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生态学
  • 鞠美庭,盛连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3561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产业生态学的发展与相关理论3

第一章 产业生态学概述3

第一节 产业生态学简介3

一、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3

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6

三、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7

四、产业生态学的研究意义10

第二节 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11

一、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1

二、产业生态学的特点15

第三节 产业生态学的前景展望16

一、产业生态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6

二、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前景17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教育19

思考题20

参考文献21

第二章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23

第一节 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23

一、自然生态系统23

二、产业生态系统29

第二节 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34

一、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34

二、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38

第三节 产业集群39

一、产业集群概述39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41

三、产业集群的生态化43

第四节 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位44

一、产业共生理论44

二、产业生态位45

第五节 产业代谢46

一、产业代谢的概念46

二、产业代谢的研究内容47

三、产业代谢分析的类型48

思考题53

参考文献53

第三章 生态经济、生态伦理及生态工程学理论56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56

一、外部性理论57

二、生态经济计量方法60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66

一、企业的生态伦理观66

二、公众的生态伦理观67

第三节 生态工程学69

一、农业生态工程70

二、工业生态工程72

思考题75

参考文献76

第二部分 产业生态学的技术与方法81

第四章 生命周期评价81

第一节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81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内涵81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84

第二节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86

一、研究的目的与范围界定86

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89

三、生命周期影响评价93

四、生命周期解释95

五、生命周期报告编制97

第三节 生命周期评价的简化100

一、基于现有LCA框架的简化101

二、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简化方法103

第四节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及局限性104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104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106

思考题109

参考文献109

第五章 物质流分析与能流分析112

第一节 物质流分析112

一、物质流分析概述112

二、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基础114

三、针对特定环境影响的物质或原料的物质流分析116

四、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122

第二节 能流分析138

一、能流分析概述138

二、能流分析的基本框架140

三、能流分析指标145

思考题149

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分析153

第一节 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发展153

一、生态效率的概念及特征153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155

第二节 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160

一、生态效率评价的基本原则160

二、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161

第三节 生态效率的提高途径166

一、物质减量化166

二、提高能源效率及能源脱碳170

三、功能经济173

四、清洁生产174

第四节 生态效率在循环经济评价中的应用175

第五节 资源生产力分析178

一、资源生产力的概述178

二、资源生产力框架180

思考题185

参考文献185

第七章 产业共生189

第一节 产业共生概述1

一、产业共生的概念189

二、产业共生的特征190

三、产业共生的要素192

四、产业共生的发展与演变192

第二节 产业共生的机理和作用194

一、产业共生的机理194

二、产业共生的作用196

第三节 产业共生模式197

一、企业间利益关系确定的产业共生模式198

二、企业所有权关系确定的产业共生模式202

思考题208

参考文献208

第八章 面向环境的设计210

第一节 面向环境的设计概述210

一、面向环境的设计的概念210

二、推行面向环境的设计的意义211

三、如何实施面向环境的设计212

第二节 面向环境的设计的方法工具214

一、面向环境的设计矩阵214

二、流程图法220

三、生态指标工具220

四、软件工具222

第三节 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223

一、原材料的选择225

二、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228

三、产品的可维护性设计229

四、生产技术的优化与节能设计230

五、产品的包装与配送设计231

六、产品废弃阶段的设计234

思考题241

参考文献241

第三部分 产业生态学的管理与政策245

第九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245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概述245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定义245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基本原理246

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现方式及实施对象249

四、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250

五、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51

第二节 国内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发展252

一、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发展概况252

二、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发展257

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案例261

思考题267

参考文献267

第十章 产品导向环境政策269

第一节 产品导向环境政策概述269

一、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概念269

二、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总体目标271

三、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运行机制271

四、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实施及信息工具273

五、推行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意义273

第二节 产品导向环境政策在国外的实践274

一、丹麦的产品导向环境政策275

二、北欧的产品导向环境政策278

三、挪威的产品导向环境政策279

第三节 中国引入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82

思考题284

参考文献284

第四部分 产业生态学实践289

第十一章 产业生态学在企业层面的应用289

第一节 产业生态学与企业发展289

一、企业的“三重底线”289

二、企业生态管理理念的培育和建设292

第二节 企业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292

一、产品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292

二、产品生产过程的能量衡算296

三、不同生产工艺的物流和能流比较分析297

第三节 企业的清洁生产298

一、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298

二、清洁生产在企业中的实施299

第四节 企业的生态化管理303

一、生态供应链管理303

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305

三、绿色会计与审计311

思考题313

参考文献313

第十二章 产业生态学在园区层面的应用316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概述316

一、生态工业园的定义316

二、生态工业园的特征317

三、生态工业园的类型318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319

一、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的原则319

二、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步骤320

三、生态工业园系统结构设计321

四、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内容323

五、生态工业园景观生态规划326

第三节 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328

一、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28

二、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329

第四节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333

一、国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与发展333

二、中国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337

三、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展望343

思考题344

参考文献344

第十三章 产业生态学在农业中的应用348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发展348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348

二、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351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352

第二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类型及模式355

一、生态农业的类型355

二、中国典型生态农业模式356

第三节 生态农业园的规划与建设358

一、生态农业园建设的思路358

二、中国生态农业园规划和建设实例360

第四节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对策362

一、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62

二、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阶段363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和措施364

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65

思考题367

参考文献368

中英文对照索引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