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显示与图象摄取原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显示与图象摄取原理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525101.jpg)
- 孙伯尧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279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显示与图象摄取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图象信息的传递和应用1
1.1.1 图象传递的基本原理2
1.1.2 彩色电视传输的特点5
1.1.3 彩色电视的制式8
1.1.4 高清晰度电视(HDTV)简介9
1.2 摄象器件与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11
1.2.1 摄象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11
1.2.2 显示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14
1.3 摄象与显示器件的分类15
1.3.1 摄象与显示器件发展简史15
1.3.2 摄象与显示器件的分类21
1.4 对摄象与显示器件的要求22
1.4.1 对摄象器件的要求及其参量22
1.4.2 对显示器件的要求及其参量24
1.5 摄象与显示器件特性参量间的矛盾24
第二章 光电导靶面物理及类型26
2.1 光电导物理26
2.1.1 有关光电导的基本概念26
2.1.2 空间电荷限制流32
2.1.3 光电导中的陷阱作用32
2.1.4 光电导靶面的特殊性35
2.2.1 工作原理及输出信号的形成36
2.2 光电导靶面的工作机理36
2.2.2 电子束的着陆曲线38
2.2.3 靶面工作的等效电路分析39
2.3 摄象器件用的光电导靶面41
2.3.1 注入型靶面——三硫化二锑靶面41
2.3.2 阻挡型靶面45
第三章 光电导靶面摄象管59
3.1 摄象管的电子枪59
3.1.1 磁聚焦型(磁偏转)60
3.1.2 静电聚焦型(磁偏转)62
3.1.3 抗彗尾枪(ACT枪)62
3.2.1 磁聚焦磁偏转(MM)63
3.2 摄象管中的偏转系统63
3.2.2 FPS系统65
3.2.3 电聚焦磁偏转(SM)68
3.2.4 电聚焦电偏转(SS)68
3.3 摄象管的参量69
3.3.1 摄象管的灵敏度与信噪比(SNR)69
3.3.2 摄象管的惰性71
3.3.3 摄象管的分辨率72
3.3.4 摄象管的其它参量73
3.4 微光摄象管76
3.5 单管彩色摄象管80
3.5.1 单管彩色摄象管81
3.5.2 彩色条纹滤色器81
3.5.3 其它光学膜84
3.5.4 各种色分离方式的工作原理85
3.5.5 各种色分离方式的比较89
第四章 固体型光电摄象器件90
4.1 电荷耦合器件物理90
4.1.1 MOS结构的物理性质91
4.1.2 CCD的基本工作原理96
4.1.3 体内信道电荷耦合器件(BCCD)99
4.1.4 信号电荷的注入与检出100
4.2 电荷耦合器件的结构101
4.2.1 实现电荷耦合的条件101
4.2.2 降低电极间隙势垒102
4.2.3 减少时钟脉冲相数103
4.2.4 减少表面态的影响104
4.3 电荷耦合器件的转移效率104
4.3.1 自由电荷转移过程105
4.3.2 表面态对转移效率的影响107
4.3.3 转移效率与传输速度的关系108
4.4.1 CCD摄象原理109
4.4.2 线型摄象器109
4.4 电荷耦合摄象器件109
4.4.3 面型摄象器110
4.4.4 电荷耦合摄象器件的具体参数112
4.5 其他类型的固体摄象器件114
4.5.1 x-y选址方式固体摄象器件114
4.5.2 电荷引发器件(CPD)116
4.5.3 叠层型固体摄象器件118
4.6 固体摄象器件中的几个问题119
4.6.1 过荷开花及其抑制措施119
4.6.2 背面光照120
4.6.3 莫尔效应干涉条纹121
4.7 彩色固体摄象器件122
4.8 固体摄象器件的新进展125
4.9 固体红外摄象器件127
4.9.1 导言127
4.9.2 红外探测器的种类和红外焦平面的信号读出方式129
4.9.3 探测器的性能参数129
4.9.4 红外焦平面阵列130
第五章 彩色显象管133
5.1 色度学简介133
5.1.1 人眼的彩色视觉133
5.1.2 色的混合134
5.1.3 常用的光度学参量及其单位134
5.1.4 色度图135
5.1.5 CIE1931标准色度图137
5.2 彩色图象的重现方式139
5.2.1 自会聚彩色显象管140
5.2.2 束指引式彩色显象管141
5.2.3 穿透式彩色显象管142
5.3 自会聚原理143
5.3.1 自会聚原理的定性说明143
5.3.2 从偏转象差分析对自会聚偏转场的要求145
5.4 彩色显象管的荧光屏151
5.4.1 黑底的涂覆151
5.4.3 曝光台152
5.4.2 荧光粉的涂覆152
5.4.4 荧光粉155
5.5 彩色显象管的荫罩157
5.5.1 荫罩材料157
5.5.2 荫罩的节距及透过率157
5.5.3 荫罩曲率的计算159
5.5.4 荫罩曲面的拟合161
5.5.5 从粉点配列修正荫罩曲率162
5.5.6 荫罩的温度热补偿164
5.5.7 莫尔条纹165
5.6.1 均匀磁场中的小角度偏转166
5.6 彩色显象管的偏转线圈166
5.6.2 磁偏转象差167
5.6.3 偏转线圈的计算169
5.6.4 偏转线圈的结构171
5.6.5 左右无枕形失真的偏转线圈172
5.6.6 高分辨率彩色显示管用偏转线圈173
5.7 彩色显象管的电子枪177
5.7.1 发射系统177
5.7.2 聚焦系统178
5.7.3 其他类型的电子枪181
5.7.4 提高分辨率的途径182
5.7.5 动态聚焦DAF电子枪186
5.8 彩色显象管的调整与测试187
5.8.1 静会聚磁件187
5.8.2 偏转线圈的调整187
5.8.3 彩色显象管的测试190
5.8.4 分辨率的测量191
5.8.5 测量分辨率的空间频率法192
5.8.6 偏转线圈的磁场测量196
第六章 其他真空型显示器件199
6.1 对显示器件的要求及特性参量199
6.2 显示器件的电子光学系统202
6.2.2 聚焦系统203
6.2.1 发射系统203
6.2.3 偏转器205
6.3 显示器件的分辨率207
6.3.1 影响分辨率的因素207
6.3.2 提高分辨率的途径209
6.4 记录速度与偏转灵敏度211
6.5 偏转器的频带宽度215
6.5.1 电子渡越时间的影响215
6.5.2 高频宽带偏转系统217
6.6 平板型显示器件219
7.1 引言225
第七章 非真空光调制型显示器件225
7.2 液晶显示器件(LCD)227
7.2.1 液晶的性质与种类227
7.2.2 液晶物理简介228
7.2.3 与电光效应有关的物理量232
7.2.4 液晶的电光效应234
7.2.5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工艺特点236
7.2.6 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性能参量238
7.2.7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240
7.2.8 液晶电视图象显示246
7.2.9 液晶投影显示248
7.3.1 电致变色显示(ECD)250
7.3 电致变色显示250
7.3.2 电泳显示(EPID)254
第八章 非真空发光型显示器件259
8.1 等离子体显示(PDP)259
8.1.1 气体放电的基本性质259
8.1.2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AC-PDP)264
8.1.3 彩色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273
8.1.4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DC-PDP)276
8.2 发光二极管(LED)278
8.2.1 引言278
8.2.2 发光二极管的物理基础279
8.2.3 发光二极管的各种效率的定义284
8.2.4 发光二极管材料287
8.2.5 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提高289
8.2.6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291
8.2.7 发光二极管的应用294
8.3 电致发光板(ELP)296
8.3.1 分散型交流电致发光显示器(AC-ELD)296
8.3.2 分散型直流电致发光显示器(DC-ELD)299
8.3.3 薄膜型直流电致发光显示器301
8.3.4 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302
8.3.5 发展前景304
参考资料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