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认定与疑难问题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认定与疑难问题解析
  • 彭凤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39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认定与疑难问题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伪造货币罪1

一、犯罪构成要件1

二、疑难问题解析3

(一)伪造缅甸元、代币券能否构成伪造货币罪3

(二)伪造方法、假币逼真度是否影响定罪量刑5

(三)伪造货币罪是否以“意图营利”或“意图流通”为要件7

三、刑事责任9

四、相关法律法规9

第二章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14

一、犯罪构成要件14

二、疑难问题解析16

(一)如何区分本罪与走私假币罪16

(二)同一行为人既购买假币又运输假币,还出售假币的,该如何定罪处罚17

(三)制造、贩卖货币版样行为应如何处理18

三、刑事责任19

四、相关法律法规20

第三章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22

一、犯罪构成要件22

二、疑难问题解析23

(一)以假币换取货币,如果是不同币种之间的交换是否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23

(二)真假币交换的数额不等时如何处理24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从业人员能否成为本罪主体25

(四)《解释》与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本罪认定犯罪的数额问题解释不同,该如何处理25

三、刑事责任26

四、相关法律法规26

第四章 持有、使用假币罪30

一、犯罪构成要件30

二、疑难问题解析33

(一)如何适用持有、使用假币罪这一选择性罪名33

(二)本罪的成立是否必须具备意图流通目的35

(三)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该如何定性35

(四)接受委托代他人保管假币行为如何定性37

三、刑事责任39

四、相关法律法规39

第五章 变造货币罪43

一、犯罪构成要件43

二、疑难问题解析46

(一)变造人民币后拿到银行存款的行为如何定性46

(二)将真币变造成残币的行为是否构成变造货币罪47

(三)采用将假钞与真币剪切、拼接的方法进行变造的行为应如何定性49

三、刑事责任50

四、相关法律法规50

第六章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53

一、犯罪构成要件53

二、疑难问题解析55

(一)擅自设立的金融机构尚处于筹备组织阶段该定何罪55

(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为幌子和诱饵,实施诈骗行为,其手段行为或方法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如何定罪量刑56

(三)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是属于行为犯还是属于结果犯58

(四)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钱庄”、“邀会”、“大耳窿”如何定性60

(五)金融机构的范围如何确定60

三、刑事责任63

四、相关法律法规63

第七章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78

一、犯罪构成要件78

二、疑难问题解析79

(一)伪造经营许可证进行诈骗该如何定罪处罚79

(二)本罪中“情节严重”应包括哪些情形81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81

(四)对伪造金融机构许可证的行为如何处理82

三、刑事责任82

四、相关法律法规82

第八章 高利转贷罪90

一、犯罪构成要件90

二、疑难问题解析91

(一)金融工作人员与借款人互相勾结套取无息或低息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牟取暴利的行为,如何定性91

(二)利用自有资金高利放贷的,如何处理92

(三)行为人以合同定金的形式将银行的低息贷款转贷给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93

(四)行为人与他人约定,将钱存入一家银行由他人从银行用款并支付高额利息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94

三、刑事责任94

四、相关法律法规95

第九章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97

一、犯罪构成要件97

二、疑难问题解析99

(一)如何理解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犯罪对象99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高利转贷罪100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贷款诈骗罪100

三、刑事责任101

四、相关法律法规101

第十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09

一、犯罪构成要件109

二、疑难问题解析110

(一)行为人利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某种业务关系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是否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10

(二)非法吸收单位的存款是否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11

(三)诱骗公众投资某项目并约定还本付息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13

三、刑事责任114

四、相关法律法规114

第十一章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24

一、犯罪构成要件124

二、疑难问题解析127

(一)如何区分伪造、变造金融票证行为的一罪与数罪127

(二)银行储蓄员填写虚假存单如何定性127

(三)银行工作人员变造存单构成何罪130

(四)利用偷看的银行客户资料制作假银行卡窃取他人存款未果的行为如何定性131

三、刑事责任132

四、相关法律法规133

第十二章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38

一、犯罪构成要件138

二、疑难问题解析140

(一)如何区分本罪与伪造金融票证罪140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信用卡诈骗罪140

(三)从境外将伪造的信用卡运输至我国境内的行为如何处理141

(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未成功即被抓获的是否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42

(五)邮寄伪造的空白信用卡是否属于本罪中的“运输”行为,非法收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是否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43

(六)用伪造的信用卡“试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144

(七)行为人用买来的身份证办银行卡,然后再将银行卡卖给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145

三、刑事责任147

四、相关法律法规147

第十三章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149

一、犯罪构成要件149

二、疑难问题解析151

(一)如何把握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151

(二)如何认定本罪的定罪情节151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52

(四)如何区分本罪与伪造金融票证罪152

(五)如何区分本罪与信用卡诈骗罪152

(六)黑客恶意侵入一提供信用卡服务的数据处理中心的网络窃取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如何定性153

(七)银行职工非法提供储户信息资料致使储户银行卡内资金被盗取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153

三、刑事责任154

四、相关法律法规155

第十四章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156

一、犯罪构成要件156

二、疑难问题解析157

(一)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未遂157

(二)本罪的罪数形态如何确定157

(三)银行工作人员伪造国库券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158

(四)伪造国库券后拿到银行进行兑换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处罚159

三、刑事责任160

四、相关法律法规161

第十五章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162

一、犯罪构成要件162

二、疑难问题解析163

(一)伪造、变造作废无效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或是制作不存在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如何处理163

(二)行为人购买某股票样本后,伪造该种股票若干张,在出售该伪造的股票时被抓获,该如何处理164

三、刑事责任164

四、相关法律法规164

第十六章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168

一、犯罪构成要件168

二、疑难问题解析169

(一)将没有售完的内部职工股转入一家空壳公司予以抛售的行为如何定性169

(二)对公司擅自增加股票发行额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处理171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筹集资金入股的行为如何定性171

三、刑事责任172

四、相关法律法规172

第十七章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183

一、犯罪构成要件183

二、疑难问题解析185

(一)如何界定内幕信息已公开化的时间185

(二)如何认定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内幕信息行为185

(三)行为人没有直接参与交易但分得内幕交易的非法所得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罪186

三、刑事责任187

四、相关法律法规187

第十八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195

一、犯罪构成要件195

二、疑难问题解析196

(一)如何区分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196

(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的,如何定罪处罚197

(三)为避免本人的损失,虚构公司名称,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行为该如何定罪量刑197

三、刑事责任199

四、相关法律法规200

第十九章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203

一、犯罪构成要件203

二、疑难问题解析204

(一)如何理解认定“提供虚假信息”、“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204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204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205

(四)如何区分本罪与诈骗罪205

(五)通过证券公司的销售文件或者打电话的方式对某上市公司的盈利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如何定性205

三、刑事责任206

四、相关法律法规206

第二十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210

一、犯罪构成要件210

二、疑难问题解析212

(一)如何认定本罪在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212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213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213

(四)给证券交易所写匿名信谎称其收购某股票等方式,以抬高某股票价格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213

(五)修改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抬高上市股票价格的行为如何定性214

(六)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股票交易的行为如何定性215

三、刑事责任216

四、相关法律法规217

第二十一章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221

一、犯罪构成要件221

二、疑难问题解析223

(一)如何区分本罪与刑法第185条第1款规定的行为223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违法运用资金罪224

三、刑事责任224

四、相关法律法规225

第二十二章 违法运用资金罪241

一、犯罪构成要件241

二、疑难问题解析242

(一)如何界定本罪的主体242

(二)如何区分本罪与刑法第185条第2款规定的行为242

三、刑事责任243

四、相关法律法规244

第二十三章 违法发放贷款罪252

一、犯罪构成要件252

二、疑难问题解析254

(一)不具有信贷职能的金融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254

(二)如何认定本罪中的“关系人”255

(三)银行行长擅自批条子发放贷款的行为如何定性255

(四)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257

三、刑事责任258

四、相关法律法规258

第二十四章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265

一、犯罪构成要件265

二、疑难问题解析267

(一)如何理解认定“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267

(二)何为“非法拆借、发放贷款”267

(三)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非法放贷的行为如何定性268

(四)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用于个人炒股是否构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269

三、刑事责任270

四、相关法律法规270

第二十五章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276

一、犯罪构成要件276

二、疑难问题解析278

(一)如何理解本罪中的“违反规定”278

(二)如何区分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278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278

(四)违反规定出具保函的行为如何定性278

三、刑事责任279

四、相关法律法规279

第二十六章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283

一、犯罪构成要件283

二、疑难问题解析285

(一)如何理解本罪的客观行为285

(二)如何认定本罪中的“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285

(三)如何区分本罪与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285

(四)银行工作人员对伪造的支票付款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286

三、刑事责任286

四、相关法律法规287

第二十七章 逃汇罪289

一、犯罪构成要件289

二、疑难问题解析290

(一)逃汇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90

(二)逃汇犯罪客观行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90

(三)如何认定处理行为人以伪造、变造有关单位的公文、印章进行逃汇犯罪的行为291

(四)通过走账的方式将境内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的行为如何定性291

三、刑事责任291

四、相关法律法规292

第二十八章 骗购外汇罪309

一、犯罪构成要件309

二、疑难问题解析311

(一)如何区分本罪与套汇业务及一般骗购外汇行为311

(二)如何认定骗购外汇罪的共犯311

(三)利用虚构贸易,骗取和伪造海关报关单并用于骗购外汇的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311

(四)如何区分本罪与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的非法套汇行为312

(五)如何区分本罪与逃汇罪、非法经营罪312

(六)如何准确适用法律确定犯罪罪名313

(七)居间骗购外汇行为如何认定314

三、刑事责任314

四、相关法律法规315

第二十九章 洗钱罪333

一、犯罪构成要件333

二、疑难问题解析335

(一)洗钱犯罪的客观表现有哪些335

(二)如何理解本罪的“明知”要件335

(三)如何就地下钱庄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335

(四)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几宗典型洗钱案例336

(五)“8·27”境外赌资洗钱案分析337

三、刑事责任338

四、相关法律法规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