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研究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改革路径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研究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改革路径选择](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98571.jpg)
- 许国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4811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股份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研究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改革路径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关于正规与非正规制度的国内外理论综述2
非正规制度理论假说2
正规与非正规制度的定义5
正规企业制度的内涵6
正规商业银行制度的内涵9
我国有关正规商业银行制度及国有银行改革的论述10
研究方法及内容11
研究方法11
研究内容12
创新之处13
第二章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15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商业银行的风险15
风险定义15
风险特征15
金融风险的分类17
非正规制度框架下的商业银行的股东与风险19
股东不履行或滥用股东权利与商业银行风险19
股东不履行义务与商业银行风险22
股东素质与商业银行风险22
股东性质与商业银行风险22
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23
董事会与经营风险26
董事素质与商业银行风险26
董事的选举与商业银行风险27
董事的工作时间问题28
董事权利与商业银行风险28
董事会构成与商业银行风险29
专门委员会与商业银行风险32
董事任期33
监事会与银行风险34
管理层与银行风险35
高管素质、能力和经验与经营风险35
高管聘任程序与经营风险36
高管权责明确与经营风险36
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风险37
董事和董事会的考核评估38
董事的薪酬设计39
高管激励约束与经营风险40
信息披露制度41
第三章 非制度框架下的商业银行改革及境内外评价44
专业银行设立及商业银行雏形的产生(1978~1994年)44
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44
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44
企业化改革未取得预期的效果47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1994~2003年)50
商业银行改革方针的确立50
为促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政府各部门采取的配套措施51
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境内外评价53
官方评价53
境外评价55
第四章 非正规约束制度下的国有银行治理困境58
多元主体约束与多元目标困境58
国有银行面临的多元主体约束58
约束主体多元化下的多元目标61
多元主体约束下的治理困境62
经营目标的多元化的现实问题62
委托—代理契约的非正规化63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65
内部管理体制机关化66
激励不足和约束软化67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68
第五章 对非正规银行制度的定量评估:案例研究72
运用评级方法,对2003年之前国有银行改革效果的评价72
评价方法72
评价结果73
运用估值方法,对国有银行改革进行评价87
运用估值方法对B银行改革进行评价88
运用估值方法对A银行改革进行评价90
第六章 非正规银行制度的正规化:2003年以来国有银行改革步骤92
政府主导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92
金融机构救助和重组的国际经验92
股份制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94
剥离不良资产95
政府应为银行所承担的体制转轨成本埋单95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选择97
注资,补充资本金99
政府应当承担长期出资不足的责任99
注资方式的选择101
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103
关于产权模式改革103
股份制改造后的股权结构104
股份制改造后的组织模式105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步骤和时间要求107
引进战略投资者108
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特殊制度安排108
战略投资者的类别110
向战略投资者转让股份的定价分析110
公开上市118
上市的意义118
上市地选择的基本原则119
上市情况120
第七章 国有银行制度正规化进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121
股权制度的正规化121
国外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121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标准122
对“汇金模式”下国有银行股权结构的评价123
董事会的正规化126
美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126
国有银行改革中的董事会安排及评价127
监事会制度的正规化130
监事会的构成130
监事会的人数131
监事会的选举方式131
监事会的作用131
激励约束机制的正规化132
考核机制132
激励约束决策机制133
高管的薪酬水平133
约束机制134
定量评价:绩效评级与估值135
运用评级方法进行评估135
运用估值方法进行评估137
第八章 结论性评价:持续走向正规银行制度的后续抉择建议139
股权制度改革建议139
董事会制度改革建议141
监事会制度改革建议143
高管制度改革建议144
参考文献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