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案例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案例教程
  • 吴海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032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法制-法制教育-案例-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案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4

第一节 未成年人法律概念及其特殊主体地位5

一、未成年人法律概念及其特殊主体地位的认识5

(一)未成年人法律概念5

(二)未成年人的特殊主体地位8

二、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原则10

(一)诸法律保护原则10

(二)法律保护原则的维护11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表现形式14

一、未成年人的基本政治权利14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限制14

(二)其他政治权利的享有15

二、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与民事行为能力16

(一)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6

(二)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6

三、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18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被监护权21

一、未成年人被监护权的法理依据21

(一)被监护权的概念21

(二)被监护权的实现途径21

二、损害被监护权的法律责任24

(一)损害被监护权的表现形式25

(二)损害被监护权的法律责任29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31

一、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规定31

(一)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内容31

(二)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实现32

二、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责任34

(一)父母侵犯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34

(二)学校侵犯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36

(三)个别政府部门侵犯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38

(四)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责任40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事件及违法犯罪现状42

第一节 未成年人事件分类及其行为特征43

一、未成年人事件的概念及其分类43

(一)不良少年及其法律用语44

(二)虞犯少年与“不良行为”45

(三)违法少年46

(四)犯罪少年48

二、未成年人事件的行为特征48

(一)初期的轻微性与无实质有害性特征49

(二)中期的分散性与扩展性特征52

(三)后期的突发性与破坏性特征55

第二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常见类型57

一、携带管制刀具、聚众斗殴类型58

二、盗窃、抢劫与抢夺类型60

三、强奸、绑架和杀人类型66

四、吸毒贩毒、参与色情活动类型68

第三节 近年来全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资料统计与比较73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据73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据77

三、21世纪初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据79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体趋势比较80

第四节 近年来全国各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资料分析84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新动向84

(一)未成年人犯罪平均年龄的下降84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人化、智能化倾向85

二、各地未成年人犯罪资料抽样分析88

三、网络媒介促使未成年人犯罪高发91

(一)网络游戏导致未成年人上网成瘾92

(二)网络色情导致未成年人直接犯罪94

四、权威机构多渠道统计公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资料97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解析101

第一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102

一、家庭不良教育方式的种类及其影响102

(一)溺爱型教育方式103

(二)粗暴型教育方式105

(三)放任型教育方式108

(四)教唆型教育方式111

二、家庭不良教育方式的转变途径113

(一)行政强制矫正教育113

(二)社区自愿矫正教育114

第二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115

一、社会经济原因115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117

(二)社会就业难的压力120

二、社会心理原因122

三、社会文化原因125

(一)暴力信息的影响125

(二)色情信息的影响127

四、社会体制原因129

第三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原因130

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131

二、学校心理教育的缺位134

三、失学未成年人群体137

第四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人原因139

一、性格叛逆140

(一)性格叛逆与违法犯罪行为140

(二)如何改变叛逆性格142

二、自暴自弃144

(一)自暴自弃性格的特征144

(二)自暴自弃性格的危害性145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对策149

第一节 未成年人所在学区的环境治理150

一、社会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150

二、社会大环境的治理措施151

三、社会小环境的整治途径152

第二节 依法控制文化市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155

一、文化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155

二、建立影视资料分级管理制度156

三、严格执行国际互联网络审查与管理制度160

第三节 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不良少年的救助机制163

一、建立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救助制度164

(一)违法或轻微犯罪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展开164

(二)严重犯罪未成年人救助制度的展开169

二、建立全社会的不良少年救助制度171

第四节 提高未成年人的责任能力173

一、未成年人的自我责任意识173

二、未成年人自救能力的培养174

三、鼓励未成年人进行权利维护179

第五章 我国未成年人的教育方式及其途径182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过程183

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183

二、法律素养与道德素养184

三、法制教育的内容与途径187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理想教育过程191

一、理想教育与成长教育191

(一)教育过程中的家庭角色191

(二)教育过程中的学校角色192

(三)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角色193

二、学生实践课程的有效利用196

(一)假期活动的展开196

(二)军训课程的安排197

第三节 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过程198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征198

(一)敏感、脆弱型心理特征198

(二)冲动、情绪型心理特征200

二、学校的心理教育与辅导202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2

(二)设立专门心理咨询中心203

(三)设立心理论坛或心理信箱203

第四节 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与完善204

一、强化政府力量办教育204

(一)基础教育投资205

(二)基础教育目标定位209

(三)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9

二、社会慈善行为与“希望小学”210

三、流浪儿童的教育211

第六章 我国未成年人健康目标的实现及其发展214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健康标准215

一、关于健康概念的理解215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215

(二)健康概念的适用216

二、未成年人的健康问题217

(一)学业重负导致健康水平下降217

(二)改善未成年人的健康环境220

第二节 未成年人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221

一、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未成年人221

(一)社会人际关系221

(二)对人际关系的适应222

二、未成年人的异性交往223

(一)异性交往的正常心态223

(二)早恋问题的处理225

第三节 未成年人就业的法律保障226

一、未成年人的就业权226

二、未成年人的就业与管理227

(一)就业引发的问题227

(二)就业的管理229

三、未成年人就业的法律责任231

(一)家庭的责任231

(二)用人单位的责任231

(三)个人的责任232

第四节 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232

一、德、智、体、美、劳标准233

(一)素质教育的标准233

(二)素质教育的途径234

二、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235

(一)全面发展的目标检验235

(二)全面发展的意义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