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驼子洞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京驼子洞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
  • 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926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更新世-哺乳动物纲-研究-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京驼子洞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质地貌与发掘1

第一节 地理位置&房迎三1

第二节 地质地貌概况&周春林2

一、地层岩性与地貌3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4

第三节 地貌与岩溶演化&周春林5

一、古生代海陆交替5

二、中生代褶皱断块山地与盆地6

三、新生代差异升降的山地与洞穴发育7

第四节 发掘简况和洞穴地层&房迎三8

一、探方和地层8

二、化石分布11

三、化石埋藏状况13

第二章 动物群分类记述20

第一节 灵长目 Rodentia Bowdich,1821&房迎三 顾玉珉20

第二节 食肉目 Carnivora Bowdich,1821&刘金毅 房迎三 张镇洪25

第三节 长鼻目 Proboscidea Illoger,1811&房迎三 张镇洪 董为68

第四节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Owen,1848&房迎三 董为73

第五节 偶蹄目 Artiodactyla Owen,1848&董为 房迎三 张镇洪85

第六节 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房迎三 金昌柱130

一、食虫目 Insectivora Bowdich,1821130

二、翼手目 Chiroptera Blumenbach,1779130

三、啮齿目 Rodentia Bowdich,1882130

第三章 年代学研究&房迎三134

第一节 岩性地层比较134

第二节 哺乳动物群时代136

一、典型动物时代分析136

二、动物群比较140

第三节 同位素地质年代146

第四章 环境背景研究151

第一节 沉积物分析&房迎三151

一、粒度分析151

二、磁化率分析151

三、沉积相分析153

第二节 哺乳动物与环境&房迎三154

一、动物区系与环境154

二、个体数量与环境158

第三节 孢子花粉分析161

一、洞穴剖面黏土样品孢粉分析&王伟铭 房迎三162

二、化石层鬣狗粪样品孢粉分析&郝瑞辉 萧家仪165

三、古植被与古气候探讨&王伟铭 房迎三168

第四节 古环境重建&何未艾170

第五章 结语&房迎三172

Summary&董为174

参考文献177

图1.1 南京汤山驼子洞地理位置图2

图1.2 葫芦洞北侧次成谷谷坡形态素描4

图1.3 驼子洞附近的梯状坡面素描4

图1.4 驼子洞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8

图1.5 驼子洞洞穴地层剖面图9

图1.6 驼子洞第2层各小方出土化石比例饼状图13

图1.7 驼子洞第2层局部化石分布情况18

图1.8 驼子洞C3、C4、B3、B4小方-2.4m化石分布情况19

图2.1 裴氏猕猴下颌骨(JNTZ:27739)20

图2.2 裴氏猕猴右侧下颌骨(JNTZ:28236)21

图2.3 裴氏猕猴左m3(JNTZ:5782)和右c(JNTZ:12195)22

图2.4 中华貉的头骨(JNTZ:7571)26

图2.5 黑熊上下颌骨和牙齿29

图2.6 硕貂鼬的下颌骨31

图2.7 狗獾头骨(JNTZ:1323)36

图2.8 更新大灵猫的上牙(JNTZ:11762)40

图2.9 皮埃尔硕鬣狗头骨和下颌45

图2.10 皮埃尔硕鬣狗的乳齿48

图2.11 山西猞猁(1)和猫(未定种)(2)53

图2.12 阿韦尔纳猎豹头骨(JNTZ:7017)60

图2.13 猎豹的下颌骨63

图2.14 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右m2(JNTZ:26610)嚼面视(a)和颊侧视(b)69

图2.15 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左DP3(JNTZ:27358)嚼面视(a)和舌侧视(b)70

图2.16 黄河马颅骨(JNTZ:28389)74

图2.17 黄河马上颊齿列和复原的头骨75

图2.18 中国长鼻三趾马颊齿嚼面视78

图2.19 梅氏犀上颌骨残段嚼面视82

图2.20 梅氏犀带有dp3~4的左下颌骨残段84

图2.21 李氏野猪左上颌骨嚼面(JNTZ:12556)86

图2.22 李氏野猪右下颌骨嚼面(JNTZ:20799)86

图2.23 李氏野猪头骨复原图左侧视90

图2.24 李氏野猪头骨复原图背侧视90

图2.25 李氏野猪头骨复原图颚面视91

图2.26 狍后麂(相似种)的角和下颌骨92

图2.27 狍后麂(相似种)的角和角柄93

图2.28 最后祖鹿的角标本94

图2.29 最后祖鹿上颊齿列(JNTZ:24348)95

图2.30 最后祖鹿和最后祖鹿(相似种)下颊齿列100

图2.31 江宁山西轴鹿的角102

图2.32 江宁山西轴鹿角的部位名称102

图2.33 江宁山西轴鹿角标本复原图103

图2.34 江宁山西轴鹿角残段(JNTZ:1912)104

图2.35 江宁山西轴鹿上颊齿列嚼面视(JNTZ:14141)106

图2.36 江宁山西轴鹿下颊齿列嚼面视(JNTZ:11509)107

图2.37 江宁山西轴鹿颊齿齿列107

图2.38 葛氏斑鹿(相似种)的脱落角基(JNTZ:22081)和带角柄的角基(JNTZ:7095)112

图2.39 葛氏斑鹿(相似种)的脱落角基(JNTZ:22081)和带角柄的角基(JNTZ:7095)112

图2.40 葛氏斑鹿(相似种)右侧上颌骨(JNTZ:112)113

图2.41 大斑鹿(相似种)的角基(JNTZ:21483)116

图2.42 中华大羚(未定种)的残破头骨(JNTZ:28353)117

图2.43 中国羚羊(相似种)带有角的残破头骨(JNTZ:26863)120

图2.44 中国羚羊(相似种)带有角的残破头骨(JNTZ:5237)120

图2.45 中国羚羊(相似种)的右上颌骨残段(JNTZ:1231)121

图2.46 中国羚羊(相似种)右下颌骨残段(JNTZ:30713)122

图2.47 短角丽牛(相似种)左下颌骨残段(JNTZ:22591)125

图2.48 广西巨羊(相似种)上臼齿嚼面视127

图2.49 广西巨羊(相似种)右下颌骨残段(JNTZ:23030)128

图2.50 中华河狸(未定种)右p4(JNTZ:2343)冠面视131

图2.51 中华河狸(未定种)右p4(JNTZ:2343)外侧视(a)和内侧视(b)132

图3.1 驼子洞不同时代动物比例示意图139

图4.1 驼子洞剖面中值粒径(a)与磁化率(b)曲线152

图4.2 驼子洞动物群中北方型、南方型及广布型动物比例图157

图4.3 驼子洞动物群各属动物比例柱状图159

图4.4 驼子洞动物群各科动物比例柱状图160

图4.5 驼子洞动物群各目动物比例柱状图160

图4.6 驼子洞鬣狗粪样品中木本、草本和蕨类百分比图168

图4.7 驼子洞鬣狗粪样品中孢粉比例柱状图168

表1.1 驼子洞出土的动物属种分层统计10

表1.2 驼子洞动物化石分布情况统计12

表1.3 驼子洞动物化石磨蚀程度统计14

表1.4 驼子洞动物化石风化程度统计15

表1.5 驼子洞动物化石石化程度统计17

表2.1 裴氏猕猴下颌及臼齿测量与比较23

表2.2 黑熊牙齿的测量与比较28

表2.3 硕貂鼬的测量与比较32

表2.4 獾头骨及牙齿测量与比较34

表2.5 更新大灵猫牙齿测量与比较42

表2.6 鬣狗牙齿的测量与比较49

表2.7 猞猁的测量与比较54

表2.8 头骨和牙齿的测量与比较65

表2.9 下颌和牙齿的测量与比较66

表2.10 驼子洞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齿脊测量71

表2.11 几种前东方剑齿象和东方剑齿象牙齿的比较72

表2.12 驼子洞的黄河马颊齿测量及与其他地点标本的比较76

表2.13 三趾马牙齿标本的测量与比较80

表2.14 梅氏犀上颊齿的测量数据及比较83

表2.15 李氏野猪上颊齿测量统计与比较88

表2.16 李氏野猪下颊齿测量统计与比较89

表2.17 李氏野猪标本分类及编号91

表2.18 驼子洞的鹿科角标本测量与比较93

表2.19 最后祖鹿角标本测量统计96

表2.20 最后祖鹿上颊齿测量统计97

表2.21 最后祖鹿下颊齿测量统计98

表2.22 最后祖鹿标本的分类及编号99

表2.23 江宁山西轴鹿角标本测量统计105

表2.24 江宁山西轴鹿乳齿测量105

表2.25 江宁山西轴鹿上颊齿统计108

表2.26 江宁山西轴鹿下颊齿统计108

表2.27 江宁山西轴鹿乳齿统计109

表2.28 江宁山西轴鹿标本分类及编号110

表2.29 驼子洞鹿科上颊齿测量与比较110

表2.30 驼子洞鹿科下颊齿测量与比较111

表2.31 葛氏斑鹿(相似种)角标本测量统计113

表2.32 葛氏斑鹿(相似种)上颊齿测量统计114

表2.33 中国羚羊(相似种)角标本测量统计119

表2.34 中国羚羊(相似种)上颊齿测量统计122

表2.35 中国羚羊(相似种)下颊齿测量统计124

表2.36 不同地点短角丽牛臼齿的测量与比较126

表2.37 不同地点广西巨羊上颊齿标本的测量与比较129

表2.38 不同地点广西巨羊下颊齿标本的测量与比较129

表2.39 中华河狸(未定种)牙齿测量与比较132

表3.1 驼子洞动物群与其他主要早更新世动物群的构成与比较141

表3.2 驼子洞动物群与主要早更新世动物群共有属种及比例142

表3.3 驼子洞与其他早更新世大哺乳动物群中现生种比例144

表3.4 驼子洞动物群与邻近的中更新世动物群比较144

表3.5 驼子洞动物群与邻近的中更新世动物群共有属种及比例146

表3.6 驼子洞次生碳酸盐岩U、Th同位素成分和年龄147

表3.7 驼子洞动物群与含中国(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主要地点比较148

表3.8 驼子洞动物群与含中国(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主要地点共有属种及比例149

表4.1 驼子洞剖面岩性和水动力条件154

表4.2 驼子洞动物群标本件数分类统计158

表4.3 驼子洞黏土样品孢粉统计162

表4.4 驼子洞黏土样品孢粉统计164

表4.5 驼子洞第2层鬣狗粪样品孢粉统计1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