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 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爱认同构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 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爱认同构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353535.jpg)
- 彭庆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189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游牧民族-社会服务-研究-中国-现代;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 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爱认同构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1
第二节 概念界定4
一、游牧与定居4
二、少数民族牧民5
三、后游牧时代5
四、国家认同7
第三节 研究综述9
一、国家认同研究9
二、游牧民定居工程研究14
三、“政府公共服务”应成为“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认同研究的主要视角19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23
一、研究方法23
二、研究设计25
第一章 生产生活方式、公共服务与国家认同27
第一节 生产生活方式与国家认同28
一、生产生活方式、空间与国家认同构建29
二、生产生活方式、时间与国家认同构建36
第二节 公共服务与国家认同40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构建越来越依赖于其政府的公共服务41
二、后发现代化民族国家必须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中实现国家认同构建44
三、参与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与供给,也是促进其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45
第三节 生产生活方式、公共服务与国家认同47
一、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认同构建的必要性47
二、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认同构建的可行性51
第二章 游牧民定居工程:历史与现状54
第一节 游牧民定居的历史进程55
一、政府号召游牧民定居阶段56
二、政府推动游牧民定居试点阶段57
三、新世纪政府推进大规模游牧民定居59
第二节 游牧民定居的实施现状62
一、内蒙古自治区:任务较轻、完成较早63
二、青海省:合理布局,尽量集中66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居富民,因地制宜70
四、四川省:新牧村、新生活,新服务、新治理75
五、西藏自治区:安居富民,循序渐进79
六、甘肃省:生态为重,整体推进82
七、云南省:标准较高、整体推进85
第三章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游牧民定居工程88
第一节 公共服务视域下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成就89
一、完善了牧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89
二、促进了牧区基层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91
三、拉近了牧民与牧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距离95
第二节 公共服务视域下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问题99
一、重服务供给,轻服务需求99
二、重“新房建设”,轻“新村治理”102
三、重经济社会服务,轻政治文化法律服务107
第三节 公共服务视域下游牧民定居工程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14
一、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的先天不足114
二、“举国体制”与“项目制”治理的双重影响117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牧区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多重困境120
第四章 “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的国家认同现状124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124
一、研究方法124
二、案例介绍126
三、受访者基本情况统计127
第二节 川西X县牧民国家认同现状分析129
一、国家认知130
二、国家情感133
三、国家态度135
四、“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138
第五章 公共服务与国家认同141
第一节 游牧民定居工程对少数民族牧民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141
一、定居后市场一体化夯实牧民国家认同142
二、定居后空间转换提升牧民国家认同144
三、定居后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牧民国家认同148
四、定居后牧区基层政府现代化优化牧民国家认同151
第二节 国家认同视角下游牧民定居工程的隐忧153
一、定居后族际社会交往的短期隐忧154
二、定居后宗教信仰影响的潜在隐忧156
三、定居后牧区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相对欠缺的长期隐忧158
第六章 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163
第一节 优化时空布局,实现国家“在场”164
一、国家时间体系与市场时间体系的嵌入164
二、空间优化与国家“在场”166
第二节 构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参与定居点公共事务治理169
一、建立起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169
二、参与牧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172
三、参与游牧民定居点公共事务治理174
第三节 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177
一、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178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共享国家核心价值观念179
参考文献184
后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