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第2卷 中国西部环境变化的预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第2卷 中国西部环境变化的预测
  • 秦大河总主编;丁一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04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第2卷 中国西部环境变化的预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章 预测方法概论1

提要1

8.1 预测的历史回顾2

8.1.1 气候变化预测的历史回顾2

8.1.2 生态与环境预测的历史回顾5

8.2 预测的时间尺度和主要变量7

8.2.1 10年尺度预测7

8.2.2 阶段性预测7

8.3 影响预测的主要因子与不确定性8

8.3.1 影响预测的主要因子8

8.3.2 不确定性问题8

8.4 发展区域气候与环境情景的方法10

8.4.1 区域气候情景与降尺度方法(Downscaling)10

8.4.2 区域生态情景11

8.5 改进预测的途径12

8.5.1 气候变化预测改进的途径12

8.5.2 生态预测改进的途径13

8.6 结语14

参考文献15

第九章 气候变化预测16

提要16

9.1 气候预测的方法和工具17

9.1.1 经验性(物理)气候预测方法18

9.1.2 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和模型19

9.1.3 气候模式19

9.1.4 预测结果的集成、检测与评估方法22

9.2 气候自然变化的预测23

9.2.1 制约气候自然变化的主要因子分析23

9.2.2 末次冰期以来的太阳活动与100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24

9.2.3 2600年来的黑子周长与中国的10~100年气候变化24

9.2.4 未来10~50年西部气温变化展望26

9.2.5 未来10~50年西部降水变化展望28

9.3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预测29

9.3.1 人类活动情景设计29

9.3.2 温室气体与硫化物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全球环流模式的模拟)30

9.3.3 温室气体与硫化物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中国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32

9.3.4 未来10~50年人类活动气候影响展望37

9.4 综合预测与科学性分析评估38

9.4.1 未来10~50年的综合气候预测38

9.4.2 未来50年综合预测的可信度评估40

9.4.3 人类活动情景的多样性41

9.4.4 气候模式的科学性评估42

9.5 结语43

参考文献44

第十章 水文水资源变化预测47

提要47

10.1 西部地区水文气候特征48

10.1.1 河流水系和湖泊冰川水体分布特征48

10.1.2 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水文循环特征51

10.1.3 降水、蒸发、径流的时空分布52

10.2 气候变化对水量平衡影响研究的方法54

10.2.1 现有的预测方法简介54

10.2.2 方法中存在的问题56

10.3 西北地区水文要素变化预测57

10.3.1 径流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57

10.3.2 干旱地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57

10.3.3 未来内陆河径流的可能变化61

10.3.4 未来青海湖水位的可能变化62

10.4 西南地区水文要素变化预测62

10.4.1 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62

10.4.2 未来年径流的可能变化64

10.5 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对水资源的影响66

10.5.1 冰川变薄退缩对融水径流先增后减的概念模式66

10.5.2 影响冰川融水径流的主要因素67

10.5.3 21世纪上半叶冰川萎缩对水资源的影响69

10.6 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生态用水预测73

10.6.1 雨水资源化与雨水资源量74

10.6.2 雨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75

10.6.3 黄土高原无灌溉条件下生态用水预测78

10.6.4 雨水集流系统82

10.7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预测82

10.7.1 1980年和1990年两次水资源供需平衡83

10.7.2 中国西部2010年水资源供需关系趋势84

10.7.3 2030,2050年超长期需水展望87

10.7.4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89

10.8 结语90

参考文献91

第十一章 沙漠化发展趋势及预测94

提要94

11.1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影响96

11.1.1 降水变化对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影响96

11.1.2 风对土地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影响99

11.2 重大经济活动对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影响100

11.2.1 土地开垦与沙漠化的关系100

11.2.2 过度放牧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102

11.2.3 过度樵采与土地沙漠化发展的关系103

11.2.4 水文条件改变对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影响104

11.2.5 工矿和城镇建设与沙漠化土地发展趋势的关系104

11.3 沙漠化发展趋势的区域特点105

11.3.1 不同区域沙漠化发展趋势的特点105

11.3.2 沙漠化土地形态变化的区域性特点106

11.4 沙漠化发展趋势预测107

11.4.1 40年来沙漠化防治的现状107

11.4.2 未来沙漠化防治108

11.4.3 对未来沙漠化发展趋势的预测111

11.5 有关沙漠化发展趋势预测的问题讨论111

11.6 结语111

参考文献112

第十二章 黄土高原与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变化趋势预测114

提要114

12.1 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115

12.1.1 气候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5

12.1.2 地质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6

12.1.3 地貌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6

12.1.4 土壤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7

12.1.5 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8

12.1.6 人为活动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19

12.1.7 综合分析121

1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预测122

12.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122

12.2.2 水土保持的减沙效益评估123

12.2.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展望125

12.2.4 水土流失变化趋势预测127

12.3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变化趋势预测130

12.3.1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概况131

12.3.2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特点132

12.3.3 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分析135

12.3.4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可能性分析135

12.3.5 水土流失变化趋势预测136

12.3.6 水土保持治理对长江上游泥沙影响的预测137

12.4 结语137

参考文献138

第十三章 山地灾害发展趋势预测140

提要140

13.1 山地灾害形成发育的基本条件141

13.1.1 地质背景142

13.1.2 地貌条件144

13.1.3 气候因素145

13.1.4 人类活动的影响147

1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的预测148

13.2.1 近200年来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演变规律148

13.2.2 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时空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分析151

13.2.3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活跃期趋势的预测154

13.2.4 未来50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致灾趋势的估计156

13.3 高寒山地冰雪灾害发展趋势的预测157

13.3.1 冰雪灾害的成因及其危害157

13.3.2 山地冰雪灾害发展趋势及其预测161

13.4 结语163

参考文献163

第十四章 冰冻圈变化趋势预测166

提要166

14.1 冰川变化趋势预测166

14.1.1 冰川分布、类型及分区166

14.1.2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67

14.1.3 未来冰川变化趋势170

14.2 青藏高原及西部山地多年冻土变化趋势估计174

14.2.1 青藏高原及西部山地冻土热稳定性类型及其分布174

14.2.2 近30~4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退化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175

14.2.3 未来30~50年冻土变化趋势177

14.3 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长期变化趋势178

14.3.1 近50年来积雪变化特征178

14.3.2 积雪年际波动对冬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184

14.3.3 积雪长期变化趋势185

14.3.4 未来50年积雪变化预测及其不确定性186

14.4 结语187

参考文献188

第十五章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的预测190

提要190

15.1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预测方法192

15.1.1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主导因素分析192

15.1.2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预测方法193

15.2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预测198

15.2.1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200

15.2.2 大气成分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206

15.2.3 人类活动对植被/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210

15.2.4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总趋势213

15.3 干旱区绿洲变化的预测215

15.3.1 绿洲在干旱区的作用和地位215

15.3.2 绿洲的类型和分布216

15.3.3 绿洲的发生、发展与生态环境218

15.3.4 气候变化对绿洲影响的预测221

15.3.5 人类活动对绿洲影响的预测225

15.3.6 干旱区绿洲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227

15.4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预测的主要问题与不确定性228

15.4.1 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228

15.4.2 植被对气候反馈的不确定性228

15.4.3 植被/生态系统变化机理的不确定性229

15.4.4 人类活动的范围及其强度的不确定性229

15.5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