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年鉴 全1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年鉴 全1部](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981604.jpg)
- 中华民国年鉴社编辑 著
- 出版社: 集成图书公司
- ISBN:957090213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280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1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年鉴 全1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历史与文化1
第二章 地理与领土8
第一节 位置与疆域8
第二节 地形12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20
第四节 缘海与海岸28
第五节 半岛与岛屿29
第三章 行政区域32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域之演变32
第二节 民国以来行政区域之沿革33
第四章 人口35
第一节 人口总数35
第二节 中共当前人口政策及节育措施36
第三节 中共三次人口普查37
第四节 大陆近四十年来人口增长情形37
第五章 经济资源46
第一节 农产资源46
第二节 牲畜资源51
第三节 水产资源56
第四节 森林资源57
第五节 矿产资源57
第六节 水资源60
第六章 宗教66
第一节 道教66
第二节 佛教68
第三节 回教68
第四节 天主教69
第五节 基督教69
第六节 轩辕教70
第七节 大同教70
第八节 天理教71
第九节 理教71
第十节 天帝教71
第十节 一贯道72
第二篇 复兴基地75
第七章 台湾地区75
第一节 历史渊源75
第二节 地理形势76
第三节 行政区域81
第四节 人口84
第五节 经济资源84
第六节 风俗习惯88
第七节 风景名胜89
第八节 台北市94
第九节 高雄市98
第八章 福建省—金门及马祖101
第一节 金门101
第二节 马祖106
第三节 政党111
第三篇 政党111
第九章 中国国民党111
第一节 史略111
第二节 主义118
第三节 政纲119
第四节 组织119
第五节 重要工作概况119
附: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所属单位主管一览表126
第十章 中国青年党127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之创立及其宗旨127
第二节 青年党前期之历程127
第三节 青年党在台湾之历程131
第四节 青年党之近况133
第十一章 中国民主社会党136
第一节 历史背景136
第二节 史略136
第三节 组织概况137
第四节 活动概况138
第十二章 完成登记之政党138
第四篇 国民大会143
第十三章 国民大会概况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二节 代表总额及动态144
第三节 行宪纪念大会与代表年会之举行144
第四节 重要统计177
第五节 第八次会议之筹备179
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姓名一览表179
第十四章 宪政研讨委员会研讨工作180
第一节 概述180
第二节 各研究委员召仕人之改选181
第三节 研究工作之进行182
附: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暨有关人员姓名一览表186
第五篇 政府组织及其职掌189
第十五章 政府制度189
第一节 中央政府组织概况189
第二节 地方政府组织概况194
第三节 总统府及五院组织法204
第十六章 总统213
第一节 总统职权之行使213
第二节 总统府直属机关235
第三节 总统重要言论231
附:总统府暨直属机关首长姓名一览表254
第十七章 国家安全会议255
第一节 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组织纲要255
第二节 国家安全会议组织系统表256
附:国家安全会议暨所属机构首长姓名一览表256
第十八章 行政256
第一节 施政方针256
第二节 施政报告261
第三节 法务270
第四节 研究发展考核273
第五节 人事行政276
第六节 政府公共关系304
第七节 现阶段大陆工作305
第八节 七十八年国建会之召开306
七十八年国家建设研究会出席人有关资料统计308
附:行政院暨所属机关首长姓名一览表308
第十九章 立法313
第一节 立法权之行使313
第二节 预算案之审议317
第三节 同意权之行使327
附:立法院第八十三会期通过同意案一览表327
第四节 质询权之行使327
第五节 重要法律之制定355
附一:立法院选举院长、副院长简述383
附二:立法院首长姓名一览表383
第二十章 司法384
第一节 大法官会议384
第二节 各级法院民刑诉讼之审判387
第三节 行政诉讼391
第四节 公务员惩戒之审议392
第五节 冤狱赔偿及律师惩戒覆审394
第六节 司法会议之举行395
第七节 司法法规之研议修正396
第八节 一年来其他重要措施397
附:司法院暨直属机关首长及大法官姓名一览表402
第二十一章 考试403
第一节 会议403
第二节 考选409
第三节 铨叙430
第四节 制发各种考试及格证书437
第五节 出版书刊442
附:考试院暨所属机关首长姓名一览表442
第二十二章 监察444
第一节 弹劾权之行使444
第二节 纠正案之提出444
第三节 审计权之行使445
第四节 总决算之审核451
第五节 其他监察工作457
第六节 会议461
第七节 监察法规之修正466
附:监察院暨所属机关首长姓名一览表467
第六篇 外交与侨务469
第二十三章 我国外交政策469
第一节 当前主要外交政策469
第二节 当前外交工作之努力方向470
第二十四章 我国与亚东及太平洋国家470
第一节 一般关系470
第二节 经贸关系与技术合作471
第三节 文化与互访472
第四节 我国与亚太理事会472
第二十五章 我国与亚西国家472
第一节 一般关系473
第二节中、沙关系473
第三节 我国与亚西地区无邦交国家关系474
第二十六章 我国与非洲国家474
第一节 一般关系474
第二节 经贸关系475
第三节 技术合作475
第二十七章 我国与欧洲国家475
第一节 一般关系475
第二节 经贸及科技合作476
第三节 文化交流及相互访问476
第二十八章 我国与北美洲国家477
第一节 中美一般关系477
第二节 中美军售关系478
第三节 中美经贸关系478
第四节 中美互访与文化交流478
第五节 中加关系478
第二十九章 我国与中南美洲国家479
第一节 一般关系479
第二节 贸易与经技合作479
第三节 条约协定480
第四节 文化及体育交流480
第五节 援赠480
第六节 相互访问480
第三十章 国际组织、会议与活动481
第三十一章 侨务488
第一节 华侨人口分布488
第二节 海外华侨团体489
第三节 华侨回国及人民出国492
第四节 侨区访问与对侨胞之奖励及救助496
第五节 华侨教育事业497
第六节 侨生回国升学500
第七节 海外文宣工作501
第八节 侨民经济事业502
第九节 侨胞庆祝十月庆典及其他各项纪念活动506
第七篇 国防509
第三十二章 国防组织509
第一节 国防任务509
第二节 国防组织509
第三十三章 建军与备战509
第一节 建军原则509
第二节 建军目标510
第三十四章 国防科技发展510
第一节 国防科技发展政策510
第二节 国防科技发展目标510
第三节 重要武器装备现况510
第三十五章 国防施政概况511
第一节 政治作战511
第二节 人事行政514
第三节 作战训练515
第四节 后勤整备518
第五节 通信电子519
第六节 主计业务519
第七节 军医业务520
第八节 军法重大革新措施522
第九节 史政编译523
第三十六章 国军退除役官兵之辅导525
第一节 安置业务525
第二节 医疗安养527
第三节 服务照顾530
第四节 生产事业532
第五节 海外业务535
第三十七章 兵役537
第一节 兵役行政537
第二节 兵员征集538
第三节 军人权益540
第四节 兵力动员541
第八篇 民政与边政543
第三十八章 地方自治543
第一节 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概况543
第二节 台北市实施地方自治概况547
第三节 高雄市实施地方自治概况549
第四节 地方公职人员选举550
第三十九章 户政551
第一节 户籍行政551
第二节 国籍行政551
第三节 人口政策552
第四节 人口统计分析552
第四十章 警政556
第一节 任务(含业务、勤务)556
第二节 组织(含员额配置)556
第三节 重点工作558
第四节 警政建设583
第四十一章 地政584
第一节 实施平均地权584
第二节 促进土地利用584
第三节 改进土地行政585
第四节 办理土地测量586
第五节 方域行政587
第四十二章 营建行政588
第一节 区域计画之实施588
第二节 都市计画之实施588
第三节 国家公园之经营管理及自然保育589
第四节 国宅兴建及管理589
第五节 建筑管理590
第六节 公共工程管理590
第四十三章 社区发展591
第一节 社区发展沿革591
第二节 中华民国社区发展研究训练中心591
第三节 台湾省社区发展592
第四节 台北市社区发展592
第五节 高雄市社区发展592
第六节 结语592
第四十四章 社会福利593
第一节 农民健康保险593
第二节 福利服务594
第三节 社会救助596
第四节 难胞救济597
第四十五章 合作603
第一节 合作组织603
第二节 合作业务604
第四十六章 边政607
第一节 团结海内外蒙藏同胞607
第二节 培育蒙藏青年612
第三节 推动蒙藏问题研究612
第四节 新疆概况613
第九篇 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617
第四十七章 公共卫生617
第一节 医政617
第二节 药政622
第三节 食品卫生628
第四节 防疫631
第五节 保健637
第六节 卫生科技发展与国际卫生合作645
第七节 中医药研究发展646
第四十八章 环境保护647
第一节 环境保护综合计画647
第二节 空气污染防制及噪音管制649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652
第四节 废弃物管理653
第五节 环境卫生及毒物管理654
第六节 管制考核及纠纷处理655
第七节 环境监测及资讯655
第八节 环境检验656
第十篇 劳工与职业训练657
第四十九章 劳工657
第一节 劳工政策与行政组织657
第二节 劳资关系658
第三节 劳动条件661
第四节 劳工福利662
第五节 劳工保险663
第六节 劳工安全卫生664
第七节 劳工检查666
第五十章 职业训练667
第一节 职业训练667
第二节 技能检定669
第三节 技能竞赛669
第四节 就业服务670
第十一篇 国家经济673
第五十一章 国内经济之分析673
第一节 国际经济情势673
第二节 国内经济情势676
第三节 当前国内经济重要课题679
第四节 结论680
第五十二章 国家预算与决算681
第一节 七十八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执行情形681
第二节 七十九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编制概要681
第三节 重要建设计画七十九年度所需资金筹应概况684
第四节 中央政府总决算684
第五节 中央政府总决算附属单位决算及综计表(营业部分)685
第六节 中央政府总决算附属单位决算及综计表(非营业部分)688
第五十三章 国库、国债及国有财产689
第一节 库政管理689
第二节 财政收支693
第三节 国债701
第四节 国有财产702
第五十四章 金融703
第一节 重要措施703
第二节 货币供给额605
第三节 存款707
第四节 放款与投资708
第五节 国外资产净额709
第六节 银行体系准备部位711
第七节 利率712
第八节 国家行局714
一、中央银行714
二、交通银行718
三、中国输出入银行721
四、中央信托局722
五、中国农民银行725
第九节 保险726
第十节 证券管理729
第五十五章 外汇管理730
第一节 军政外汇730
第二节 一般外汇731
第五十六章 国际贸易732
第一节对外贸易概况732
第二节 商品贸易分析733
第三节 地区贸易分析737
第四节 对外贸易重要措施742
第五十七章 国际经济合作745
第一节 中美基金及外来资金之运用745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749
第五十八章 税政756
第一节 赋税结构756
第二节 税务行政757
第三节 修订法规758
第四节 公卖业务759
第五节 赋税改革760
第五十九章 关政761
第一节 关税税则与税率761
第二节 关务法规762
第三节 通关与查缉763
第四节 退税与保税763
第五节 国际关务763
第六十章 粮政与盐政764
第一节 粮政764
第二节 盐政765
第六十一章 农业768
第一节 当前农业政策及重要措施768
第二节 农业生产769
第三节 农业改良776
第四节 农业全面机械化之促进790
第六十二章 工业791
第一节 工业生产791
第二节 工业研究806
第三节 标准、度政及专利807
第四节 技师登记与工厂登记812
第五节 加工出口区816
第六十三章 商业825
第一节 商业行政825
第二节 商品检验835
第三节 商标注册838
第四节 商品展览839
第六十四章 矿业与能源840
第一节 地质调查与矿业探勘840
第二节 矿业生产843
第三节 矿业行政843
第四节 能源供需845
第五节 油气煉制及销售851
第六节 电力852
第七节 新能源855
第八节 能源节约856
第六十五章 水利860
第一节 水资源统一开发与规划860
第二节 水库兴建与效益862
第三节 防洪与灌溉864
第四节 水工试验866
第五节水土保持867
第六十六章 运输868
第一节 铁路868
第二节 公路869
第三节道路交通安全871
第四节 水运873
第五节港务874
一、基隆港875
二、商雄港877
三、台中港880
四、花莲港882
第六节 民用航空884
第六十七章 通信888
第一节 邮政888
第二节 电信894
第六十八章 气象897
第一节 重要计画之执行897
第二节 气象预报898
第三节 气象观测899
第四节 气象通信901
第五节 地球物理观测902
第六十九章 经济建设计画903
第一节 七十七年台湾经济建设计画执行检讨903
第二节 七十八年台湾经济建设计画908
第七十章 十四项建设之规划推动911
第一节 前言911
第二节 十四项重要建设计画之主要内容912
第三节 个别计画规划推动情形912
第七十一章 地方基层建设917
第一节 台湾省917
第二节 台北市918
第三节 高雄市919
第四节 福建省—金门及马祖920
第十二篇 教育与文化923
第七十二章 教育923
第一节 总述923
第二节 高等教育934
第三节 技术与职业教育937
第四节 师范教育950
第五节 科技教育951
第六节 高级中学教育952
第七节 国民教育955
第八节 学前(幼儿)教育959
第九节 社会教育961
第十节 学校体育与卫生972
第十一节 侨生教育973
第十二节 学校训育与学生军训974
第十三节 国际文化教育合作978
第十四节 童子军教育与活动980
第七十三章 青年辅导983
第一节 青年就业辅导984
第二节 青年职训辅导986
第三节 青年创业辅导986
第四节 海外学人留学生回国服务之协助与联系988
第五节 青年一般辅导工作989
第七十四章 科技991
第一节 科技发展之推动991
第二节 专门学术之研究1006
第三节 原子能和平用途之研究发展1060
第七十五章 文化建设1071
第一节 文化建设之规划与推动1071
第二节 文化资产之维护与保存1072
第三节 文化中心工作之推动1072
第四节 策划推动「全家一起来」亲子艺文活动1073
第五节 发展全国艺文活动资讯系统1073
第六节 汉学研究与整理工作1073
第七节 办理文艺活动1074
第八节 推展戏剧工作1074
第九节 加强文化传播1075
第十节 推展生活文化1076
第十一节 文艺季活动1076
第十二节 音乐、舞蹈及年画创作征选活动1077
第十三节 音乐美术及表演艺术之推展1077
第十四节 国际文化交流1079
第七十六章 文化复兴运动1081
第七十七章 文艺1083
第一节 文艺工作之推展1083
第二节 美术1083
第三节 音乐1083
第四节 舞蹈1014
第五节 戏剧1084
第六节 电影1084
第七节 国际文艺活动1090
第七十八章 新闻文化传播工作1091
第一节 新闻行政工作系统1091
第二节 新闻发布1092
第三节 参观访问1093
第四节 电化媒体宣导政令1093
第五节 国际传播工作1094
第六节 文字传播1095
第七节 视听传播1098
第七十九章 大众传播事业1099
第一节 出版事业概况1099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事业概况1117
第八十章 著作权之保护1124
第一节 注册发照1124
第二节 为民服务1126
第三节 修正著作权法1128
第四节 国际互惠关系1128
第十三篇 民间活动1131
第八十一章 一般民间活动1131
第一节 节庆1131
第二节 祭典1137
第三节 民间育乐活动1138
第四节 优秀人才之选拔1142
第五节 表扬好人好事1146
第六节 青年活动1148
第八十二章 宗教活动1184
第一节 道教1184
第二节 佛教1186
第三节 回教1188
第四节 天主教1190
第五节 基督教1192
第六节 轩辕教1193
第七节 大同教1194
第八节 天理教1194
第九节 理教1195
第十节 天帝教1196
第十一节 一贯道1199
第八十三章 海内外反共爱国活动1199
第一节 国内反共爱国活动1199
第二节 海外反共爱国活动1200
第三节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海内外活动1202
第八十四章 社团活动1205
第一节 人民团体1205
第二节 世界亚洲太平洋反共联盟中华民国总会活动1209
第八十五章 体育活动1211
第一节 社会体育活动1211
第二节 国际体育活动1213
第八十六章 观光与旅游1215
第一节 观光组织机构1215
第二节 观光业务1215
第十四篇 大陆概况1219
第八十七章中共暴政1219
第一节 中共党务1219
第二节中共政治1222
第三节 中共对外关系1225
第四节 中共财经1228
第五节 中共文教1232
第八十八章 大陆同胞反共运动1241
第一节 大陆高校学潮引发民主运动1241
第二节 大陆反共组织与活动1247
第三节 重大反共事件1248
第四节 民众自发性抗暴1249
第八十九章 大陆灾情1253
第一节 旱灾1253
第二节 水灾1257
第三节 其他灾害1260
第四节 结语1264
附录:1267
一、国内外大事记1267
二、国定纪念日表1276
三、度量衡法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