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性别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性别社会学
  • 祝平燕,夏玉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361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性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性别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性别社会学的演变历程1

一、从经典社会学到女性社会学1

二、从女性社会学到性别社会学15

第二节 性别社会学的学科发展现状17

一、国外性别社会学学科发展现状17

二、中国大陆性别社会学的建构18

第三节 性别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内容21

一、性别社会学的学科性质21

二、性别社会学的基本内容24

三、建构性别社会学的意义28

第二章 性别与文化30

第一节 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30

一、玛格丽特·米德的性别角色理论30

二、女性主义对文化及濡化的理解31

三、从社会性别生物决定论到文化建构说33

第二节 社会性别与语言38

一、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述38

二、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41

三、话语与权力44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与宗教47

一、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性形象47

二、宗教教义中的性别观48

三、两性宗教实践者50

第四节 社会性别与身体53

一、“自然”身体53

二、社会身体55

三、象征身体56

四、身体政治58

第三章 性别与婚姻家庭60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学理论60

一、婚姻家庭制度与性别关系60

二、恋爱与择偶68

三、婚姻中的男女两性73

第二节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婚姻家庭理论74

一、夫妻的权力关系74

二、母职神话与母亲形象76

第三节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79

一、父权制度与婚姻内的性别不平等79

二、婚姻家庭法中的两性关系82

三、离婚及其对女性的影响85

第四章 性别社会化91

第一节 性别社会化的主要理论流派91

一、心理分析理论91

二、社会学习理论93

三、认知发展理论95

四、多学科综合理论95

第二节 性别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96

一、社会化及其主要类型96

二、性别社会化及其特点97

三、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100

四、影响性别社会化的主要因素103

第三节 对性别社会化研究的反思107

一、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解构107

二、对实施性别社会化机构的批评109

第五章 性别分层与流动113

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113

一、功能主义理论113

二、冲突理论115

三、韦伯的地位群体与阶级理论116

四、社会流动理论:地位实现模型118

第二节 性别分层的理论与现状119

一、经典社会学的性别分层理论119

二、女性主义的性别分层理论122

三、现代社会性别分层的主要手段与表现126

四、中国的性别分层与性别不平等129

五、从性别分层到性别平等131

第三节 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层与流动132

一、女性群体的内部差异132

二、社会分层与女性分化134

三、社会变迁与女性的阶层流动135

四、中国女性的分层与流动137

第六章 两性的劳动与工作140

第一节 劳动的性别分工140

一、劳动与劳动分工140

二、性别与劳动分工141

三、工作与性别143

第二节 劳动性别分工的几种理论147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两性劳动分工理论147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受压迫的理论149

三、女权主义的劳动性别分工理论152

四、建构主义的两性劳动分工理论155

第三节 中国社会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差异156

一、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排斥156

二、职业分层中的性别分化159

三、家务劳动性别分工的模式化161

四、两性收入差距的等级化163

第七章 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68

第一节 性别社会学的研究范式168

一、社会学的四种主要范式168

二、女性主义的范式171

三、社会性别研究的范式选择174

第二节 性别社会学的方法范畴176

一、定量研究177

二、质性研究180

三、检视女性主义方法论184

第三节 社会性别是社会学有效的分析范畴188

一、作为分析范畴的社会性别189

二、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关系191

三、社会性别项目的研究设计193

第八章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198

第一节 传统社会工作的性别偏差198

一、社会工作在国外的发展历程198

二、国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200

三、对传统社会工作的反思及批判202

第二节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206

一、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概述206

二、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208

三、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210

四、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方法212

第三节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214

一、中国妇女社会工作的现状214

二、中国妇女社会工作的发展216

三、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案例218

第九章 性别与健康228

第一节 健康理论概述228

一、健康与两性健康228

二、社会学中的健康理论229

三、女性主义的健康理论232

第二节 两性健康及其影响因素234

一、两性健康的基本内容234

二、影响两性健康的因素243

第三节 两性健康促进行动246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的产生246

二、两性健康行为的建立247

三、两性与性病/艾滋病250

第十章 性别与犯罪256

第一节 犯罪的性别理论256

一、妇女特质理论256

二、冰山理论257

三、社会化理论258

四、妇女解放理论258

五、女性主义犯罪理论258

第二节 几种典型犯罪现象中的性别差异260

一、性犯罪现象中的性别差异260

二、暴力犯罪现象中的性别差异262

三、青少年犯罪现象中的性别差异263

四、经济犯罪现象中的性别差异265

第三节 犯罪惩治与预防中的性别不平等267

一、刑事立法惩治中的性别不平等268

二、刑事司法惩治中的性别不平等270

三、犯罪预防与控制中的性别不平等272

四、传媒犯罪报道中的性别偏差273

第四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犯罪原因274

一、生理因素的差异与犯罪274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犯罪274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与犯罪275

后记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