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冷斋诗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冷斋诗话
  • 李圣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819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冷斋诗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之一1

一 明诗之体1

二 门户2

三 有容乃大2

四 立派以学为本3

五 明诗以才韵胜3

六 明诗之变4

七 明之十五国风4

八 诗理分合5

九 洪武诗人噤口5

一○ 嬉春体6

一一 陈庄体7

一二 阳明体8

一三 诗分南北8

一四 明诸家诗9

一五 明人乐府9

一六 吴中四家咏物10

一七 茶陵之兴10

一八 李空同、王阳明11

一九 李空同重词章11

二○ 以《易》言诗12

二一 真诗只在民间12

二二 粤诗中兴14

二三 诗俗之说14

二四 后七子派卷帙之富14

二五 九子咏15

二六 五君咏16

二七 三子诗16

二八 岭南四黎17

二九 归熙甫复古17

三○ 江右、吴中之诗18

三一 江右明诗18

三二 皖诗三足鼎19

三三 中州明诗19

三四 闽诗三变20

三五 吴越从风赤帜高20

三六 山左明诗21

三七 齐风21

三八 讲学者萧爽一派22

三九 云间明诗22

四○ 丰对楼一派23

四一 鄞布衣十家23

四二 诗中异端24

四三 得长吉之奇24

四四 王元美护惜李于鳞25

四五 效韩体25

四六 求真26

四七 一趣可以尽诗27

四八 王元美染习北调27

四九 一代有一代之诗28

五○ 明学29

五一 明之学人诗29

五二 明诗之选30

五三 公安体31

五四 巷闾有真诗31

五五 《打枣竿》为诗32

五六 袁中郎诗近李中麓32

五七 生涩以避肤廓33

五八 诗体不虚33

五九 江进之论何大复34

六○ 袁小修论玉茗堂诗34

六一 叙事纪实34

六二 长庆体不亡35

六三 《雪涛诗评》35

六四 公安派不主妙悟36

六五 不避说理36

六六 公安末流37

六七 竟陵体38

六八 采民谣土风以脱诗苦38

六九 山左楚调39

七○ 朱长孺论钟、谭40

七一 橘皮橄榄汤41

七二 丁野鹤驳竟陵42

七三 湖湘钟李43

七四 吴中三冯44

七五 董遐周论诗44

七六 吴下体45

七七 明季宗藩诗45

七八 明末山水诗46

七九 题画咏史46

八○ 高景逸习静48

八一 明诗用字49

八二 《皇明诗选》选诗之弊49

八三 众夫所指50

卷之二51

一 不惑流派之说51

二 清诗以才学胜52

三 清初之体52

四 嵞山体53

五 效欧阳体53

六 效孟东野体55

七 江左三家各有擅场55

八 杜骨白肌56

九 清初论诗尚学56

一○ 王渔洋学力56

一一 徐巨源论万历朝无诗57

一二 孔东塘论南北诗57

一三 海内诗学三派58

一四 梁园风雅58

一五 中州四派59

一六 合肥之诗59

一七 宣城之诗60

一八 宣城体61

一九 海宁诗派62

二○ 闽诗无派62

二一 清初十家63

二二 国朝山左五家63

二三 诗在布衣64

二四 旧京遗民诗65

二五 遗民诗有定题65

二六 遗民咏物66

二七 清初江右诗66

二八 学唐三变67

二九 朱竹垞嗤近人宗宋67

三○ 杜茶村取法杜陵68

三一 云间诗派69

三二 桐城诗派70

三三 阳羡诗派71

三四 钱田间驳虞山72

三五 钱牧斋选诗72

三六 魏贞庵论公安、竟陵73

三七 清初掊击竟陵诸说73

三八 方氏三足鼎74

三九 孙豹人学宋75

四○ 勿替他人争短长76

四一 昭阳之诗76

四二 侯朝宗与陈定生论诗77

四三 表彰寒士78

四四 通于史始可言遗民诗79

四五 顾亭林诗之二气80

四六 赵玉峰咏史80

四七 汪钝翁论宋诗81

四八 顾茂伦选明诗81

四九 梅渊公删诗82

五○ 施愚山不宗宋诗82

五一 王渔洋好禅84

五二 乾隆五大家85

五三 袁子才论诗与学85

五四 袁子才机局趋小86

五五 机巧86

五六 赵瓯北之日新87

五七 哀笔写乐景90

五八 洪北江、黄仲则倡言比兴90

五九 洪北江论李太白91

六○ 毗陵七子92

六一 黄仲则以学为诗92

六二 袁子才不好山谷诗93

六三 诗家翻案93

六四 云伯本艳才94

六五 姚惜抱正钱说94

六六 诗工穷亦至95

六七 直露95

六八 用意96

六九 李爱伯论钟、谭96

七○ 李伯揆论袁中郎97

卷之三98

一 高青丘98

二 杨孟载99

三 宋景濂100

四 刘青田101

五 南园五先生101

六 黎彦晦103

七 陈白沙104

八 罗一峰106

九 庄定山107

一○ 岳蒙泉109

一一 柯孟时110

一二 童子昂111

一三 何廷秀不喜西昆之调112

一四 丘仲深信口为诗113

一五 李西涯114

一六 李征伯115

一七 陈得山116

一八 鲁振之116

一九 王稚钦117

二○ 湛甘泉117

二一 黄才伯119

二二 黎惟敬119

二三 梁公实120

二四 王允宁120

二五 颜山农121

二六 蒋道林122

二七 陶人诗122

二八 沈启南123

二九 马东田124

三○ 归熙甫125

三一 李于鳞127

三二 李伯承127

三三 冯汝行128

三四 王子衡128

三五 梁伯龙129

三六 鹅池山人130

三七 四溟山人131

三八 吴明卿131

三九 陈季立山水诗132

四○ 徐文长写实133

四一 张江陵133

四二 汤义仍五绝134

四三 陈眉公135

四四 张伯起135

四五 王缑山悼亡136

四六 汪伯玉137

四七 王子声137

四八 宋幼清138

四九 云间二韩138

五○ 邢子愿诗近六朝139

五一 松圆诗老139

五二 江进之古体140

五三 区海目140

五四 钟、谭141

五五 钟伯敬山水诗142

五六 孟诞先142

五七 周伯孔143

五八 徐元叹143

五九 钟叔静144

六○ 陈则梁145

六一 周远害145

六二 胡君信、吴既闲146

六三 黄陶庵和陶147

六四 曹能始诗不用书卷148

六五 冯子犹近俚近俳148

六六 丁野鹤149

六七 瘦居士149

六八 孙孟朴150

卷之四152

一 归玄恭152

二 孔东塘153

三 杜茶村变风变雅153

四 阎古古157

五 吴野人不失本色158

六 张宗子159

七 渔洋三变160

八 侯朝宗161

九 李湘北162

一○ 邓州彭氏162

一一 宋荔裳163

一二 黄九烟之嗔气164

一三 阎百诗166

一四 周雪客166

一五 刘山蔚167

一六 髡残167

一七 竺庵168

一八 大汕169

一九 梅癖寒心169

二○ 孙豹人170

二一 朱长孺171

二二 曾止山172

二三 周栎园173

二四 钱田间174

二五 纪伯紫175

二六 邢、顾175

二七 龚半千五律176

二八 费此度五律177

二九 南北王廷璧177

三○ 汤孔伯178

三一 梁曰缉179

三二 吴伯其180

三三 宋山言181

三四 刘太乙学唐181

三五 吴敏轩苦吟182

三六 刘觐宸183

三七 阮芸台徒具形骸184

三八 陈云伯184

三九 洪北江奇而入理185

四○ 金冬心187

四一 张船山187

四二 赵瓯北189

四三 黄仲则诗变楚音190

四四 汪容甫190

卷之五192

一 《青丘子歌》192

二 从今四海永为家192

三 袁海叟擅咏云树、飞鸟193

四 刺客四咏194

五 《咏眼》195

六 《荷钱》195

七 二乔观兵书图196

八 刘子高七言长句197

九 天魔舞198

一○ 成弘四大布衣199

一一 丘仲深题《苏武图》200

一二 《焦仲卿妻》200

一三 《五杂组》201

一四 《邯郸才人嫁作厮养卒妇》202

一五 《君马黄》203

一六 正德宫词204

一七 天启宫词205

一八 《月节折杨柳歌》206

一九 《十二月乐章》207

二○ 九言诗209

二一 《俗礼歌》211

二二 女儿歌212

二三 居庸关213

二四 茶陵竹枝词214

二五 燕涴雕梁215

二六 《结肠篇》215

二七 唐子畏《落花诗》216

二八 李中麓《塞上曲》218

二九 王元美《弘治宫词》219

三○ 李龙湖《系中八绝》220

三一 《岭南踏踏词》221

三二 阊门杨柳枝词221

三三 公浮来《落花诗》222

三四 家家白粉擦高鼻222

三五 以大见小,以小见大223

三六 谐谑为诗223

三七 徐文长用字224

三八 诗中无一忧民字224

三九 《华嵩游草》225

四○ 传写人物226

四一 《无字碑》227

四二 《怨离诗》228

四三 白雪楼228

四四 华不注229

四五 黎美周黄牡丹诗230

四六 《汴上谣》231

四七 倪鸿宝游西山诗231

四八 黄忠端公纪燕俗232

四九 奉圣夫人休沐来233

五○ 陈大樽《秋日杂感》233

卷之六234

一 钱牧斋《秋兴》234

二 孙豹人七夕诗235

三 金陵不怀古236

四 《玉带生歌》236

五 杨太常弹琴歌238

六 金龙四大王239

七 孙无言归黄山239

八 悼马、鱼服240

九 三百年来空养士241

一○ 《鲥鱼》241

一一 清明诗242

一二 《六声猿》242

一三 顾亭林五岳诗243

一四 《皂帽》243

一五 周苦虫《秦淮竹枝词》244

一六 锦石洲244

一七 《元夕松江竹枝词》245

一八 夜泊诗245

一九 桃根在何处245

二○ 颜修来下字沉隐246

二一 红桥竹枝词246

二二 洞庭橘枝词247

二三 姑苏杨柳枝词247

二四 《都下竹枝词》248

二五 渔洋秋柳诗249

二六 返生香250

二七 小游仙诗251

二八 《宁古塔杂诗》252

二九 《桃花扇》题咏253

三○ 洪昉思生日诗254

三一 袁子才《马嵬》254

三二 赵瓯北梅诗254

三三 童二树咏梅255

三四 罗滋万《咏月》256

三五 张船山五律摘句图256

三六 黄仲则用字257

三七 《富阳》259

三八 绕郭青山似白门259

三九 黎二樵用字259

四○ 吴兰雪咏秦良玉262

四一 黄鹤楼诗263

四二 高絙264

四三 《古史诗针》265

四四 《人海诗区》270

四五 《明史咏》271

四六 钱芦花271

四七 七夕巧咏272

四八 岳阳楼、滕王阁273

四九 送春诗273

五○ 迎春诗274

五一 红豆唱和276

五二 三月十九日诗277

五三 严陵钓台278

五四 《捉船行》279

五五 《卖船行》279

五六 别母诗281

五七 一笑281

五八 夜月诗282

五九 雨中太湖诗282

六○ 乾隆题咏汝窑283

卷之七284

一 七姬冢284

二 优人乞米285

三 教坊旧伎歌286

四 金书铁券歌286

五 真氏女288

六 醴陵唐寅289

七 混堂290

八 桃源图290

九 傀儡诗291

一○ 王元美学道292

一一 李于鳞戏侮谢茂秦292

一二 《四卖》、《六卖》诗293

一三 斗牛294

一四 徐文长、郑板桥俊语295

一五 冯琢庵绝笔295

一六 于无垢深于释老296

一七 汤义仍诀世七祈296

一八 江进之苦吟297

一九 袁中郎绝去乡愿297

二○ 江进之、邓玄度吏隐298

二一 不耐令俗299

二二 徐兴公咏荔300

二三 汪钝翁咏洞庭黄橘301

二四 陈大樽霸戾之气301

二五 井函心史302

二六 绝命词303

二七 方尔止修诗癖303

二八 方尔止观剧304

二九 戴笠图305

三○ 张宗子云林閟阁306

三一 张果老倒骑驴306

三二 士比鲫鱼多307

三三 施愚山改诗308

三四 老僧由来是优伶308

三五 冒辟疆、侯朝宗不贱诺309

三六 惶恐滩309

三七 渔洋秋柳诗本事310

三八 万年少、归玄恭诗以骂世312

三九 徐巨源之死313

四○ 老荡子行315

四一 孙豹人小像315

四二 击鞠316

四三 李太虚遣家伎317

四四 力田科317

四五 洪北江诗冢诗318

四六 降乩诗319

四七 他时脱便微之过319

四八 袁子才答黄仲则书320

四九 避公才笔去研经321

五○ 袁子才之书321

五一 莫打鸭322

五二 高青丘题画322

五三 唐子畏题《嫦娥执桂图》323

五四 唐子畏题《菊花图》324

五五 徐文长题画324

五六 黄甲传鲈325

五七 李君实题画325

五八 《四壬子图》326

五九 《扫花图》327

卷之八328

一 闺媛诗328

二 《闺秀诗评》329

三 中州闺秀诗329

四 女子诗才330

五 呼文如330

六 丘长孺妻331

七 会稽女子题壁诗331

八 李是庵332

九 吴江叶氏闺媛333

一○ 顾若璞334

一一 谢季兰335

一二 董小宛诗336

一三 钱、柳庚寅人日唱和336

一四 柳如是咏岳武穆、于忠肃祠337

一五 柳如是题顾横波《墨兰》338

一六 钟山秀才339

一七 顾太清集句340

一八 顾太清诗341

一九 王采薇342

二○ 董小宛小照343

二一 亡肉含冤谁代雪344

二二 顾太清鄙薄陈云伯345

二三 女塾诗346

跋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