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1703332.jpg)
- 常钧,黄世峰,刘世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041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无机材料: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非金属材料-性能试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与性能测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水泥实验1
第1章 水泥的制备1
1.1 原料的准备1
1.1.1 原料的准备阶段1
1.1.2 原料的制备1
1.2 配料计算1
1.2.1 配料计算的目的和物料基准1
1.2.2 配料计算常用公式2
1.2.3 配料计算方法3
1.3 生料制备18
1.4 熟料煅烧18
1.5 水泥破碎与粉磨19
第2章 生料中碳酸钙滴定值的测定20
2.1 实验目的20
2.2 碳酸钙滴定值的测定意义20
2.3 生料中碳酸钙滴定值的测定原理20
2.4 测定方法21
思考题21
第3章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22
3.1 实验目的22
3.2 游离氧化钙测定的意义22
3.3 测定原理22
3.3.1 甘油乙醇法的原理22
3.3.2 乙二醇法的原理23
3.4 测定方法23
3.4.1 甘油乙醇法23
3.4.2 乙二醇法26
思考题27
第4章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测定28
4.1 实验目的28
4.2 测定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意义28
4.3 硫酸钡质量法测定水泥中三氧化硫29
4.3.1 三氧化硫的测定原理29
4.3.2 试剂29
4.3.3 分析步骤29
4.3.4 结果计算29
4.4 离子交换法分析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30
4.4.1 基本原理30
4.4.2 材料、试剂与仪器32
4.4.3 分析步骤33
4.4.4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34
思考题34
第5章 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35
5.1 实验目的35
5.2 水泥细度测定的意义35
5.3 负压筛法35
5.3.1 仪器设备35
5.3.2 操作步骤36
5.3.3 注意事项36
5.4 水筛法37
5.5 手工干筛法37
5.6 试验筛的清洗37
5.7 实验结果37
思考题38
第6章 水泥密度的测定39
6.1 实验目的39
6.2 水泥密度的测定原理39
6.3 仪器39
6.4 测定步骤40
6.5 注意事项40
思考题41
第7章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42
7.1 实验目的42
7.2 实验原理42
7.3 仪器42
7.3.1 勃氏透气仪42
7.3.2 穿孔板43
7.3.3 捣器44
7.3.4 压力计与抽气装置44
7.3.5 其他材料与仪器44
7.4 仪器校准44
7.4.1 漏气检查44
7.4.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44
7.5 实验步骤45
7.5.1 标准试样准备45
7.5.2 被测试样准备46
7.5.3 试样量的确定46
7.5.4 试料层制备46
7.5.5 试验操作方法46
7.6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47
思考题52
第8章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53
8.1 实验目的53
8.2 概述53
8.3 仪器设备53
8.3.1 水泥净浆搅拌机53
8.3.2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54
8.3.3 沸煮箱55
8.3.4 雷氏夹56
8.4 试样及试验用水57
8.5 试验室温、湿度57
8.6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57
8.7 凝结时间的测定58
8.8 安定性的测定59
8.8.1 安定性的测定59
8.8.2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59
8.8.3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59
8.8.4 试饼的成型方法59
8.8.5 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60
8.8.6 沸煮60
8.8.7 结果判别60
思考题61
第9章 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62
9.1 实验目的62
9.2 实验原理62
9.3 仪器62
9.3.1 胶砂搅拌机62
9.3.2 跳桌62
9.3.3 试模64
9.3.4 卡尺64
9.3.5 小刀64
9.4 流动度的测定64
思考题65
第10章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66
10.1 实验目的66
10.2 方法概要66
10.3 试验室和设备66
10.3.1 试验室66
10.3.2 设备67
10.4 胶砂组成70
10.4.1 砂70
10.4.2 水泥71
10.4.3 水71
10.5 胶砂的制备71
10.6 试件的制备72
10.6.1 尺寸72
10.6.2 成型72
10.7 试件的养护73
10.7.1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73
10.7.2 脱模73
10.7.3 水中养护73
10.7.4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74
10.8 试验程序74
10.8.1 总则74
10.8.2 抗折强度测定74
10.8.3 抗压强度测定74
10.9 实验结果的确定75
10.9.1 抗折强度75
10.9.2 抗压强度75
10.9.3 实验结果的计算75
思考题75
第11章 水泥水化测试及机理分析76
第2篇 陶瓷实验77
第12章 陶瓷综合实验77
12.1 实验目的77
12.2 坯料配方实验77
12.2.1 实验原理77
12.2.2 实验步骤82
12.3 釉料配方实验84
12.3.1 实验原理84
12.3.2 实验步骤85
12.3.3 记录与计算87
12.3.4 注意事项88
12.4 坯体施釉88
12.5 烧成88
12.6 冷却89
12.7 分析制品缺陷原因89
12.8 产品性能检测89
第13章 黏土或坯料的可塑性测定90
13.1 实验目的90
13.2 实验意义90
13.3 实验原理90
13.4 仪器设备93
13.5 实验步骤94
13.5.1 可塑性指标法94
13.5.2 可塑性指数法94
13.5.3 圆柱体压缩法96
13.5.4 张力、剪力比法96
13.6 记录与计算97
13.6.1 可塑性指标法97
13.6.2 可塑性指数法99
13.6.3 圆柱体压缩法100
13.6.4 张力、剪力比法102
13.7 注意事项103
13.8 附录104
思考题104
第14章 黏土结合力的测定105
14.1 实验目的105
14.2 实验原理105
14.3 仪器设备106
14.4 实验步骤106
14.5 记录与计算107
14.6 注意事项108
思考题108
第15章 泥浆流动性、触变性、吸浆速度的测定109
15.1 实验目的109
15.2 实验原理109
15.3 仪器设备111
15.4 实验步骤113
15.4.1 相对黏度的测定113
15.4.2 绝对黏度的测定114
15.4.3 稠化度或厚化度测定115
15.4.4 吸浆速度测定115
15.5 记录与计算116
15.6 注意事项118
思考题119
第16章 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的测定120
16.1 实验目的120
16.2 实验原理120
16.3 仪器设备121
16.4 实验步骤121
16.5 记录与计算122
16.6 注意事项123
思考题124
第17章 线收缩率和体积收缩率的测定125
17.1 实验目的125
17.2 实验原理125
17.3 仪器设备126
17.4 实验步骤126
17.4.1 线收缩率测定126
17.4.2 体积收缩率127
17.5 记录与计算128
17.6 注意事项130
思考题131
第18章 干燥灵敏性系数的测定132
18.1 实验目的132
18.2 实验原理132
18.3 仪器设备133
18.4 实验步骤133
18.5 记录与计算133
18.6 注意事项134
思考题135
第19章 白度、光泽度、透光度的测定136
19.1 实验目的136
19.2 实验原理136
19.3 仪器设备139
19.4 实验步骤140
19.4.1 白度测定140
19.4.2 光泽度测定140
19.4.3 透光度测定140
19.5 记录与计算141
19.5.1 白度测定记录与计算141
19.5.2 光泽度、透光度测定记录141
19.6 注意事项142
思考题143
第20章 抗压、抗折、抗张、抗冲强度极限的测定144
20.1 抗压强度极限的测定144
20.1.1 实验目的144
20.1.2 实验原理144
20.1.3 仪器设备146
201.4 实验步骤146
20.1.5 记录与计算147
20.1.6 注意事项147
20.2 抗折强度极限的测定148
20.2.1 实验目的148
20.2.2 实验原理148
20.2.3 仪器设备149
20.2.4 实验步骤149
20.2.5 记录与计算150
20.2.6 注意事项151
20.3 抗张强度极限的测定151
20.3.1 实验目的151
20.3.2 实验原理151
20.3.3 仪器设备154
20.3.4 实验步骤154
20.3.5 记录与计算155
20.3.6 注意事项156
20.4 冲击韧度的测定157
20.4.1 实验目的157
20.4.2 实验原理157
20.4.3 仪器设备158
20.4.4 实验步骤158
20.4.5 记录与计算158
20.4.6 注意事项159
思考题159
第3篇 玻璃实验160
第21章 玻璃的制备160
21.1 实验目的160
21.2 概述160
21.3 玻璃组成的确定161
21.4 原料选择164
21.5 配方计算165
21.6 配合料的制备及其均匀度测定166
21.6.1 实验原理166
21.6.2 仪器设备167
21.6.3 实验步骤167
21.6.4 测试结果计算169
21.7 玻璃的熔制试验169
21.7.1 概述169
21.7.2 实验原理169
21.7.3 仪器设备170
21.7.4 实验步骤170
21.7.5 熔制结果171
思考题171
第22章 玻璃的退火及应力测定172
22.1 实验目的172
22.2 概述172
22.3 WYL-2型应力仪测量原理174
22.3.1 仪器的主要技术数据174
22.3.2 测量原理174
22.4 实验步骤176
思考题177
第23章 梯温炉法测定玻璃析晶性能178
23.1 实验目的178
23.2 概述178
23.3 实验原理178
23.4 仪器和试样179
23.5 实验步骤180
23.6 注意事项180
思考题181
第24章 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滴定法)182
24.1 实验目的182
24.2 概述182
24.3 实验原理182
24.4 仪器设备183
24.5 实验步骤184
24.6 测试结果表示185
24.7 测试误差186
思考题186
第25章 玻璃密度的测定187
25.1 实验目的187
25.2 概述187
25.3 实验原理187
25.4 仪器装置试剂和试样188
25.5 实验步骤191
25.6 注意事项193
思考题193
第26章 玻璃透光率和光谱的测定194
26.1 实验目的194
26.2 概述194
26.3 实验原理195
26.4 仪器装置196
26.5 实验步骤197
26.5.1 试样制备197
26.5.2 测试步骤197
26.6 实验结果198
26.7 注意事项198
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