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法学
  • 刘旺洪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1160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行政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行政法学界说1

一、行政法学的概念1

二、行政法学的特点3

第二节 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4

一、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4

二、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6

三、日本、韩国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8

四、中国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9

第三节 行政法学研究方法论12

一、行政法学研究的基本观点12

二、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13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20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20

一、行政与行政权界说20

二、行政法23

三、行政法的特点27

第二节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29

一、大陆法系行政法的历史发展29

二、英美法系行政法的历史发展30

三、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32

第三节 行政法的渊源与分类34

一、行政法的渊源34

二、行政法的分类36

第四节 行政法的地位与体系37

一、行政法的地位37

二、行政法的体系38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42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42

一、行政法基本理论界说42

二、行政法的价值目标43

三、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取向46

第二节 法治与法治政府49

一、法治的意义阐释49

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53

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57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界说57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59

三、行政合理性原则63

四、行政廉洁原则65

五、行政效率原则65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69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界说69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69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70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71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73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73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76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77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运动79

一、行政法律关系变化的条件与原因79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79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80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81

第四章 行政机关84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84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84

二、行政机关的性质85

三、行政机关的特征86

四、相关概念的区分87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结构和分类88

一、行政机关的结构88

二、行政机关的分类92

第三节 行政机构93

一、行政机构的概念93

二、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构94

第四节 其他行政公务组织95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95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97

第五节 行政机关编制法97

一、行政机关编制法的含义97

二、行政机关编制法的主要内容98

第五章 公务员102

第一节 公务员界说102

一、公务员的概念102

二、行政职务关系103

三、国家公务员公务行为的确认105

第二节 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108

一、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概念108

二、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内容108

三、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实现机制109

第三节 公务员管理制度110

一、职位分类制度110

二、录用制度110

三、考核制度111

四、奖励制度112

五、纪律和行政处分制度112

六、职务升降制度113

七、职务任免制度113

八、培训制度114

九、交流和回避制度114

第四节 公务员的权益保障116

一、工资保险福利制度116

二、退休保障制度117

三、申诉、控告制度118

第六章 行政相对人122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概述122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122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123

三、行政相对人的分类124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126

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126

二、行政相对人的义务127

第三节 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保护128

一、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立法保护128

二、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保护129

三、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司法保护130

四、比例原则与相对人的权益保障131

第七章 行政行为概述134

第一节 行政行为界说134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34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36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137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139

一、行政行为的内容139

二、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140

三、行政行为的效力142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终止143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143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和变更144

三、行政行为的终止145

第八章 抽象行政行为147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界说147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147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148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基本理论149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149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150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152

四、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其权限153

第三节 行政立法形式与程序155

一、行政立法形式155

二、行政立法程序157

第四节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160

一、制定行政措施160

二、发布抽象性的决定和命令161

第九章 具体行政行为163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界说163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163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别与形式164

三、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分165

第二节 行政处罚166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166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168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及形式170

四、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与管辖173

五、行政处罚的适用174

六、行政处罚的程序175

第三节 行政强制179

一、行政强制概述179

二、行政强制执行182

三、即时强制184

第四节 行政许可186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186

二、行政许可的分类和形式188

三、行政许可的原则189

四、行政许可设定制度190

五、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192

六、行政许可的程序193

第五节 行政征收196

一、行政征收的概念196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196

三、行政征收的程序198

第十章 行政合同202

第一节 行政合同概述202

一、行政合同的缘起202

二、行政合同的概念205

三、行政合同的特征207

四、行政合同的表现形式208

五、行政合同的作用210

第二节 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则212

一、契约自由原则212

二、诚实信用原则212

三、要式原则213

四、补偿原则213

第三节 行政合同的缔结与履行214

一、行政合同的缔结214

二、行政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15

三、行政合同的履行217

第四节 行政合同的变更、解除、无效和终止218

一、行政合同的变更218

二、行政合同的解除218

三、行政合同的无效219

四、行政合同的终止219

第五节 行政合同的法律适用225

第十一章 行政指导225

第一节 行政指导概述225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225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227

三、行政指导的意义与作用228

四、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定与救济230

第二节 行政指导的主要方式232

一、引导方式232

二、协商方式233

三、斡旋方式233

四、建议方式233

五、劝告方式234

六、劝戒方式234

七、通知方式234

八、其他方式234

第三节 行政指导的程序235

一、行政指导程序的概念235

二、行政指导程序的内容236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238

一、转变观念,培养现代行政意识238

二、加强有关行政指导的法制建设238

第十二章 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242

第一节 行政裁决242

一、行政裁决的概念和特征242

二、行政裁决的种类243

三、行政裁决的程序245

四、行政裁决的法律救济245

第二节 行政调解246

一、行政调解的概念和特征246

二、行政调解的分类248

三、行政调解的程序250

四、行政调解的法律救济251

第十三章 行政程序254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254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54

二、行政程序的分类255

第二节 行政程序法概述256

一、行政程序法的概念256

二、行政程序法的作用258

三、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模式259

四、行政程序法的结构260

五、行政程序法的内容262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263

一、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263

二、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265

第十四章 行政法制监督270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界说270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与特征270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必要性271

三、行政法制监督的种类272

第二节 行政监督275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与特征275

二、行政复议275

三、行政监察276

四、审计监督280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监督282

一、立法监督282

二、司法监督285

第四节 社会监督287

一、社会监督概述287

二、社会监督的种类与内容287

第十五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法律责任292

第一节 行政违法292

一、行政违法的概念与特征292

二、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294

三、行政违法的分类295

四、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306

五、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307

第二节 行政法律责任310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310

二、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311

三、行政法律责任的分类313

四、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313

第十六章 行政复议319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319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319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21

三、行政复议的功能323

四、行政复议与相关制度324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325

一、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概念325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范围325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受案范围327

四、应排除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327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328

一、行政复议机关328

二、行政复议的管辖329

第四节 行政复议当事人331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331

二、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332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333

第五节 行政复议程序333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333

二、行政复议的受理334

三、行政复议的审理335

四、行政复议决定337

五、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339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法342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342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342

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43

三、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345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345

一、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45

二、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制度347

第三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347

一、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347

二、人民法院不受理的案件349

第四节 行政诉讼管辖352

一、级别管辖352

二、地域管辖353

三、裁定管辖354

第五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355

一、行政诉讼的原告355

二、行政诉讼的被告356

三、行政诉讼的第三人357

四、共同诉讼人358

五、诉讼代理人358

第六节 行政诉讼证据359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359

二、举证责任分配360

三、人民法院对证据的收集、审查和保全361

第七节 诉讼程序362

一、起诉与受理362

二、第一审程序364

三、行政案件审理中的若干特殊制度366

四、第二审程序368

五、审判监督程序369

六、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371

第八节 执行程序372

一、行政诉讼的执行372

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373

第十八章 行政赔偿376

第一节 行政赔偿界说376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376

二、行政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377

三、行政赔偿的功能379

四、行政赔偿的历史发展381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条件和标准383

一、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383

二、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386

三、行政赔偿范围388

四、行政赔偿的方式、计算标准和费用391

第三节 行政赔偿程序393

一、行政赔偿程序概述393

二、单独提起赔偿请求的程序394

三、一并提起赔偿请求的程序396

四、行政赔偿的追偿程序397

第十九章 行政补偿402

第一节 行政补偿概述402

一、行政补偿的概念402

二、行政补偿的特征404

三、行政补偿的种类405

四、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406

第二节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与性质408

一、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408

二、行政补偿的性质409

第三节 行政补偿的内容410

一、行政补偿的范围410

二、行政补偿的方式411

三、行政补偿的程序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