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闽台民族史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闽台民族史辨
  • 郭志超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16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民族历史-研究-福建省;民族历史-研究-台湾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闽台民族史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高山族的族源、划分和识别5

南岛语族视野中的中国大陆东南和台湾土著族5

一、南岛语族研究概观6

二、中国大陆东南原南岛语族迁徒的证据12

南洋群岛土著民向台湾的迁徙24

台湾高山族族称、族群划分及其民族识别34

一、台湾高山族名称及其先民的历史追溯37

二、清代高山族族群划分及其经济形态47

1.“熟番”与“生番”的划分48

2.“平埔番”与“高山番”的划分52

(1)西部、北部区53

(2)台东区55

(3)中部山地区56

(4)兰屿区58

三、19世纪末以后高山族的族群划分59

四、高山族的民族识别问题66

二、高山族与汉族的经济关系及其社会经济变动75

清代台湾生态环境变化与高山族生计变迁75

清代高山族土地关系的新变动81

一、清代汉“番”土地关系82

1.“番社”与汉人的土地关系82

2.“番人”与汉人的土地关系85

二、清代汉“番”土地关系对高山族社会的影响85

清代汉族与高山族的贸易关系90

一、汉商与“熟番”的交易91

二、汉商与“归化生番”的交易94

三、汉商与“化外生番”的交易96

四、汉商通过“熟番”为中介与“生番”的交易97

三、畲族的来源与迁徙103

晋代会稽东海中犬封国考辨103

一、盘瓠蛮与会稽东南海中的犬封国104

二、盘瓠蛮向东南迁徒的路线106

三、潮州凤凰山畲族祖地即会稽东南海中的犬封国109

闽粤赣结合部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116

一、闽粤赣结合部的壮侗族族群:“山都”人118

二、闽粤赣结合部的苗瑶语族族群:畲族123

三、结论132

从渡海漂失传说看畲族来源和迁徙133

一、各地区畲族盘姓的有无与变化134

二、盘王碧渡海漂失传说的渊源和嫁接142

四、畲族与汉族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变迁148

唐至清代畲族赋役的变化148

一、唐至清代闽粤赣结合部地区畲族的赋役状况149

二、明清时期畲族移住区的赋役状况159

明代闽西南畲族地区无设“抚徭土官”163

明清畲族风俗的典型描述169

一、生产172

二、赋役175

三、住居176

四、服饰178

五、婚姻180

六、民风183

国家和民族关系场域中畲姓的变化185

一、宋代至清代各地畲族姓氏的增加186

二、国家和民族关系场域中畲族姓氏的变化193

畲族与客家的文化和血缘关系199

一、从族群互动看客家的畲族文化成分200

(1)语言202

(2)劳作203

(3)山歌204

(4)婚礼205

(5)葬俗205

(6)信仰206

二、从族群互动看客家的畲族血缘成分207

从谱牒资料看畲汉通婚212

一、宁化《雷氏家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13

二、清流《雷氏家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16

三、上杭《闽杭庐丰蓝氏族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19

四、上杭《蓝氏族谱》有关畲汉通婚的资料221

五、上杭《上杭雷梓福公家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23

六、上杭《颍川上杭钟氏族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26

七、建瓯《璜豀雷氏宗谱》有关畲汉通婚资料229

八、丽水《蓝氏宗谱》有关本民族通婚资料233

九、景宁《蓝氏宗谱》有关本民族通婚资料237

十、福安《雷氏宗谱》有关本民族通婚资料241

五、海路回族的伊斯兰教与文化变迁245

伊斯兰教在白奇回族文化变迁中的地位245

一、伊斯兰教在白奇回族的秉持和丧失246

二、白奇回族对伊斯兰教的恢复和反思252

三、伊斯兰教的恢复对回文化的带动258

郑和行香圣墓对泉州伊斯兰教和回族的影响269

一、圣墓行香:宗教和民族政策的隐喻270

二、郑和传说:以虚幻营造现实的文化氛围276

三、筑墓修寺:圣墓行香对伊斯兰教重兴的助燃效果279

泉州白奇回族伊斯兰式墓型及其文化变迁285

一、白奇回族伊斯兰式墓的分类286

1.元代伊斯兰式石墓286

2.明代汉式墓围的伊斯兰式石墓287

3.明代整石雕成的简易伊斯兰式石墓289

4.明清伊斯兰式三合土墓290

5.清代、民国和现代的“内回外汉”式墓291

二、白奇伊斯兰式墓形态变迁及其社会文化背景292

1.白奇伊斯兰式墓形态的变迁293

2.白奇伊斯兰式墓变迁的社会文化背景295

陈埭丁与白奇郭汉化的比较研究298

一、始祖族属的迷惘与经济转型299

二、汉化过程中伊斯兰教的兴衰306

三、影响汉化的其他原因314

四、余论317

六、闽越及其文化的余绪321

武夷山崖葬的越源汉流321

从汉、疍互动解析惠东长住娘家习俗的成因329

福建疍民史料辑说352

一、福建疍民的名称及有关历史352

(一)疍民的通称及其与他族名称混淆的辨析352

(二)福建疍民的本土名称357

1.福建疍民的通称357

2.福建疍民的别称之一:“白水”359

3.福建疍民的别称之二:“五帆”362

4.福建疍民的别称之三:“科题”363

二、福建疍民的习俗364

(一)福州疍民的习俗365

(二)厦门疍民的习俗367

三、福建疍民的社会遭遇369

(一)福州疍民的社会遭遇369

(二)厦门疍民的社会遭遇374

海峡两岸蛇崇拜的比较研究375

一、大陆东南越人及其后裔与汉人的蛇崇拜375

二、台湾高山族的蛇崇拜384

三、结论389

附录一 高山族研究综述392

一、日本的高山族研究393

(一)早期日本学者从事的调查研究393

(二)日本总督府的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和理蕃课的调查396

(三)日据时期以大学为依托的高山族研究400

1.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研究室的高山族研究400

2.台北帝国大学的其他日本学者对高山族的研究405

(四)日据时期日本人关于高山族研究的小结406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的高山族研究407

二、1949年以后我国台湾学者的高山族研究409

(一)高山族民族志的蓬勃发展409

(二)1980年代高山族研究414

(三)1990年代以后高山族研究动态416

三、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学者的高山族研究418

(一)高山族民族史研究421

1.高山族的族源421

2.高山族的社会发展424

3.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428

4.高山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432

5.高山族古称和台湾历史地理辨析433

6.有关高山族的史籍、史料的校注、考释436

7.南岛语族问题研究与“民族台独”批判437

(二)高山族民族学研究438

1.关于高山族民族识别和族称的争论438

2.高山族的历史民族学研究440

3.运用高山族当代民族志材料的现实民族学研究442

4.台湾的高山族研究与台湾当局推行的民族政策述评447

5.台湾“族群政治”评析449

附录二 畲族研究综述451

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畲族研究451

(一)畲族的族源、族属和名称452

(二)畲族的迁徒456

(三)畲族社会文化457

1.习俗457

2.人口分布464

3.语言466

4.歌谣467

5.社会问题468

(四)民族志470

(五)突出的专题研究474

二、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畲族研究475

(一)畲民民族识别调查与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综合研究476

(二)畲族的来源与迁徒482

1.畲族的来源483

(1)畲族源于武陵蛮483

(2)畲为越人后裔486

(3)畲源于“南蛮”一支488

(4)畲源于河南夷488

(5)畲族源于武陵蛮与闽粤赣越人后裔以及客家及其先民的融合489

(6)畲族中不同群体的不同来源491

2.畲族的迁徙491

(1)以武陵蛮为远源的畲族先民的迁徙492

(2)由以凤凰山为文化地理中心的闽粤赣边区向周边,特别是北向的迁徙493

(三)畲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革命斗争496

(四)畲族与其他族群的关系500

1.畲族与瑶族的关系500

2.畲族与客家等汉族民系的关系501

(五)畲族文化504

1.物质生活505

2.社会组织和有关习俗506

3.音乐歌舞与民间文学508

4.民间信仰512

5.畲族文化遗产保护516

6.其他517

(六)畲族语言518

1.畲族的苗瑶语518

2.畲族的客家话520

3.畲族所讲的接近客家话的语言就是畲族的民族语言521

(七)当代畲族社会经济发展522

(八)余论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