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沥青混合料荷载效应分析与抗疲劳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松涛,刘宏富,郑健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618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沥青拌和料-载荷效应-分析;沥青拌和料-疲劳强度-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沥青混合料荷载效应分析与抗疲劳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 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特性研究2
1.2.2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8
参考文献14
第2章 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方法17
2.1 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方法确定17
2.1.1 目前国内外沥青混合料主要疲劳试验方法17
2.1.2 对主要疲劳试验方法的评述17
参考文献21
第3章 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22
3.1 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设计22
3.2 不同加载速率下直接拉伸强度试验24
3.3 直接拉伸疲劳试验结果及传统疲劳方程的建立28
3.3.1 疲劳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28
3.3.2 疲劳试验结果及传统疲劳方程的建立29
3.4 真实应力比疲劳方程的建立31
3.5 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计算新方法34
参考文献35
第4章 基于刚度衰变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36
4.1 以模量定义的疲劳损伤变量36
4.2 直接拉伸疲劳变形特性分析38
4.2.1 循环应力应变滞回曲线39
4.2.2 应变随循环寿命比变化曲线43
4.3 直接拉伸疲劳动模量衰变模型的建立46
4.3.1 动模量初始值的确定47
4.3.2 破坏时动模量的确定47
4.3.3 动模量衰变模型的建立48
4.4 基于刚度衰变的疲劳损伤模型的建立52
4.4.1 临界疲劳损伤的计算53
4.4.2 疲劳损伤修正模型的提出及验证56
4.5 疲劳损伤非线性累计的试验验证62
4.5.1 两级荷载疲劳试验设计62
4.5.2 两级荷载疲劳试验结果分析63
参考文献65
第5章 基于强度衰变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67
5.1 疲劳剩余强度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67
5.2 疲劳剩余强度衰变模型的建立70
5.3 基于剩余强度衰变的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验证74
5.3.1 以剩余强度定义的损伤变量74
5.3.2 基于剩余强度的损伤失效的判断77
5.3.3 基于剩余强度衰变损伤模型的建立78
5.4 刚度和剩余强度定义的损伤变量比较81
5.5 刚度和剩余强度定义的损伤变量的统一83
5.6 本章小结86
参考文献87
第6章 考虑拉压差异性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89
6.1 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拉、压模量衰变规律89
6.1.1 拉、压模量初始值随应力水平变化规律89
6.1.2 拉、压模量临界值随应力水平变化规律95
6.1.3 临界疲劳损伤随应力水平变化规律96
6.1.4 基于拉、压模量衰变规律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特性97
6.2 疲劳试验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拉、压、弯模量差异性分析99
6.3 沥青混合料拉、压、弯模量衰变特性对比分析100
6.4 基于沥青路面各点实际应力状态确定结构设计参数的新思想104
6.5 本章小结105
参考文献105
第7章 不同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的归一化107
7.1 基于屈服准则强度屈服面的建立108
7.1.1 Desai强度屈服面模型108
7.1.2 不同加载速率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强度试验及结果109
7.1.3 不同加载速率下强度屈服面的建立110
7.2 基于屈服准则思想不同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归一化111
7.2.1 不同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111
7.2.2 不同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结果及基于S-N疲劳方程的结果分析112
7.2.3 基于屈服准则与真实应力比思想的不同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归一化模型的建立114
7.3 与真实应力比疲劳方程的比较120
7.4 结论121
参考文献121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23
8.1 主要结论123
8.2 创新点125
8.3 不足与进一步工作构想125
附录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