(二)列宁的奋斗观422
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理论425
(一)奋斗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425
(二)奋斗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427
(三)奋斗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429
(四)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精神追求和工作作风432
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437
(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斗437
(二)为国家的初步繁荣富强而艰苦奋斗440
(三)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而不懈奋斗443
五、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启示444
(一)奋斗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444
(二)奋斗要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445
(三)奋斗要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445
(四)奋斗要始终坚持改善民生446
(五)奋斗要始终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46
(六)奋斗要始终坚持弘扬民族精神447
专题十三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历史经验44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448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大革命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49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51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53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56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459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59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62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曲折464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466
(一)邓小平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66
(二)江泽民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70
(三)胡锦涛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75
(四)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与主要成就479
四、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经验487
(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进行反腐倡廉建设487
(二)坚持勇于担当,敢于直面反腐倡廉的严峻考验488
(三)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490
(四)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491
(五)坚持惩治和预防并重,重在预防体系的建设492
(六)高度重视制度反腐494
(七)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依法严惩腐败分子495
(八)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预防和治理腐败496
(九)加强反腐倡廉领域的国际合作497
专题十四 自觉坚持和践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499
一、党的纪律的科学内涵499
(一)纪律的含义499
(二)中国共产党纪律的含义500
(三)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的含义502
二、党的纪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504
(一)党的纪律的重大意义505
(二)党的纪律的重要作用508
三、中国共产党纪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510
(一)党的纪律的形成510
(二)党的纪律的曲折发展514
(三)党的纪律的完善517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521
(一)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维护党中央的权威522
(二)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维护党的团结526
(三)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遵循党的组织程序531
(四)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服从组织的决定535
(五)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管好身边的人540
(六)坚持和践行党的政治纪律,着力营造良好的氛围544
专题十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回顾550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回顾551
(一)战争背景及起因551
(二)战争经过554
(三)战争成果及损失567
(四)正义审判568
二、宁夏与抗日战争569
(一)宁夏在抗战中的地位569
(二)日本对宁夏的渗透及其阴谋破产570
(三)肃清日特机关571
(四)绥西抗战守住了西北的北大门571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572
(六)回民抗日骑兵团573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574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了中华民族率先抗战的伟大旗帜574
(二)中国共产党维护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战略大局576
(三)中国共产党坚定了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意志信念577
(四)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华民族胜利抗战的科学道路579
(五)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明前景582
专题十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贡献与启示584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贡献584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585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和大团结586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588
(四)抗日战争展现和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591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594
(一)发展自强是避免落后挨打的根本所在594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领导核心598
(三)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602
(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604
(五)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605
专题十七 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610
一、准确理解精神的科学内涵610
二、全面把握抗日战争所展现的伟大的抗战精神611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611
(二)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612
(三)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613
(四)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614
(五)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忍精神615
(六)中流砥柱、勇于担当的先锋精神616
(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亲民精神617
(八)实事求是、理论指导的科学精神617
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619
(一)必须自觉坚持“三个自信”619
(二)始终保持民族忧患意识621
(三)不断坚定民族复兴信心622
(四)努力打造民族精神品格623
(五)必须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625
(六)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626
后记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