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
  • 冯宗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5774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酸沉降对农作物影响及其经济损失1

1 酸沉降对农作物的急性伤害1

1.1 酸雨的可见伤害1

1.2 二氧化硫的急性伤害3

1.3 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的可见伤害8

2 酸沉降对农作物生理代谢的影响9

2.1 模拟酸雨的影响9

2.2 二氧化硫对农作物生理代谢的影响14

2.3 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对农作物生理代谢的复合影响19

3 酸沉降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25

3.1 模拟酸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25

3.2 二氧化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5

3.3 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3

4 酸沉降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2

4.1 模拟酸雨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2

4.2 二氧化硫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61

4.3 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69

5 酸沉降对南方七省(苏、浙、皖、闽、赣、湘、鄂)农业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75

5.1 南方七省农业概况75

5.2 酸沉降污染现状76

5.3 农作物减产基准值79

5.4 农业经济损失估算83

5.5 酸沉降对农田生态的危害90

6 小结100

第二章 酸沉降对森林影响及其经济损失105

1 南方七省(苏、浙、皖、闽、赣、湘、鄂)主要树种对酸沉降的敏感性105

1.1 树木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106

1.2 树木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106

1.3 树木对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的敏感性106

1.4 树木对模拟酸雨和二氧化硫单一和复合污染的敏感性比较107

1.5 小结107

2 酸沉降对不同树种生长影响的生理生化反应124

2.1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126

2.2 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127

2.3 对叶汁酸度(pH)的影响128

2.4 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128

2.5 不同树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本底值的比较129

2.6 小结130

3 酸沉降对南方七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的影响和经济损失130

3.1 酸沉降对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的研究方法131

3.2 酸沉降对江苏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33

3.3 酸沉降对浙江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40

3.4 酸沉降对安徽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46

3.5 酸沉降对福建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51

3.6 酸沉降对江西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56

3.7 酸沉降对湖南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61

3.8 酸沉降对湖北省森林生产力影响和经济损失估算166

4 酸沉降对南方七省森林危害损失图的计算和绘图170

4.1 1°×1°经纬度网格森林危害损失计算170

4.2 编图方法和绘制170

5 酸沉降对南方七省森林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比较174

5.1 酸沉降对森林危害的面积174

5.2 酸沉降危害的木材产量175

5.3 酸沉降危害森林造成的经济损失176

5.4 酸沉降对森林危害的综合评估176

5.5 小结177

第三章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敏感性区划和临界负荷179

1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敏感性179

1.1 酸沉降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敏感性179

1.2 影响亚热带生态系统敏感性的因素184

1.3 相对敏感性分级方法与指标体系193

1.4 敏感性分区图的编制210

2 亚热带地区土壤酸化趋势预测222

2.1 土壤元素淋溶状况222

2.2 土壤ANC预测模型228

2.3 土壤酸化趋势估测235

3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237

3.1 酸沉降临界负荷237

3.2 临界负荷计算模型238

3.3 工作方法及模型参数242

3.4 临界负荷的计算256

3.5 南方七省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和临界负荷图261

4 典型地区土壤的酸缓冲能力271

4.1 土壤酸缓冲能力的指标和测定方法273

4.2 影响土壤酸缓冲能力的因素274

4.3 酸缓冲能力的指标和分级283

4.4 典型地区土壤的酸缓冲能力285

5 小结290

第四章 酸沉降严重危害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和措施300

1 实验地区的基本概况302

1.1 自然概况302

1.2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的特点302

1.3 林地土壤特点303

2 实验区的设计和处理304

2.1 实验区的位置304

2.2 抗酸树种的选择和引种304

2.3 实验小区的设计和处理305

3 不同措施对马尾松林地酸化土壤改良的效应307

3.1 抗酸树种栽植对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作用307

3.2 不同树种叶片中元素含量和年枯落物量的估算307

3.3 不同处理对马尾松林地土壤改良的效应310

3.4 不同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310

4 抗酸耐污优化人工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特点和效应的估算312

4.1 樟树林和马尾松林群落结构313

4.2 群落中N、P、S元素的分布314

4.3 群落中N、P、S元素的存留318

4.4 群落中N、P、S元素的归还320

4.5 群落中N、P、S元素林冠层的淋洗325

4.6 群落中N、P、S元素的年总归还量、总吸收量和总需求量330

4.7 群落中N、P、S元素的流动特性332

4.8 群落中N、P、S元素的迁移333

5 小结333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336

1 结论336

1.1 酸沉降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经济损失336

1.2 酸沉降对森林的影响及其经济损失338

1.3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敏感性和临界负荷340

1.4 酸沉降严重危害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和措施341

2 建议342

参考文献344

附录1 植物名录(拉丁名-中文名对照)351

附录2 承担国家攻关专题的单位和研究人员名单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