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
  • 刘嘉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09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元代;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元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元代非汉族士人群体的形成与发展12

第一节 非汉族士人群体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12

一 疆域辽阔,多族共居12

二 元廷对于汉文化的倡导14

三 多种文化的交流认同16

第二节 非汉族士人群体形成的历史进程18

一 蒙元前期:重匠轻儒20

二 元中后期:涵化日久,广泛汲取汉文化25

第二章 元代多族士人圈概览35

第一节 元代多族士人网络35

一 姻戚36

二 师生39

第二节 多族士人圈的文化认同42

一 从互动角度观照多族士人圈的汉文化认同43

二 汉族士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49

第三节 多族士人圈的发展历程与地域分布55

一 多族士人圈的发展历程56

二 多族士人圈的地域分布62

第三章 多族士人圈的文化活动考述76

第一节 刘仁本与异族友人的诗文酬唱77

第二节 “诗书名将”述律杰与多族士人的文化互动83

第三节 鲁国大长公主主持的超族群文艺雅集89

第四节 多族士人参与的同题集咏举隅94

一 咏芦花被95

二 咏拂郎国献天马100

第四章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元代文化精神109

第一节 多元并生的文化构成109

一 蒙古文化之主导109

二 西域文化之影响114

三 汉文化的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多元117

第二节 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122

一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122

二 开口论议,直视千古126

第三节 贵真尚俗的文化特质131

一 蒙元统治者之喜好倡导131

二 散曲对于真情俗趣的大胆表现133

三 杂剧、诗歌对于真情俗趣的大胆表现137

第五章 多族士人圈的互动与元代诗歌新貌142

第一节 多族士人圈的互动对诗歌题材的影响142

一 多族士人的贡献与元代纪行诗的繁荣142

二 多族士人的贡献与元代叙事诗的发展153

第二节 多族士人圈的互动对元代诗风的影响162

一 尚武的文化传统与豪放洒脱的诗歌风貌163

二 耿介的精神气质与尚质崇古的文学观念169

第六章 文坛宗主虞集的凝聚力与非汉族士人的向风趋雅179

第一节 虞集与多族士人的文化活动180

一 虞集对于“他者”的认同180

二 更唱迭和 游宴雅集184

三 题跋赠序 作记写铭190

第二节 虞集的文学主张及对多族士子的提携、影响194

一 虞集的思想底蕴与文学主张194

二 虞集对多族士子的教化引导198

三 虞集对多族士子的提携荐拔204

第七章 主持风气的马祖常与多族士人群体的声势趣尚210

第一节 马祖常的师承及同年交往210

一 马祖常的师承212

二 马祖常的同年交往214

第二节 馆阁唱酬及诗风的相互影响217

一 马祖常与馆阁诸公的唱酬217

二 僚友切磋对诗风的相互影响222

第三节 马祖常对于多族士子的荐拔及文风引导226

一 马祖常尚质复古的审美取向及其成因227

二 马祖常对多族士子的荐拔引导230

第八章 萨都剌、廼贤之多族交游与元代清和诗风234

第一节 萨都剌“遍接俊杰,获聆绪论”234

一 萨都剌与座主、同年的交往235

二 四处宦游,广交俊贤239

第二节 廼贤“久留京师,出入于英俊之林”241

一 初赴大都,“求天下硕儒为之师友”242

二 再赴大都,“择天下善士为之交际”244

第三节 多族士人圈的互动与元代主导性诗风:清和248

一 萨都剌、廼贤等少数民族诗人尚清的审美追求249

二 汉儒中和之气的陶冶浸润254

第九章 泰不华、余阙的人格感召力与元末诗坛261

第一节 泰不华在南北多族士人圈中的活动261

一 泰不华在大都多族士人圈中的活动263

二 泰不华在江南多族士人圈中的活动267

第二节 余阙诗风的成因及传承271

一 余阙诗歌风格特色272

二 余阙诗风成因探析274

三 余阙诗风的传承278

第三节 泰、余二人的人格感召力与元末士大夫的政治认同283

一 泰、余二人的人格感召力283

二 元末士大夫的政治认同288

第十章 金哈剌《南游寓兴诗集》与元代多元文学生态291

第一节 金哈剌其人、其诗与性情襟抱291

一 金哈剌的族籍、生平与其《南游寓兴诗集》291

二 金哈剌的儒者情怀298

三 金哈剌的解忧之道304

第二节 从《南游寓兴诗集》窥探元代文学生态309

一 艺术造诣的多样与文化构成的多元309

二 诗作题材的多元与题画诗之新意313

三 多元文化作用下的多样诗风320

结语 “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下的元代多民族文学活动327

附录一 贯云石、薛昂夫等西域曲家的英雄情结336

附录二 色目诗人萨都剌对李白的接受345

附录三 《河朔访古记》的文史价值初探351

附录四 《天下同文集》选词刍议359

附录五 从《澹游集》看元末东南诗坛的构成——兼论该集之文学史意义365

参考文献372

后记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