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元素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翊纶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784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元素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子与物质(专题一)1
1-1 原子的概念1
1.1.1 原子和分子1
1.1.2 核素和元素4
1.1.3 原子量5
1.1.4 元素周期律6
1.1.5 单质和化合物7
1.1.6 化学物质8
1-2 原子的组成9
1.2.1 电子的发现9
1.2.2 原子核的发现10
1.2.3 元素的蜕变11
1.2.4 基本粒子13
1.2.5 原子的构成13
1.3.1 晶体14
1-3 物质的状态14
1.3.2 液体与非晶体16
1.3.3 气体16
1.3.4 分子间力18
1.3.5 等离子态20
1-4 物质的变化21
1.4.1 化学反应式21
1.4.2 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22
1.4.3 化合价与氧化数22
1.4.4 氧化数配平法24
1-5 元素的概述25
1.5.1 元素的起源25
1.5.2 元素的分布25
1.5.3 元素的发现30
习题31
2-1 氢能源33
2.1.1 氢的实用制备方法33
第二章 氢元素周期系33
2.1.2 热解水和光解水35
2-2 氢的性质36
2.2.1 氢的反应36
2.2.2 氢的核素37
2.2.3 热核反应38
2-3 氢原子结构38
2.3.1 氢原子光谱38
2.3.2 玻尔模型39
2.3.3 电子的二象性44
2.3.4 波函数的概念46
2.3.5 量子数的含意48
2.3.6 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51
2-4 元素周期系53
2.4.1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54
2.4.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56
2.4.3 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60
2-5 氢分子结构62
习题64
第三章 水和溶液66
3-1 水的性质66
3.1.1 水的相图67
3.1.2 氢键67
3.1.3 氢键和水的物理性质69
3.1.4 物质与水的作用72
3.1.5 水的污染与净化73
3.1.6 重水77
3-2 共价键理论78
3.2.1 角度分布函数78
3.2.2 共价学说与价键理论80
3.2.3 水分子结构83
3.2.4 冰和液态水的结构84
3.2.5 键参数和共价半径86
6.2.5 金属原子半径87
3.3.1 氢离子和氢氧离子88
3-3 水的电离88
6.3.1 锂的化合物88
3.3.2 水的离子积常数89
3.3.3 溶液的pH值89
3-4 溶液的概述90
3.4.1 溶液的特征90
3.4.2 溶液的浓度91
3.4.3 溶解度原理92
3-5 稀溶液通性93
3.5.1 溶液的蒸气压94
3.5.2 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94
3.5.3 溶液的渗透压95
习题96
第四章 空气和氧98
4.1.1 空气的组成98
4-1 空气98
4.1.2 空气的污染99
4-2 氧和臭氧100
4.2.1 氧101
4.2.2 臭氧102
4.2.3 VB法处理O2和O3103
4.2.4 氧化物104
4-3 过氧化氢106
4.3.1 制备方法106
4.3.2 分子结构和性质107
4.3.3 与H2O3有关的化合物109
4-4 分子轨道理论110
4.4.1 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10
4.4.2 分子轨道理论概述110
4.4.3 MO法处理O3和O3113
4.4.4 键级115
4-5 液态空气116
4.5.1 空气的液化116
4.5.2 燃烧与爆炸117
4.5.3 高纯氧的制备118
4.6.1 气体分子运动论118
4-6 气体的概述118
4.6.2 混合气体分压定律120
4.6.3 理想气体方程式的修正122
4.6.4 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123
4.6.5 真空与低温125
4-7 大气化学126
4.7.1 地球大气的结构126
4.7.2 氧气的产生127
4.7.3 臭氧层的破坏128
4.7.4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129
习题130
第五章 化学反应基础(专题二)131
5-1 化学反应的能量效应131
5.1.1 基本概念与术语131
5.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2
5.1.3 焓与焓变133
5.1.4 热效应134
5.1.5 键焓与反应热效应137
5-2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138
5.2.1 自发过程的特征138
5.2.2 熵与熵变139
5.2.3 自由焓141
5.2.4 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143
5.2.5 反应自发性的判例144
5.3.1 反应速率表达式146
5-3 化学反应速率146
5.3.2 反应速率方程147
5.3.3 基元反应150
5.3.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51
5.3.5 活化能153
5-4 化学平衡154
5.4.1 可逆反应154
5.4.2 平衡状态155
5.4.3 平衡常数156
5.4.4 化学平衡的移动159
5.5.1 速率理论162
5-5 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162
5.5.2 反应机理164
5.5.3 链式反应166
5.5.4 催化反应167
5.5.5 溶液反应169
习题171
第六章 锂和铍173
6-1 矿物及其冶炼173
6.1.1 锂、铍、镁和铝的矿物174
6.1.2 从锂辉石中提取锂盐174
6.1.3 从绿柱石中提取氧化铍176
6.1.4 金属的制备及提纯177
6-2 金属键理论180
6.2.1 锂、铍的性质和用途180
6.2.2 金属的晶体结构181
6.2.3 自由电子模型184
6.2.4 能带理论185
6-3 重要化合物187
6.3.2 铍的化合物190
6.3.3 锂、铍、镁和铝的定性检验193
6-4 离子极化理论194
6.4.1 离子极化概念194
6.4.2 化学键键型的转变196
6.4.3 合氧酸盐的热分解198
6.5.1 热重分析原理200
6-5 热重分析法200
6.5.2 热天平的构造201
6.5.3 热重分析应用201
6-6 元素相关性202
6.6.1 垂直相关性202
6.6.2 对角相关性203
6.6.3 水平相关性206
习题207
第七章 碱族和碱土族210
7-1 金属活泼性211
7.1.1 电离能211
7.1.2 物理性质212
7.1.3 标准电极电势214
7.1.4 金属与水反应216
7.1.5 金属的置换反应217
7.1.6 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18
7-2 离子键理论220
7.2.1 离子键的形成220
7.2.2 离子键的强度220
7.2.3 晶系、晶格和晶胞222
7.2.4 离子晶体构型223
7.2.5 离子半径225
7.2.6 金属卤化物226
7.2.7 键型的多样化227
7-3 化合物的碱性229
7.3.1 氢化物230
7.4.1 离子特征与溶解性质235
7-4 盐的溶解性质235
7.3.2 氢氧化物235
7.3.3 碳酸盐235
7.4.2 能量效应与溶解性质239
7-5 供氧氧化物243
7.5.1 过氧化物243
7.5.2 超氧化物244
7.5.3 臭氧化物245
7-6 一些离子的检出245
习题247
第八章 锌族元素250
8-1 元素的性质250
8.1.1 物理性质250
8.1.2 化学性质251
8.1.3 生物性质252
8-2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253
8.2.1 外围电子253
8.2.2 屏蔽效应254
8.2.3 钻穿效应255
8-3 重要化合物256
8.3.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57
8.3.2 硫化锌和锌盐258
8.3.3 汞盐和亚汞盐259
8.3.4 锌和汞的配合物262
8-4 氧化还原平衡262
8.4.1 原电池262
8.4.2 标准电极电势264
8.4.3 电动势与自由焓的关系266
8.4.4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267
8.4.5 有关平衡的几个问题268
8.4.6 元素电势图271
8-5 电解和化学电源272
8.5.1 电解272
8.5.2 化学电源274
8-6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276
习题277
第九章 硼、碳和硅280
9-1 概说280
9.1.1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与存在形式280
9.1.3 外围电子的成键方式281
9.1.2 原子的性质281
9-2 单质282
9.2.1 晶态硼的结构282
9.2.2 金刚石和石墨284
9.2.3 单质硅的性质285
9-3 氧化物及酸286
9.3.1 一氧化碳286
9.3.2 二氧化碳和碳酸288
9.3.3 硅、硼氧化物及其酸290
9-4 弱酸的电离平衡293
9.4.1 醋酸及其电离293
9.4.2 电离平衡的移动296
9.4.3 碳酸的分级电离300
9.5.1 强电解质溶液302
9-5 含氧酸盐及卤化物302
9.5.2 含氧酸盐的性质304
9.5.3 盐的水解平衡310
9.5.4 卤化物及其水解314
9.5.5 无机物的水解剖析315
9-6 一些无机材料简介317
9.6.1 人造金刚石317
9.6.2 半导体硅318
9.6.3 分子筛319
9.6.4 高能燃料320
9-7 性质与运用322
9.7.1 硼与硅的对角相关性322
9.7.2 阴离子检出323
9.7.3 盐湖硼资源324
习题325
第十章 分散元素327
10-1 概说327
10.1.1 地球化学的分散性327
10.1.2 元素的生物作用329
10.1.3 外围电子和氧化态331
10-2 单质和合金333
10.2.1 单质的性质333
10.2.2 合金335
10-3 p区小元素群化合物的性质337
10.3.1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337
10.3.2 氧化物的酸碱性338
10.3.3 卤化物的熔、沸点341
10.3.4 硫化物的颜色343
10.3.5 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344
10-4 沉淀反应347
10.4.1 沉淀溶解平衡347
10.4.2 溶度积原理的应用351
10.4.3 沉淀生成的机理354
10-5 回收分散元素354
10.5.1 从铝矾土中回收镓356
10.5.2 从阳极泥中回收硒和碲356
10.5.3 高纯单质的制备357
10-6 惰性电子对效应358
10-7 离子的检出360
习题362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专题三)364
11.1.1 配合物的定义365
11-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365
11.1.2 配合物的组成366
11.1.3 配合物的分类368
11.1.4 配合物的命名372
11-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373
11-3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376
11.3.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376
11.3.2 配合物的顺反异构378
11-4 配合离解平衡379
11.4.1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380
11.4.2 配合离解平衡的移动381
11.4.3 配合物的稳定性385
11.5.1 配体取代反应的机理388
11-5 配合物的反应机理388
11.5.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391
习题392
第十二章 氮、磷和硫395
12-1 概述395
12.1.1 元素的通性395
12.1.2 原子成键的特征396
12.1.3 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应用397
12-2 单质398
12.2.1 氮气的惰性及其活化398
12.2.2 单质磷的结构和性质401
12.2.3 硫的同素异构体特性403
12.3.1 氨和膦405
12-3 氢化物和卤化物405
12.3.2 硫化氢412
12.3.3 卤化物417
12-4 酸碱理论418
12.4.1 电离酸碱理论418
12.4.2 溶剂酸碱理论419
12.4.3 质子酸碱理论419
12.4.4 电子酸碱理论420
12.4.5 软硬酸碱概念421
12-5 氮的含氧化合物423
12.5.1 氧化物423
12.5.2 硝酸425
12.5.3 亚硝酸429
12.5.5 硝酸盐430
12.5.4 王水430
12-6 磷的含氧化合物432
12.6.1 氧化物432
12.6.2 磷酸433
12.6.3 焦磷酸和偏磷酸435
12.6.4 亚磷酸和次磷酸436
12.6.5 磷酸盐437
12-7 硫的含氧化合物439
12.7.1 硫酐439
12.7.2 硫酸441
12.7.3 超酸442
12.7.4 亚硫酸和过硫酸444
12.7.5 硫的含氧酸盐446
12-8 含氧酸的强度449
12-9 常见阴离子的检出451
习题453
第十三章 卤素和希有气体456
13-1 氟化学457
13.1.1 氟的制备457
13.1.2 氟的性质458
13.1.3 氟的应用460
13.1.4 氟的化合物461
13-2 卤化氢和卤化物464
13.2.1 卤化氢和氢卤酸464
13.2.2 链式反应和合成盐酸465
13.2.3 卤化氢性质变化规律466
13.2.4 卤化物468
13.2.5 多卤化物470
13.3.1 卤素的氧化物471
13-3 卤素含氧化合物471
13.3.2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472
13.3.3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476
13-4 拟卤素479
13-5 氙化学481
13.5.1 希有气体的发现481
13.5.2 氙化合物的合成482
13.5.3 氙与碘的比较483
13.5.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486
13.5.5 氙化合物的结构487
13.5.6 氙化合物的应用实例488
13.6.2 紫外和可见光谱489
13-6 光谱法与分子结构489
13.6.1 光谱的若干类型489
13.6.3 光电子能谱490
13.6.4 质谱492
习题492
第十四章 过渡元素496
14-1 过渡元素的概念496
14-2 晶体场理论499
14.2.1 配体对中心离子d轨道的影响500
14.2.2 分裂能501
14.2.3 晶体场稳定化能503
14-3 轻过渡元素505
14.3.1 锰506
14.3.2 羰基配合物513
14.3.3 锰前过渡元素514
14.3.4 锰后过渡元素520
14.3.5 配位场理论528
14.3.6 一些阳离子的检出529
1.4.4重过渡元素531
14.4.1 锝和铼532
14.4.2 高熔点希有金属533
14.4.3 多酸和多碱537
14.4.4 铂系金属540
14.4.5 银和金542
14.4.6 金属有机化合物544
14.5.1 d电子能量的变化546
14-5 过渡元素与d电子546
14.5.2 d电子总数547
14.5.3 d电子结构548
14.5.4 单d电子数与氧化态550
14.5.5 d-d跃迁550
14.5.6 金属多重键551
14.5.7 d轨道的稳定性553
14-6 人体内的过渡元素554
习题557
第十五章 镧系和锕系559
15-1 概说559
15.1.1 元素的矿物资源560
15.1.2 金属的性质和冶炼560
15.2.1 氧化物563
15-2 镧系化合物563
15.1.3 应用的现状及前景563
15.2.2 氢氧化物564
15.2.3 卤化物565
15.2.4 含氧酸盐566
15.2.5 配合物568
15-3 镧系性质变化规律570
15.3.1 外围电子的结构特征570
15.3.2 峰谷变化与原子半径571
15.3.3 单向变化与离子半径573
15.3.4 周期变化与离子的颜色574
15.3.5 奇偶变化与元素的地壳丰度575
15-4 从矿石中提取希土577
15-5 锕系化合物578
15.5.1 钍的化合物579
15.5.2 铀的化合物579
15-6 核的稳定性581
15.6.1 核壳层模型581
15.6.2 “稳定岛”假设582
15.6.3 核结合能584
15.6.4 核能的类型585
15-7 新元素的发现586
15.7.1 人工合成元素587
15.7.2 寻找超重元素589
习题591
附录593
索引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