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梨园薪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梨园薪火
  • 彭兆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24013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戏曲-艺术评论-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梨园薪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部分:关于盖叫天5

田汉诗赠盖叫天7

练身段、舞姿的若干方法和要求&盖叫天8

漫谈戏曲舞蹈&盖叫天34

谈《快活林》三题&盖叫天42

记盖叫天的两次谈话47

放得开 收得拢——谈谈武松和酒的关系&盖叫天50

粉墨英杰 音容宛在(一)——盖叫天晚年生活掠影52

粉墨英杰 音容宛在(二)——盖叫天晚年生活掠影62

粉墨英杰 音容宛在(三)——盖叫天晚年生活掠影65

粉墨英杰 音容宛在(四)——盖叫天晚年生活掠影71

粉墨英杰 音容宛在(续完)——盖叫天晚年生活掠影77

创建独特流派 一生忠于艺术——纪念盖叫天87

戏曲舞蹈的一个标本——略谈盖派《恶虎村》“走边”89

既美且妙——纪念盖叫天逝世30周年95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盖叫天99

谈戏曲舞蹈的“笔法”&盖叫天115

不朽还同天地齐——盖叫天晚年生活片断忆126

“武松不是侠客”&盖叫天138

燕南瑞雪得一剑&彭兆棨、杜钦140

断腿的故事&杜钦、彭兆棨145

盖叫天在摄影棚里149

盖老在中央实验话剧院谈艺记155

粉墨英杰与“燕南寄庐”——谈开放“燕南寄庐”161

“台下也是武松”——纪念盖叫天逝世30周年164

戏景谈(二题)&盖叫天168

表演和剧本拉手&盖叫天174

京剧武打的美&盖叫天194

谈谈京剧现代戏的表演问题&盖叫天207

“练浑身的美术”——盖叫天人物创造法则“六合”&张剑鸣214

日日新又日新——谈谈我对《武松》的革新&盖叫天224

盖叫天收徒记232

艺高人胆大——记张翼鹏当年在南京的演出236

第二部分:关于梅兰芳242

田汉诗赠梅兰芳243

关于戏曲人物形象双重性的研析——从梅兰芳艺术中摘取例证244

“一花一世界”——梅派《贵妃醉酒》意境浅识256

纤美的手式 飒爽的英姿——忆梅兰芳在《穆桂英挂帅》中某一手式266

梅兰芳与盖叫天交往的故事两则268

第三部分:关于婺剧272

田汉诗赠浙江婺剧团273

草台坎坷三十年——解放前我的艺术生涯&徐东福274

从庙台到剧院——艺术生涯自述&徐汝英320

谐而不谑 情趣幽深——记婺剧名丑徐东福的表演特色378

数十年如一日——记郑兰香对婺剧事业的执着精神380

“转益多师是汝师”——记陈美兰学艺387

“天下第一桥”——试谈婺剧《断桥》的发展轨迹390

婺剧古戏台略介394

变脸和变脸技巧&申爱凤397

斗台·踩跷——婺剧传统演出景观二则400

古代市民形象的生动展示404

豆腐花旦408

三请“白痢小生”——婺剧一则真实的故事411

“新在不新,奇在不奇”416

婺剧草台戏花絮419

一、天官夫人翻仆虎419

二、韩天化用手抓眼泪421

三、蔡文德用臀部行路423

四、程咬金偷枣子吃424

五、秋小姐一脚踩死小偷425

六、武松是怎样生嫂嫂的气的427

七、赌徒演杂技428

八、孙二娘双刀飞插台柱430

九、汉官送别三千女432

十、张飞视而不见433

《滚灯》·斗台·光头435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437

为田汉给浙婺的题诗正讹&王益铨439

第四部分:戏曲研究442

自诌诗一首443

薪尽火仍传——关于戏曲现代戏程式化问题的研析444

戏曲舞美不能闹独立性452

戏曲人物的“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构成的双重性454

“抽刀断水水更流”——试谈戏曲语言中独、旁白的艺术功能459

一部善于“造境”的成功作品——评《商鞅变法》480

剧本——一剧之本486

从戏曲表演特征谈“话剧加唱”488

“曲尽回身去,曾波犹注人”——舞蹈眼神审美谈491

应重新组织起志同道合的演员队伍494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声”——戏曲人物形象双重性审美谈496

戏曲——第四产业501

戏曲化是合理的要求——对《冲破“戏曲化”束缚》一文的质疑504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试谈戏曲的“做破”508

谈“戏曲应该向后看”——兼谈新老两座“天下第一桥”的比较512

探索戏曲的间离效果516

为民做主与为民之主——为清官戏一辩528

戏曲实行导演中心制值得商榷——重温梅兰芳话语530

第五部分:附录534

风流人物舞——《天骄》535

艺术地再现黄大仙形象是完全必要的537

期盼黄大仙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541

戏曲《黄大仙》与反迷信倾向544

民间·神话·传说——试谈黄大仙传说的性质546

千手观音与“百脚蜈蚣”550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央”——从唐诗感受唐女乐舞蹈之美552

望城岗上第一堆“篝火”557

一九四七年正大的音乐活动560

熔铸心灵的锻炼——记我在游击队里的二三事563

我对速中备加思念568

时代列车进行曲(歌曲)&彭兆棨词、吴瑞曲570

我定要盗取仙草救许郎(婺剧)&彭兆棨作词、吴一峰编曲571

悼何慢同志576

老谭,你怎么“走”了呢57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哀悼吴双连同志580

哀悼“大诗人”公刘58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痛悼楼敦传同志585

送信&戚林娣587

回忆是一把筛子——读东福先生、汝英姐回忆录&洛地593

后记5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