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手册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ISBN:978780242010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概论1

第一节 建筑节能与建筑能耗基础知识1

一、建筑节能的定义与内涵1

二、建筑节能的起因与动力1

三、建筑节能的特征及范围2

四、建筑节能概念链接3

第二节 建筑能耗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4

一、建筑能耗的概念及特点4

二、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5

三、国内外建筑能耗现状5

四、建筑能耗发展趋势7

第三节 建筑节能基本原理、途径与设计要求7

一、建筑节能基本原理7

二、建筑节能的途径与手段9

三、采暖居住建筑特点及节能原理11

四、空调建筑节能原理与设计要求12

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相关规范主要内容简介14

六、相关规范及标准对建筑节能的规定和要求17

第二章 建筑规划设计与节能19

第一节 建筑选址19

一、避免“霜洞”效应19

二、争取日照19

三、避风建宅,减少热损失20

第二节 建筑布局20

一、改善日照条件20

二、建立气候防护单元21

三、改善风环境22

第三节 建筑体型与建筑朝向26

一、建筑体形26

二、建筑朝向31

第四节 建筑间距与建筑密度34

一、日照标准34

二、日照间距34

三、建筑密度36

第五节 建筑环境绿化设计36

一、建筑绿化的含义及作用36

二、建筑绿化的基本方法40

三、挡风树丛(带)设置42

四、建筑绿化温室化方法44

第六节 太阳辐射与遮阳设计45

一、太阳辐射45

二、遮阳设计47

第七节 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实务50

一、建筑规划设计常用图例50

二、相关规范对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62

三、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实例63

第三章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65

第一节 建筑热工设计基础知识65

一、建筑热工设计常用符号及名词65

二、建筑热工设计要求69

三、采暖居住建筑热工设计规定72

第二节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76

一、建筑物耗热量与采暖能耗76

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76

三、采暖耗煤量指标80

第三节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方法80

一、传热阻、传热系数、热阻和热惰性指标计算80

二、热工设计常用系数计算83

第四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90

第一节 我国气候特点90

一、温度90

二、湿度90

三、太阳辐射90

第二节 墙体节能91

一、单一材料外墙91

二、复合外墙93

三、楼梯间内墙与构造缝106

四、建筑外墙隔热106

五、建筑外墙隔蒸汽107

第三节 门窗节能108

一、门窗的作用及要求108

二、门窗的尺寸109

三、外门节能109

四、窗户节能110

五、门窗隔热116

第四节 屋面节能116

一、保温隔热屋面116

二、通风隔热屋面122

三、种植隔热屋面125

四、蓄水隔热屋面127

五、其他隔热屋面130

第五节 地面节能131

一、地面分类及要求131

二、地面保温及绝热134

三、地面防潮设计137

第五章 供热采暖节能设计139

第一节 供暖系统分类及工作原理139

一、供暖系统的分类139

二、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139

三、供热采暖系统节能途径139

第二节 供热节能设计140

一、锅炉选型与台数140

二、鼓风机和引风机141

三、循环水泵的选择141

四、计量与监测仪表142

五、管网铺设与保温142

六、室内供暖系统设计143

七、供暖节能设计登记表146

第三节 采暖节能设计147

一、采暖节能的原理147

二、采暖节能的方法147

第四节 地板辐射供热技术150

一、地板辐射供热适用范围150

二、地板辐射供热热负荷的确定151

三、地板辐射供热控制系统152

四、地板辐射供热系统常用管材及性能154

第五节 供暖运行节能技术154

一、采用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运行制度154

二、提高集中锅炉房供回水系统一次水参数154

三、科学的运行调节,对锅炉实行仪表监测或微机监控155

四、采用锅炉防腐阻垢剂和锅炉除灰剂155

五、提高供热锅炉负荷率155

六、采用热管省煤器和热管空气预热器155

第六节 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建筑采暖设计指标155

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相关条文摘录155

二、居住建筑设计要求156

三、办公建筑设计要求157

四、学校、托儿所及幼儿园建筑设计要求157

五、文化教育陈列建筑设计要求158

六、医疗建筑设计要求160

七、商店、旅馆、饮食建筑设计要求161

八、港口客运站、汽车站及火车站建筑设计要求161

第六章 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163

第一节 概述163

一、空调系统的分类163

二、空气调节的要求163

三、空调节能的方法164

第二节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169

一、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169

二、制冷系统设计中的节能171

三、制冷系统运行中的节能173

四、冷水机组的能效比较174

第三节 户式中央空调节能175

一、户式中央空调产品型式175

二、户式中央空调机组能耗分析177

三、户式中央空调机组节能设计建议178

第四节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179

一、系统负荷设计179

二、冷热源节能180

三、冷热源的部分负荷性能及台数配置181

四、水系统节能181

五、风系统节能182

六、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新技术183

七、运行管理节能184

第五节 蓄冷空调系统184

一、空调蓄冷技术184

二、全负荷蓄冷与部分负荷蓄冷的概念185

三、蓄冷介质及要求185

四、空调蓄冷系统186

五、蓄冰空调技术186

第六节 暖通空调工程中采用热泵节能191

一、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191

二、热泵系统的组成192

三、热泵的分类192

四、热泵技术应用193

五、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评价194

六、热泵技术节能效果195

第七节 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空气调节设计指标196

一、建筑设计基本规定196

二、居住建筑设计要求197

三、办公建筑设计要求197

四、文化教育陈列建筑设计要求198

五、医疗建筑设计要求200

六、影剧院、体育建筑设计要求201

七、商店、旅馆、饮食建筑设计要求203

八、港口客运站、汽车站及火车站建筑设计要求205

第七章 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206

第一节 建筑采光设计206

一、光度单位206

二、天然光源206

三、材料光学性质207

四、采光标准207

五、被动式采光方法208

六、主动式采光方法211

七、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结合的技术211

第二节 照明节能设计212

一、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及内容212

二、建筑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213

三、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214

第三节 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建筑采光及照明设计指标215

一、建筑设计基本规定215

二、居住建筑设计要求216

三、办公建筑设计要求217

四、学校、托儿所及幼儿园建筑设计要求219

五、文化教育陈列建筑设计要求221

六、医疗建筑设计要求224

七、影剧院、体育建筑设计要求225

八、商店、旅馆、饮食建筑设计要求227

九、港口客运站、汽车站及火车站建筑设计要求228

第八章 节能建筑材料的性能与选用230

第一节 建筑保温、绝热材料230

一、石棉及其制品230

二、珍珠岩及其制品233

三、岩棉及其制品236

第二节 保温节能墙体材料236

一、烧结多孔砖、空心砖236

二、蒸压灰砂砖241

三、煤渣砖242

四、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244

五、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245

六、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246

第三节 节能门窗及玻璃制品248

一、塑料节能门窗248

二、铝合金节能门窗251

三、节能玻璃253

四、密封材料255

第九章 太阳能利用与掩土建筑节能256

第一节 太阳能资源特点及其分布256

一、太阳能资源的特点256

二、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领域257

三、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257

第二节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258

一、被动式太阳能采暖258

二、被动式太阳能通风降温263

三、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265

第三节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268

一、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268

二、主动式太阳房275

三、太阳能光伏技术276

第四节 掩土建筑节能技术278

一、掩土建筑起源及特点278

二、掩土建筑建造技术分析278

三、覆土建筑与中国窑洞简介279

四、掩土建筑设计技术要点281

第十章 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282

第一节 建筑节能评价概述282

一、建筑能耗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282

二、国外建筑节能评估体系283

三、我国建筑节能评估体系283

四、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评价284

第二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简介285

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概况285

二、住宅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的规定286

三、公共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的规定286

第三节 住宅建筑节能评定相关规定287

一、《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相关规定287

二、《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相关规定290

三、《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相关规定292

附录295

附录一 全国主要城镇采暖期有关参数及建筑物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295

附录二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值299

附录三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300

附录四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01

附录五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302

附录六 室外计算参数307

附录七 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320

附录八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法规及政策321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321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3号)326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05]68号)329

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331

建设部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建标函[2005]121号)335

建设部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174号)337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04]25号)339

关于实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 (建科[2003]237号)341

关于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 (建科[2001]239号)342

参考文献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