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IPRI年鉴 2006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IPRI年鉴 2006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769807.jpg)
-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06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17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1175页
- 主题词:军备-世界-2006-年鉴;裁军问题-世界-2006-年鉴;国际问题-安全-2006-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IPRI年鉴 2006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安全与和平研究界40年回顾1
第一节 导言1
第二节 从东西方对抗到何种模式?2
新地缘战略模式3
功能性界定“对手”的模式6
第三节 从武装集团到多功能、人性化、积极的安全体系12
安全议程的多样化13
行为体的多样性14
倾向于通过采取行动而非克制来解决问题16
第四节 从军备控制条约到安全建设——有或没有一个规则手册19
向多功能化发展20
裁军及其与其他安全工作的关系23
第五节 结论31
第一部分 2005年的安全与冲突35
第一章 欧洲—大西洋安全及相关机构37
第一节 导言37
第二节 美国的政策38
伊拉克冲突40
反恐与国土安全42
情报44
防务改革47
第三节 欧洲—大西洋机构相互关系48
第四节 欧洲联盟51
宪法条约危机51
扩员52
欧盟的睦邻政策54
欧洲安全与防务55
第五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8
区域外行动60
扩员62
转型63
第六节 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64
第七节 前苏联地区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化65
俄罗斯66
乌克兰和高加索68
中亚71
第八节 结论73
附录1A 西巴尔干国家地位75
一、导言75
二、待定地位和国家身份问题78
科索沃78
黑山86
波黑88
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89
三、结论90
图1A.1 西巴尔干地图76
第二章 重大武装冲突92
第一节 导言:冲突的变化92
第二节 持久的冲突96
以色列—巴勒斯坦96
印度—巴基斯坦100
第三节 冲突中的非国家行为体102
非国家行为体的多变性103
对冲突的存在有争议108
暴力的和平?113
第四节 伊拉克117
政治发展118
反抗运动的模式121
2005年末的展望126
第五节 结论:应对冲突中的非国家行为体129
附录2A 1990—2005年重大武装冲突的模式132
一、全球模式132
二、地区模式133
三、冲突情况表中2005年的变化136
2005年情况表中新增加的冲突136
列入2004年而未列入2005年的冲突137
冲突强度的变化138
表2A.1 1990—2005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数量和类别135
表2A.2 1990—2005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135
表2A.3 2005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点140
图2A.1 1990—2005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及总数134
附录2B 冲突数据的定义、来源及统计方法147
一、定义147
二、资料来源148
三、统计方法149
附录2C 伊斯兰、冲突和恐怖主义151
一、导言151
二、宗教、冲突和恐怖主义152
三、伊斯兰暴力及其背景155
伊斯兰恐怖主义采取的手段155
伊斯兰“圣战”组织产生的根源159
四、新的动向和对策163
伊斯兰恐怖主义性质的变化163
应对伊斯兰恐怖主义挑战的对策变化164
五、结论:应对伊斯兰暴力的新途径167
第三章 建设和平:国际社会对非洲工作新重点171
第一节 导言171
第二节 建设和平与“人的安全”172
联合国建设和平委员会173
连贯一致的对非战略175
第三节 非洲的建设和平实践178
联合国在西非的和平特派团180
非盟苏丹特派团和联合国苏丹特派团185
欧盟与联合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特派团189
非洲实施和平行动能力的前景191
第四节 结论192
表3.1 1991—2005年在非洲的和平行动数量179
图3.1 1991—2005年由联合国、区域组织和临时联盟领导的部署于非洲的和平特派团的人员数量181
附录3A 2005年的多边和平行动194
一、维和行动的演变194
二、2005年全球和地区形势走向195
三、多边和平行动项目表198
表3A.1 1996—2005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及临时联盟在全球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196
表3A.2 2005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198
表3A.3 2005年多边和平行动201
第四章 21世纪初期的地区性安全合作245
第一节 导言245
第二节 地区、地区主义与安全249
第三节 地区性安全合作的概念化250
第四节 地区性安全合作的新形式253
安全对话与冲突控制253
军事合作的新方式256
民主与人权258
经济一体化与更宽泛的安全议程264
美国因素266
第五节 地区性合作的“质量”以及如何促进改进269
地区环境:促进因素和复杂化因素273
第六节 结论276
表4.1 具有安全功能的地区性组织和集团246
第五章 核武器的国家治理:机遇与限制280
第一节 导言280
第二节 核武器拥有国的核武器治理283
美国283
俄罗斯285
中国287
法国289
英国290
以色列292
印度293
巴基斯坦295
第三节 核武器控制的责任层次296
指挥与控制296
核武器的行政控制297
议会控制297
“公众”控制298
第四节 结论299
第二部分 2005年军费开支和军备301
第六章 武器寿命周期透明303
第一节 导言303
第二节 军费开支和武器生产306
军费开支306
研究与开发308
武器生产309
第三节 武器转让314
主要常规武器316
小武器和轻武器318
第四节 武器库存319
常规武器321
核武器323
第五节 武器处理324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25
裁军费用327
第六节 结论328
第七章 军费开支数据:40年回顾331
第一节 导言331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军费开支334
数据的可获取性335
数据的质量336
数据的用途337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的军费开支343
数据的可获取性344
数据的质量345
数据的用途347
第四节 2001年9月之后的军费开支353
数据的用途355
第五节 沿袭与变革:过去40年中军费开支数据的使用情况360
第八章 军费开支362
第一节 导言362
第二节 按地区、组织和收入组分类的军费开支364
第三节 15个军费开支大国371
美国373
法国和英国378
中国和日本382
第四节 地区一览386
非洲386
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389
亚洲和大洋洲393
欧洲396
中东398
第五节 结论400
表8.1 1996—2005年世界和地区军费开支的估算365
表8.2 1996—2005年军费开支的估算(按组织和收入分组)369
表8.3 2005年军费开支排名前15位的国家(按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统计)371
表8.4 2006财年美国军费开支的不同表示375
表8.5 1996—2005年中国军费开支、国内生产总值及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的每年变化情况384
表8.6 1996—2004年国防负担最重的非洲国家388
表8.7 2002—2005年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军费开支391
附录8A 军费开支表402
表8A.1 1996—2005年军费开支情况(按地理分区、国际组织分类和收入组分类)403
表8A.2 1996—2005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当地货币)408
表8A.3 1996—2005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固定美元)422
表8A.4 1996—2004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436
附录8B 北约军费开支表(按类别分类)450
表8B.1 2000—2005年北约人员及装备军费开支450
附录8C 军费开支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459
一、导言459
二、数据的用途460
三、数据的覆盖范围460
军费开支的定义460
四、统计方法461
估算461
计算462
五、数据的局限性464
六、资料来源465
附录8D 军费开支数据的报告466
一、导言466
二、2005年SIPRI和联合国报告军费开支数据情况467
三、向其他国际机构报告军费开支数据情况471
表8D.1 2005年向SIPRI和联合国报告军费开支数据的情况(按地区划分)468
附录8E 国际军费比较:使用购买力平价的问题与挑战473
一、导言473
军事开支的特定性质474
二、国际比较的特点475
汇率的使用及其局限性476
购买力平价478
三、购买力平价的使用481
购买力平价的计算481
可比性与“代表性”482
四、军事支出的国际比较482
军事支出的分析483
质量与效率的区别485
该选用哪一种购买力平价485
支出或产出比较487
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国际军费比较的局限性487
五、军事负担的国际比较489
开支成分的比较490
政府开支492
六、结论493
表8E.1 用不同货币转换法计算的2000年有关国家军事负担比较491
第九章 军火生产495
第一节 导言495
第二节 近期的趋势498
2004年SIPRI军火生产100强公司498
2005年合并与收购501
第三节 冷战结束以来军火工业的发展503
冷战结束带来的挑战503
冷战时期的军火工业506
冷战后的军火工业508
军火工业不断变化的性质525
第四节 结论531
表9.1 SIPRI世界军火生产公司100强(不包括中国)在地区/国家所占的军火销售份额(2004年与2003年对比)496
表9.2 2004年进入或退出SIPRI100强排名的军火生产公司499
表9.3 1990—2003年军火工业的集中513
表9.4 1990—2003年和1990—1998年期间继续保留的军火生产公司的公司战略和分析520
表9.5 1990年和2003年SIPRI军火生产公司100强的地区分布522
图9.1 1977—2005年BAE系统的构成和主要收购事件512
图9.2 1987—2005年THALES的构成和主要收购事件514
图9.3 1985—2005年EADS的构成和主要收购事件515
图9.4 1988、1993、1998和2003年SIPRI军火生产公司100强的销售规模517
附录9A 2004年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532
一、数据选择的标准和来源532
二、定义533
三、计算533
表9A.1 2004年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不包括中国)535
附录9B 2005年并购表545
表9B.1 2005年北美和西欧军火工业主要并购情况545
附录9C 俄罗斯军火工业的发展情况550
一、导言550
二、今日俄罗斯军火工业及其管理556
三、军火工业的产出562
四、俄罗斯的武器采购563
五、质量及对外依赖的问题567
六、关于军事经济的透明度570
七、结论:进一步改革571
表9C.1 1990—2004年间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事经济551
表9C.2 1991—2004年间俄罗斯军火工业行政管理机构555
表9C.3 2005年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组织机构的数目558
表9C.4 1991—2004年间俄罗斯军火工业的产出、就业和投资562
表9C.5 1992—1998年间和2003—2006年间俄罗斯国防部国家防务定货的计划开支567
第十章 国际武器转让573
第一节 导言573
第二节 国际武器转让575
主要供应国和接受国575
小供应国588
作为武器进口国的伊拉克595
第三节 国际武器禁运599
联合国的禁运600
欧盟的禁运601
第四节 武器转让报告与透明601
国际武器贸易金额601
国际透明602
国家透明607
第五节 结论609
表10.1 2001—2005年10个最大供应方向38个最大接受方转让主要常规武器的情况577
表10.2 1998—2004年武器出口额(根据国家政府和工业界来源统计)603
图10.1 1980—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国际转让的趋势574
附录10A 2001—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总额(按接受方和供应方排列)610
表10A.1 2001—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接受方610
表10A.2 2001—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供应方616
附录10B 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的转让登记情况619
表10B.1 2005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登记(按接受方排列)619
附录10C 武器转让数据的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810
一、2005年对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的修订810
对涵盖范围的修订811
对SIPRI趋势指示值的修订811
二、选择标准与涵盖范围812
选择标准812
主要常规武器:涵盖范围812
三、SIPRI趋势指示指数813
四、资料来源815
第十一章 欧洲集体空间探索中的安全内涵816
第一节 导言816
第二节 欧盟空间政策中日益凸显的安全因素818
跨大西洋关系820
第三节 欧洲组织821
欧洲太空署821
欧盟823
欧洲的相关机构、计划和项目826
第四节 欧洲各大国的空间计划833
地球观察卫星833
卫星通讯835
电子情报836
导弹预警836
空间侦察836
第五节 结论838
第三部分 2005年不扩散、军控与裁军841
第十二章 对军控连续性与变化的思考843
第一节 导言843
第二节 军控的目标845
军控中的合作、对称与对等847
地区、次地区和特定国家的军控852
第三节 军控形式与过程:超越法律手段854
核查、保障监督与透明858
应对违规861
第四节 技术的影响861
第五节 结论864
第十三章 核军备控制与不扩散866
第一节 导言866
第二节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5年审议大会867
问题与关切868
程序问题上的分歧872
三个主要委员会及其附属机构的工作875
会议结果与评估877
第三节 伊朗与核扩散关切879
伊朗与欧盟三国的谈判情况880
伊朗恢复铀转化活动885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对伊朗核计划的评估886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888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推迟提交安理会889
恢复伊朗—欧盟三国谈判891
第四节 朝鲜核计划与六方会谈893
朝美联合声明895
第五节 开展国际合作,确保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897
美俄在核保安方面的合作898
国际原子能机构采取的举措900
全球性措施901
第六节 结论901
附录13A 2006年世界核力量903
一、导言903
二、美国核力量905
陆基弹道导弹907
弹道导弹潜艇908
远程轰炸机909
非战略核武器909
核弹头库存管理和现代化910
三、俄罗斯核力量913
陆基弹道导弹913
弹道导弹潜艇916
战略空军922
四、英国核力量924
五、法国核力量926
六、中国核力量928
七、印度核力量932
攻击机934
陆基弹道导弹935
八、巴基斯坦核力量938
弹道导弹939
攻击机942
九、以色列核力量943
表13A.1 2006年1月世界核力量(部署弹头的数量)905
表13A.2 2006年1月美国核力量911
表13A.3 2006年1月俄罗斯核力量919
表13A.4 2006年1月英国核力量925
表13A.5 2006年1月法国核力量928
表13A.6 2006年1月中国核力量931
表13A.7 2006年1月印度核力量937
表13A.8 2006年1月巴基斯坦核力量941
表13A.9 2006年1月以色列核力量943
附录13B 印美《民用核合作倡议》的法律问题945
一、导言945
二、2005年的《民用核合作倡议》947
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953
四、核供应国集团和作为供应条件的全面保障监督958
五、关于核出口的国家立法961
美国的立法961
印度的立法963
六、结论964
附录13C 核燃料循环的多边控制966
一、导言966
二、核不扩散条约与核能968
三、多边合作战略973
四、核燃料循环多边方案978
五、防扩散的核燃料循环技术982
六、结论990
表13C.1 全世界核动力反应堆的数量和能力(截至2006年1月)971
表13C.2 对全世界工业化级铀浓缩能力的估计(截至2005年4月)984
表13C.3 世界民用乏燃料后处理能力(截至2005年4月)986
第十四章 生化战的发展与军备控制991
第一节 导言991
第二节 生物武器问题992
2005年《禁生武公约》会议:行为准则992
2006年《禁生武公约》审议大会及会间进程995
准备与反应问题997
第三节 化学武器与裁军998
《禁化武公约》缔约国大会998
帮助伊拉克成为《禁化武公约》缔约国1002
提供援助演习1003
协商、合作和事实调查1004
化学武器销毁1004
老化武和遗弃化武1010
行为准则1011
第四节 有关伊拉克的调查和情报1012
伊拉克调查小组最后报告及未解决的关切1013
监核会:目前及未来的活动1013
第五节 对生化战活动的其他指称及相关起诉1016
与国家活动有关的指称及起诉1017
与非国家活动有关的指称及起诉1019
第六节 结论1021
表14.1 俄罗斯化学战剂销毁时间表(2004—2012年)1006
附录14A 加强生物安保:制定全球战略的必要性1022
一、导言1022
二、被察觉的生物恐怖主义危险的增加和国际生物安保意识的加强1023
制定生物安保标准1025
三、生物安保的概念1026
加强实验室和生物安保的必要性1028
四、传染病:对健康与安全的威胁1030
泄漏和事故引发的疾病:缺乏监管1031
自然流行的传染病:禽流感1033
五、防止生物武器扩散的国际努力1037
加强生物安保的国家贡献1038
防止生物扩散的新的国际措施1039
当前防扩散措施面临的挑战1040
六、结论:生物安保总体趋势1041
第十五章 常规军备控制1043
第一节 导言1043
第二节 常规军备控制:1990—2005年的总体形势1044
关于欧洲军备控制1045
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1049
第三节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051
条约现状1051
第四节 在欧洲建立信任与稳定1058
建立地区性信任措施1060
小武器和轻武器1061
储存弹药和毒剂的销毁1063
第五节 开放天空条约1065
第六节 地雷与未爆炸弹药1066
杀伤人员地雷1066
未爆炸弹药和反车辆地雷1068
第七节 展望未来,提出建议1070
表15.1 1990—2005年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限额和实际拥有量1046
第十六章 转让控制1073
第一节 导言1073
第二节 2005年的国际转让控制合作1076
澳大利亚集团1079
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1080
核供应国集团1082
瓦森纳安排1083
防扩散安全倡议在加强出口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1085
第三节 欧盟内采取的供应方措施1086
两用物项出口控制1086
欧盟对可能用于死刑、酷刑或其他残酷、不人道和毁誉行为的物项的贸易控制1090
《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1092
第四节 放射性材料的出口1094
《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放射源进出口导则》1095
第五节 结论1097
表16.1 多边武器与技术转让控制机制成员国一览表(截至2006年1月1日)1074
附件1099
附件A 军控与裁军协议1101
附件B 2005年大事记1136
作者简介1154
本书摘要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