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控制系统 原理、硬件与软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控制系统 原理、硬件与软件](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438411.jpg)
- 沈春林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46483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控制系统 原理、硬件与软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绪论1
§1-1 引言1
§1-2数字控制系统的建模2
一、采样过程2
二、系统术语2
三、例子3
四、一般采样数据系统的变量7
五、一般建模8
§1-3为什么要使用数字控制9
一、优点9
二、缺点10
§1-4数字控制系统的结构10
§1-5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技术11
一、时域/频域11
二、随机分析12
三、辅助手段12
§1-6数字控制的交错学科13
四、设计方法13
§1-7数字控制的发展15
§1-8工程控制问题的一般性质16
§1-9本书梗概17
§1-10小结18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20
§2-1引言20
§2-2计算机与数20
一、数系统20
二、数系统的转换22
三、基本的计算机算术运算25
四、字母数字信息的二进制码27
§2-3计算机逻辑和布尔代数29
一、逻辑推理29
二、逻辑运算和真值表30
§2-4计算机结构34
四、控制单元36
三、处理单元(算术-逻辑单元)36
二、存储器与信息36
一、输入输出装置36
五、操作系统37
六、应用程序37
§2-5带符号数的表达与算术处理37
一、带符号二进制算术数的表达37
二、二进制加的算法40
三、浮点数的表达42
§2-6算法43
§2-7软件语言体系45
一、汇编语言46
二、程序输八器48
§ 2-8用于控制的操作系统50
§ 2-9语言选择50
§ 2-10程序开发51
§2-11 小结52
§ 3-2线性时不变(LTI)系统53
§3-1 引言53
第三章线性系统和采样过程53
§3-3采样过程(频域分析)56
§3-4理想采样器59
§3-5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64
§ 3-6均匀速率采样64
§ 3-7线性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系统模型65
§3-8加权序列(采样数据系统)70
§3-9数据转换过程75
§3-10小结78
第四章离散系统建模79
§4-1 引言79
§4-2 Z变换的定义及求取79
§4-3 s域与z域之间的映射86
一、基本频带的映射87
二、等频线的映射88
三、等阻尼系数线的映射88
四、等阻尼比线的映射89
§4-4 Z变换定理91
§4 5 Z反变换Z-194
一、部分分式法94
二、幂级数法(长除法)98
§4-6局限性99
§4-7 系统方程的Z变换100
一、开环混合采样数据控制系统100
二、开环离散输入数据控制系统104
三、闭环采样数据控制系统104
§4-8数字计算机的传递函数107
§4-9修正Z变换法109
、求修正Z变换Zm110
二、计算e〔(k—p)T〕111
三、修正Z变换定理112
§4-10小结113
第五章连续时间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114
§5-1 引言114
§5-2二阶系统的响应特性116
一、三阶全极点对象的时间响应特性119
§5-3高阶系统的响应特性119
二、六阶对象的时间响应特性120
三、频域和时域之间的关系121
四、在频域和时域响应中控制律零、极点的关系122
五、第三个实主导根的作用125
§5-4级联补偿器的设计过程126
§5-5在单位阶跃输入下连续数字控制系统期望控制律的综合129
§5-6反馈补偿132
§5-7干扰的抑制132
§5-8小结139
第六章离散控制分析140
§6-1 引言140
§6-2 z域稳定性141
§6-3扩展z-域稳定性分析:朱里(Jury)稳定性检验144
§6-4稳定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146
一、稳态误差系数公式147
二、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148
三、稳态误差系数的应用149
§6-5根轨迹分析150
一、步骤概述151
二、负反馈系统根轨迹的作图规则151
三、例题152
§6-6双线性变换157
一、s平面与w平面的关系158
二、w平面中的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160
§6-7 s平面,z平面和w平面时间响应特性的相互关系162
§6-8频率响应165
§6-9小结170
第七章离散变换分析(近似法)172
§7-1引言172
§7-2折叠或混叠173
§7-3 s平面至z平面(或w平面)的变换方法174
§7-4 Z变换的映射近似法(或差分方程的数值解)175
一、一阶后向差分法175
二、塔斯廷(Tustin)变换法181
§7-5 伪连续时间(PCT)控制系统183
§7-6基本(无补偿)系统的分析185
一、PCT控制系统模型185
二、采样数据控制系统186
§7-7小结188
第八章信号转换原理189
§8-1引言189
§8-2定时的考虑189
§8-3转换系统190
§8-4一般的数字-模拟(D/A)转换结构191
§8-5一般的模拟-数字(A/D)转换结构194
一、基本的基准技术194
二、数据转换体制195
三、信息流结构195
四、定时结构195
五、比较器的运行195
六、数字编码195
七、标定197
§8-6模拟-数字系统198
八、混合体制198
一、同步法或闪光法(并联)199
二、反馈结构法(串联)199
三、计数器法(串联)199
四、连续法或跟踪法200
五、逐次近似法(串联)203
六、特殊的A/D转换方法204
§8-7转换器性能的测量205
§8-8采样和保持的操作206
§8-9多路传输208
§8-10集成计算机转换接口208
§8-11数字控制系统中的测量209
一、温度测量210
二、压力测量211
三、速率测量212
四、位置测量213
§8-12输入和输出的编程213
二、I/0的编程模式214
一、I/0的硬件结构214
三、中断I/0装置215
§8-13小结217
第九章随机过程218
§9-1 引言218
§9-2基本概率218
§9-3随机变量基础220
§9-4估算随机变量参数225
§9-5随机过程226
§9-6随机过程时间平均值229
§9-7线性系统对随机信号的响应230
§9-8小结231
第十章有限字长分析232
§10-1 引言232
§10 2转换器误差232
§10-3算术运算240
§10-4补偿器系数表示法245
§10-5灵敏度系数246
§10-6换算250
§10-7仿真251
§10-8量化引起的极限循环现象251
§10-9小结257
第十一章级联补偿258
§11-1 引言258
§11-2设计方法258
一、DIG(数字化)法260
二、DIR(直接)法261
§11-3葛莱明-吐鲁克塞(Guillemin-Truxal)补偿法(DIG)262
§11-4 超前级联补偿(DIG和 DIR)265
一、 s平面DIG设计266
二、w平面DIG设计268
三、z平面DIR设计269
四、频率响应特性270
§115 滞后和滞后-超前补偿器(DIG和 DIR)272
、 滞后补偿272
二、 滞后超前补偿275
三、 PID控制器276
§11-6 应用求均方误差最小值的频域补偿设计278
§11-7数字滤波器280
§11-8数字控制器的软件285
一、 数字控制系统的程序执行286
二、 数据输入289
三、 滤波器程序(简单二阶滤波器)293
四、 数据输出293
五、 重要实现的注释293
§11-9 非周期响应294
§11-10 小结295
第十二章 反馈补偿296
§12-1 引言296
§12-2一般分析297
§12-3 DIR法299
一、葛莱明-吐鲁克塞法299
二、 根轨迹法300
§12-4 DIG法301
一、DIG法304
§12-5有害干扰304
二、DIR法307
§12-6小结307
第十三章数字控制系统软件工程309
§13-1引言309
§13-2软件品质309
§13-3要求分析311
一、 数据流图(DFD)311
二、DFD的形成313
§13-4 软件设计316
一、 模块的耦合317
二、 模块的内聚320
三、设计方法322
四、 启发式设计325
五、变换分析326
六、 事务分析329
七、 其它设计方法330
一、 程序控制结构331
§13-5结构程序设计331
二、 结构编程应用336
三、 编程风格336
§13-6 软件测试339
一、 测试方法340
二、 调试341
§13-7 小结342
§14-1 引言343
第十四章 数字控制的实时操作系统343
§14-2 实时操作系统的要求344
§14-3输入输出管理344
§14-4 任务调度345
§14-5存储管理347
§14-6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些例子349
一、 简单实时操作系统349
二、 扩展的实时操作系统351
三、 有I/O中断的实时操作系统352
四、 有辅助存储器的实时操作系统352
五、 存储器分区的实时操作系统355
§14-7公共资源的存取356
六、 其它实时操作系统356
§14-8监视计时器359
§14-9采样时间的选择360
一、单速率采样360
二、 多速率采样361
§14-10实时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362
§14-11 小结362
§15-2连续数据控制系统状态变量表示法364
第十五章离散状态变量建模364
§15-1 引言364
§15-3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时间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370
§15-4离散时间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时间域的状态变量表示法373
一、相位变量法373
二、规范-变量法378
三、物理-变量法383
四、 状态转移方程385
五、 状态变量表示法小结386
§15-5 z域中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状态变量的表示法387
§15-6系统稳定性392
§15-7采样间隔之间的时间响应395
§15-8状态变量反馈:参数不敏感性396
一、 状态反馈连续时间控制系统397
二、 状态反馈H等效数字控制系统400
三、设计步骤403
§15-9 小结405
习题406
部分习题答案440
附录459
附录A傅里叶变换459
附录B卷积462
附录C帕德(Pade)近似法463
附录E数字和连续控错系统分析与综合的交互式467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程序467
附录D幂级数468
附录F PDP—11/LSI—11汇编语言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