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401721.jpg)
- 周传荣,赵淳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0838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振动参数识别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1
1-1 引言1
1-2 SDOF系统自由振动2
1-2.1 无阻尼自由振动2
1-2.2 粘性阻尼自由振动3
1-3 分析SDOF系统强迫响应的频域法5
1-3.1 简谐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5
1-3.2 分析周期力作用下稳态响应的傅里叶级数法8
1-3.3 分析一般激振力作用下强迫响应的傅里叶变换法12
1-3.4 分析一般激振力作用下强迫响应的拉氏变换法17
1-3.5 结构阻尼SDOF系统强迫响应分析18
1-4.1 脉冲载荷19
1-4 分析SDOF系统一般激振力作用下强迫响应的时域法19
1-4.2 分析一般激振力作用下强迫响应的卷积法20
1-5 SDOF系统随机激振力作用下强迫响应分析22
1-5.1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描述22
1-5.2 随机激振下的响应分析30
1-6 频域法和时域法的关系32
1 6.1 传递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32
1-6.2 频响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32
1-6.3 传递函数与频响函数33
1-6.4 卷积与乘积34
1-6.5 连续时间系统小结35
1-7 采样定理35
1-7.1 理想采样后信号的频谱35
1-7.2 采样内插公式38
1-7.3 小结40
1-8 离散卷积41
1-8.1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41
1-8.2 离散卷积44
1-9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响函数45
1-9.1 序列傅里叶变换45
1-9.2 差分方程46
1-9.3 频响函数47
1-10 离散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47
1-10.1 z变换47
1-10.2 传递函数48
1-11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49
1-11.1 离散傅里叶变换49
1-12.1 电子滤波器与滤波运算52
1-12 数字滤波52
1-11.2 快速傅里叶变换52
1-12.2 数字滤波器54
1-13 谱泄漏、窗函数与细化55
1-13.1 谱泄漏与窗函数55
1-13.2 细化(ZOOM)59
1-14 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60
1-14.1 拉氏变换、傅里叶变换、序列傅里叶变换、Z变换之间的关系60
1-14.2 离散时间系统小结63
第二章 振动参数识别和分类64
2-1 引言64
2-1.1 数学模型64
2-1.2 理论建模和试验建模65
2-2 描述振动系统的方法67
2-2.1 分布参数振动系统67
2-2.2 离散振动系统68
2-2.3 随机系统72
2-3 离散振动系统的物理坐标描述73
2-3.1 构造空间法73
2-3.2 状态空间法73
2-3.3 差分方程法82
2-4 离散振动系统实模态坐标描述90
2-4.1 无阻尼系统90
2-4.2 粘性比例阻尼系统92
2-4.3 结构比例阻尼系统96
2-5 离散振动系统复模态坐标描述97
2-5.1 任意粘性阻尼系统97
2-5.2 任意结构阻尼系统104
2-6 离散振动系统的非参数模型描述105
2-7.2 频域、时域识别法108
2-7 振动系统参数识别的分类108
2-7.1 模态参数和物理参数识别108
2-8 建模准则与方法109
2-8.1 建模准则109
2-8.2 建模方法111
第三章 适调多点激振法112
3-1 引言112
3-2 SDOF系统频响函数的三种图示方法114
3-2.1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图(Bode图)115
3-2.2 实-频特性和虚-频特性图117
3-2.3 奈奎斯特图117
3-3 单点激振的理论基础120
3-4 单点激振及其模态分离技术128
3-5 适调多点激振法的理论基础134
3-5.1 任意粘性阻尼的离散系统136
3-5.2 任意粘性阻尼的连续系统144
3-6 系统达到纯模态的判据147
3-7 适调激振力的主要方法150
3-7.1 人工调节激振力152
3-7.2 采用伺服装置适调激振力的方法158
3-7.3 采用计算机适调激振力159
3-8 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169
3-8.1 峰值法169
3-8.2 分量法171
3-8.3 导纳圆法173
3-8.4 附加质量法和附加刚度法176
3-8.5 正交力法180
3-8.6 复数功率法184
3-9 适调多点激振法的应用193
3-10 适调多点激振法的试验过程200
第四章 频域模态参数识别法202
4-1 引言202
4-2 频响函数、脉冲响应函数和模态参数的关系204
4-2.1 SDOF系统204
4-2.2 MDOF系统206
4-3 SISO识别法216
4-3.1 单模态识别法216
4-3.2 多模态迭代识别法222
4-3.3 多模态直接拟合的RFP法228
4-3.4 多模态直接拟合的RFOP法247
4-4 SIMO识别法252
4-5 MIMO识别法260
5-1 引言273
第五章 时域模态参数识别法273
-2 ITD法274
5-2.1 ITD法的单最小二乘法(SLS)274
5-2.2 ITD法的双最小二乘法(DLS)280
5-2.3 ITD法用户参数选择281
5-2.4 列285
5-3 STD法290
5-4 复指数法294
5-4.1 复指数法294
5-4.2 例298
5-5 逐步扩阶双递推法298
5-5.1 识别复频率298
5-5.2 识别复振型304
5-5.3 复模态与噪声模态的鉴别305
5-5.4 例306
5-6 差分方程法308
5-6.1 方法Ⅰ308
5-6.2 方法Ⅱ311
5-7 MIMO复指数法312
5-7.1 多基准复指数参数识别法312
5-7.2 多点激振复指数法的模态置信因子317
5-8 特征系统实现法(ERA)318
5-8.1 ERA法318
5-8.2 ERA法与ITD法间的关系322
5-8.3例324
5-9 随机减量法325
5-9.1 原理325
5-9.2 几点说明329
5-9.3 随机减量法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333
5-10 从复模态获取固有模态的方法337
5-10.1 固有模态的用途337
5-10.2 状态空间法338
5-10.3 虚拟模态法339
5-10.4 例340
第六章 物理参数识别343
6-1 引言343
6-2 坐标转换法344
6-2.1 完全模型与非完全模型344
6-2.2 实模态参数向物理参数的转换346
6-2.3 复模态参数向物理参数的转换347
6-3 直接识别物理参数法354
6-3.1 不需迭代的直接法354
6-3.2 物理参数识别的迭代法359
6-4 实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368
6-4.1 艾布拉赫姆法368
6-4.2 摄动法370
6-4.3 优化方法375
6-4.4 以EMA和FEM部分结果为基准的方法383
第七章 非参数模型的估计技术388
7-1 引言388
7-2 频响函数的基本测试系统390
7-2.1 激振系统391
7-2.2 感受系统399
7-2.3 分析系统407
7-3 试件及其支持条件414
7-3.1 自由支持415
7-3.2 接地支持423
7-4 激振器的使用和标定424
7-4.1 激振器的使用问题426
7-4.2 激振器的标定438
7-5 传感器的使用和标定444
7-5.1 传感器的使用问题445
7-5.2 传感器的标定449
7-6 单点稳态正弦激振下系统顿响函数的测试458
7-7 单点宽带激振下系统频响函数的估计464
7-7.1 SISo频响函数的估计465
7-7.2 动态测试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477
7-8 宽带激振技术及其应用478
7-8.1 随机激振478
7-8.2 瞬态激振486
7-9 多点激振下系统频响函数的估计497
7-9.1 MIMo频响函数的估计498
7-9.2 多点随机激振500
7-9.3 多点全相干激振501
7-10 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506
7-11 估计精度和可靠性检验511
7-11.1 影响测试和估计精度的因素511
7-1 1.2 对测试和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检验514
第八章 参数识别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17
8-1 引言517
8-2 逆特征值问题在结构动态设计中的应用521
8-2.1 逆特征值问题521
8-2.2 在动态设计中的应用523
8-3.1 再分析533
8-3 结构动态的再设计、再分析533
8-3.2 再设计中的灵敏度分析547
8-4 EMA模型和FEM模型间的相互比较和修正554
8-4.1 质量、刚度矩阵的聚缩554
8-4.2 正交性检验556
8-4.3 EMA与FEM模型间的比较557
8-5 组合结构分析563
8-5.1 组合结构563
8-5.2 阻抗耦合法563
8-5.3 模态耦合法564
8-6 响应分析和载荷识别565
8-7 在飞行器颤振试验中的应用566
8-8 振动的利用567
附录Ⅰ 巴什瓦定理568
附录568
附录Ⅱ 复频率的模为固有频率的条件569
附录Ⅲ 最小二乘原理573
附录Ⅳ 奇异值分解577
附录Ⅴ 广义逆矩阵578
附录Ⅵ 拉格朗日乘子法、向量和矩阵范数、矩阵微分580
附录表1 傅里叶变换性质表586
附录表2 拉氏变换性质表587
附录表3 常用函数拉氏变换表587
附录表4 序列傅里叶变换性质表588
附录表5 z变换性质表588
附录表6 常用序列z变换表588
参考文献589
外国人名译名表603
索引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