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农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农业
  • 胡国安,吴大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23338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农业-无污染工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机农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有机农业概述1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概述1

一、有机农业产生的背景1

二、有机农业的起源5

三、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6

四、有机农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8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特征19

一、有机农业相关概念19

二、有机农业的特征21

三、有机食品的必备条件与特征22

四、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共同点24

五、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不同点25

第三节 有机农业的目标与意义37

一、有机农业的目标37

二、有机农业的意义38

三、有机农业的分析评价39

四、有机农业的实质42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43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生态学基础43

一、生态系统及理论43

二、农业生态学有关理论49

三、生态经济学有关理论55

四、生态学原理在有机农业上的应用57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经济、环保理论58

一、有机农业的生产观58

二、有机农业的价值观59

三、有机农业的消费观59

四、有机农业的环保观60

第三节 有机农业的实践61

一、传统农业技术61

二、现代农业技术与实践63

第三章 有机农业或有机食品标准64

第一节 IFOAM对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贡献65

一、IFOAM简介65

二、IFOAM的主要活动与贡献66

第二节 标准的概述69

一、标准的概念与分类69

二、标准制定的原则与依据70

三、标准的作用71

四、有机种植业标准的构成72

第三节 有机食品的主要标准构成75

一、有机食品的贮藏75

二、有机食品的加工76

三、有机食品的包装77

四、有机食品的标识77

第四节 有机农业的社会公平性77

一、社会公平性内涵77

二、社会公平性的保证80

第五节 有机食品标准发展概况80

一、国际标准80

二、地区标准80

三、国家标准81

四、认证机构的标准81

第四章 有机农业的基地建设与转换82

第一节 有机种植业基地的选择与建设82

一、基地在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性82

二、基地建设的内容85

三、质量管理体系95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转换96

一、有关概念96

二、有机农业转换的目的和意义96

三、有机农业转换时间97

四、有机农业转换的原则98

五、有机农业转换的内容99

六、有机转换计划的制定99

第五章 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与施肥技术101

第一节 植物营养概述101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101

二、植物营养的诊断102

三、植物营养来源和特点104

第二节 有机农业对土壤的要求与培肥105

一、土壤与作物的适应关系105

二、有机农业对土壤及其肥力的要求107

三、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则108

四、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理108

五、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110

第三节 有机肥的制作技术113

一、堆肥的制作与施用113

二、沼气肥及施用121

第四节 绿肥的作用及常见品种的种植技术126

一、绿肥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26

二、常见绿肥种植技术130

第五节 商品有机肥的开发与施用141

一、商品有机肥的种类141

二、有机肥工厂化生产的生物发酵技术143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加工技术144

四、商品有机肥的施用技术145

第六章 有机农业病虫草害防治146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146

一、植物病害的分类146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和症状147

三、植物病害的发生149

四、植物病害防治方法的选择151

五、植物病害防治方法154

六、主要传染性病原所致病害的防治157

第二节 植物虫害的调控与防治158

一、害虫的调控158

二、害虫的防治措施161

第三节 杂草的控制176

一、概述176

二、杂草与栽培作物的关系184

三、杂草生态经济防治原则192

四、杂草防治方法193

第四节 有机农业生产中农药应用204

一、农药范畴204

二、使用要求205

三、农药的一般使用方法205

四、农药品种介绍209

第五节 有机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221

一、防虫网的使用221

二、杀虫灯的使用222

三、肥皂水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白粉虱222

四、植物油防治叶螨、红蜘蛛223

五、黄板防治蚜虫、潜叶蝇223

六、苏打水防治白粉病223

七、糖醋液的使用224

八、波尔多液的配置和使用224

第六节 有机种植业中轮作和间作技术225

一、轮作和间作的含义225

二、间作对害虫的控制作用226

三、轮作的重要性227

四、有机蔬菜生产的轮作模式228

第七章 有机农业推广技术230

第一节 农业推广概述230

一、农业推广的内涵230

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230

三、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232

第二节 参与式的技术发展推广模式233

一、定义234

二、发展过程234

三、PTD推广模式与常规推广模式比较234

四、PTD活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235

第三节 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模式237

一、FLE定义237

二、特点238

三、原则238

四、选择一个好的农民技术员/推广员的指标238

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9

六、FLE的几种突出工作形式239

第四节 有机农业推广咨询的过程与方法240

一、对农民进行有机农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培训240

二、充分发挥当地农业技术员的作用240

三、推广人员要和农民一起制定有机生产转换计划和技术方案240

四、与农民一起设计试验241

五、加强和农民联络241

六、召集农民总结和相互交流经验242

第八章 有机农业与产业化243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概述243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243

二、农业产业化模式245

第二节 有机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259

一、有机农业产业化259

二、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264

第九章 有机农业认证机构与认证体系274

第一节 认证机构274

一、认证机构的审核与授权274

二、主要有机认证机构简介277

三、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发展的现状278

第二节 检查认证体系284

一、检查认证的目的、特点284

二、检查和认证体系的构成285

三、检查及认证的程序和内容286

四、检查和认证后的活动293

五、从授权的第三国进口295

六、从非授权第三国进口295

第三节 有机农业/产品认证操作规程296

一、有机产品贸易证书申请程序296

二、企业如何准备有机认证297

三、有机农业认证费用298

四、有机农业认证程序300

五、有机农业认证标准301

六、认证的步骤301

第十章 有机农业/食品的质量控制体系304

第一节 有机产品的质量304

一、食品质量的内涵304

第二节 有机食品的质量控制体系308

一、政府的监管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规范308

二、有机机构的认证与认可320

三、标识的管理320

四、各种有机农业组织的监控320

五、农场内部质量控制321

第十一章 有机种植实例323

第一节 有机茶323

一、概述323

二、茶的生物学特性325

三、栽培技术329

四、病虫害防治332

五、控制污染334

第二节 有机山药335

一、生物学特性336

二、类型与品种337

三、栽培技术338

四、病虫害防治340

第三节 有机葛342

一、生物学特性342

二、栽培技术343

三、病虫害防治345

四、精细采收346

第四节 有机芦笋346

一、生物学特性347

二、类型与品种348

三、栽培技术349

四、病虫害防治352

第五节 有机花生355

一、生物学特性356

二、花生的类型357

三、栽培技术357

四、病虫害的防治359

五、收获、干燥与储藏362

第六节 有机西瓜363

一、生物学特性364

二、栽培技术367

三、病虫害防治371

第七节 有机甜瓜374

一、生物学特性374

二、类型与品种376

三、栽培技术377

四、病虫害防治379

第八节 有机大蒜381

一、生物学特性381

二、生长生育过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82

三、有机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84

四、类型与品种384

五、栽培条件384

六、病虫害防治387

七、收获与贮藏387

第九节 有机生姜388

一、生物学特性与生长周期388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389

三、类型与品种390

四、栽培条件391

五、病虫害防治393

第十节 有机食用菌395

一、食用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395

二、栽培场地的选择396

三、培养基397

四、菌丝体397

五、有害生物及其防治398

第十一节 野生植物的采集399

第十二章 我国有机食品标准400

第一节 范围400

第二节 引用标准401

第三节 名词解释405

第四节 有机生产和加工的主要目标407

第五节 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408

第六节 作物生产412

第七节 食品加工417

第八节 畜禽养殖419

第九节 特殊作物425

第十节 贮藏与运输429

第十一节 包装与标识429

第十二节 社会公平431

第十三节 颁证决定431

第十四节 申诉和投诉432

第十五节 标准的修订433

第十六节 附录434

参考文献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