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训诂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训诂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255514.jpg)
- 孙雍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42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训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训诂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许嘉璐1
第一章 引论1
一、“训诂”不等于“故训”1
二、“训诂”不等于“训诂学”7
三、“训诂学”不等于“词义学”10
第二章 训诂之旨本于声音15
一、汉字形音义的辩证关系16
(一)义附于形的相对灵活性16
(二)义存于声的相对稳定性19
(三)音义关系对字形的多方冲击22
二、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25
(一)用字通假的必然性25
(二)至啧不乱的易简之理28
三、因声求义的辩证性35
(一)汉字对汉语的影响35
(二)声音不是训诂的唯一依据43
(三)训诂不能脱离用字的一定规范47
第三章 语音和字音的流转52
一、音转义存52
(一)音转的实质52
(二)音转的产生54
(三)音转的基本规律58
(四)音转与汉字62
(五)音转原理的训诂价值64
二、声随义转86
(一)声随义转说的提出86
(二)声随义转说的源流88
(三)换读说91
(四)声随义转说不容否定95
三、异读别义99
(一)“四声别义”的争论99
(二)异读别义与训诂学106
第四章 声义同源110
一、同源现象的形成111
(一)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112
(二)词义的二重性—所指与立意116
(三)名之于实,各有义类122
(四)义类与表象联想律124
(五)命名取象种种126
(六)异物同名130
(七)义类与名实关系的矛盾律137
二、同源词138
(一)同源词产生的必然性138
(二)同源词的判定标准140
(三)同源词与音转154
(四)同源词与汉字157
(五)语源与字源161
(六)语源的推求168
(七)语族与类义176
(八)王念孙《释大》186
三、声训195
(一)“声训”名称的提出195
(二)“声训”正名197
(三)声训的性质201
(四)声训源流205
(五)声训条例、形式和义类234
(六)声训的评价247
四、右文说257
(一)右文说源流257
(二)右文现象的形成262
(三)右文说与声训267
(四)音近义通说与右文说270
(五)右文说的研究与评价272
第五章 词义的变化278
一、词义变化的体现及其基本规律278
(一)从所指关系看词义的变化278
(二)从类义关系看词义的变化283
(三)意义变化的基本规律—引申触类,反复旁通290
二、促使词义变化的因素292
(一)从语言外诸因素看词义的变化292
(二)从语言自身因素看词义的变化310
三、词义引申说329
(一)引申说的提出329
(二)引申的基点332
(三)引申的规律335
(四)引申说的局限335
(五)引申说的突破—论“同步引申”343
第六章 词义的存现347
一、词义的概括性与具体性347
(一)“通”与“别”(“圆”与“专”)349
(二)“对文、散文”与“统言、析言”352
(三)泛指与特指355
二、言外之意358
(一)词义与“文意”359
(二)言不尽意与言外之意360
(三)言外之意的体认与诠释364
三、语境与随文释义366
(一)语境对词义的制约366
(二)训诂家的语境观369
(三)随文释义与传注训诂377
(四)随文释义与词书训诂380
第七章 训诂与语言的社会性384
一、语言社会性的层面385
(一)词汇词义的社会性385
(二)言语表达的社会性389
(三)文字使用的社会性392
二、训诂与语言社会性的历史主义原则392
(一)语言社会性的时空因素393
(二)语言社会性的个人因素397
主要参考文献399
跋&赵振铎401
后记403
再版后记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