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论
  • 万志芳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609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国有经济:林业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

1.1.1 研究背景1

1.1.2 问题的提出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

1.2.1 研究的目的6

1.2.2 研究的意义7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

1.3.1 国有企业理论及实践分析10

1.3.2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相关研究20

1.4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及结构28

1.4.1 研究的切入点29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9

1.4.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31

2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35

2.1 重构是现代林业思想在国有林区实践的客观要求36

2.1.1 国有林区经营目标的调整必然要求其微观主体转变经营重点37

2.1.2 国有林区林业新思路的实践要求对林业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38

2.1.3 国有林区林业分类经营的有效实施要求林业微观主体进行经营制度创新39

2.1.4 国有林区产业经济的高效化要求林业微观主体的市场化41

2.2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的阶段及显现的局限性42

2.2.1 跟随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实施简政放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79~1994年)43

2.2.2 林业分类经营框架下的国有林业企业改革阶段(1995~1998年)45

2.2.3 林业新定位下的国有林业企业改革阶段(1998~现在)49

2.3 国有林区现行微观基础的内在矛盾54

2.3.1 木材生产微观体制的核心作用始终未变54

2.3.2 传统的林业管理体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58

2.3.3 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商品化经营)和监督无法有效实现60

2.3.4 沉重的社会负担加剧了森工企业的困境63

2.3.5 市场缺陷及其障碍66

2.4 本章小结68

3 新的林业微观主体框架设计69

3.1 重构的理论基础69

3.1.1 现代林业理论是重构的行业理论基础69

3.1.2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重构的经济理论基础70

3.1.3 重构的经济可行性72

3.2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73

3.2.1 重构对象的两重性74

3.2.2 重构的实质75

3.2.3 重构内容的复合性76

3.2.4 重构的目标77

3.3 新的林业微观基础确立的基本准则78

3.3.1 微观经济基础的生产经营内容体系要与森林资源系统综合开发整体匹配78

3.3.2 微观经济基础的目标是生态优先、综合效益协调产出79

3.3.3 微观经济主体要坚持区域化、开放式80

3.3.4 微观经济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81

3.4 林业微观主体重构思路82

3.4.1 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的制度安排82

3.4.2 建立新的林业微观经济基础87

3.5 新的林业微观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90

3.5.1 目标特征:各主体目标的专业化与整体目标的综合化90

3.5.2 产业结构特征:由产业单一、分散向产业间系统复合转化91

3.5.3 产业组织特征:中小企业与大集团并存92

3.5.4 产权结构特征: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92

3.5.5 布局特征:由有利于木材生产向有利于森林资源培育方向转化93

3.5.6 企业制度差异化特征94

3.6 本章小结94

4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建立与运行96

4.1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定位96

4.1.1 基础性林业企业分类及目标96

4.1.2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经济特征100

4.2 企业制度的选择与设计106

4.2.1 产权结构与制度设计106

4.2.2 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的选择与设计109

4.2.3 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与设计111

4.3 资源配置115

4.3.1 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115

4.3.2 资源配置的依据117

4.3.3 资源配置方式119

4.4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运行121

4.4.1 公益林生产经营企业的运行122

4.4.2 商品林生产经营企业的运行125

4.5 本章小结127

5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构建与运行129

5.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定位129

5.1.1 商品性林业企业分类及经营目标130

5.1.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经济特质131

5.2 商品性林业企业企业制度的构建137

5.2.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产权制度137

5.2.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139

5.2.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治理结构141

5.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规模经济145

5.3.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规模及其结构146

5.3.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范围经济151

5.3.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聚集经济152

5.4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运行155

5.4.1 商品性林业企业运行的基本模式155

5.4.2 商品性林业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156

5.4.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运行评估157

5.5 本章小结158

6 新林业微观主体运行关系160

6.1 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运行关系的两种类型160

6.1.1 林业企业间的竞争性关系161

6.1.2 林业企业间的非竞争性关系163

6.2 林业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166

6.2.1 公益林经营企业之间的横向一体化167

6.2.2 商品林经营企业之间的横向一体化168

6.2.3 同类商品性林业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169

6.3 林业企业间的纵向一体化173

6.3.1 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形式173

6.3.2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利弊分析176

6.3.3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间纵向一体化的运作特征177

6.4 林业企业间的混合一体化及战略联盟179

6.4.1 林业企业间混合一体化的基本组织形态179

6.4.2 混合一体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182

6.4.3 林业企业间的战略联盟183

6.5 本章小结186

7 国有林区新林业微观主体运行的制度基础187

7.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187

7.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及其制度的基本内涵187

7.1.2 现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特征189

7.1.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重新确定192

7.2 国有林区林业市场制度195

7.2.1 国有林区林业市场制度的作用195

7.2.2 健全的森林资源市场197

7.2.3 完善的林业市场运作机制201

7.3 政府对林业企业的有效规制203

7.3.1 政府对林业企业规制的内涵203

7.3.2 政府对林业企业规制的基本取向206

7.3.3 政府作用边界及领域207

7.3.4 政府规制的主要措施209

7.4 林地使用制度212

7.4.1 建立林地使用制度的必要性213

7.4.2 林地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215

7.5 本章小结217

8 国有林区实现新的林业微观制度的过渡性对策219

8.1 新的林业微观制度过渡对策选择219

8.1.1 过渡式、渐进性地推进220

8.1.2 关键性与层次性相结合221

8.1.3 强制性与自发性相结合221

8.1.4 主要对策系统图222

8.2 国有资本退出对策224

8.2.1 国有资本退出的基本界定224

8.2.2 国有资本退出的主要障碍226

8.2.3 国有资本退出的步骤与措施229

8.3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难点与对策232

8.3.1 现行林地资源的配置分析232

8.3.2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难点与障碍233

8.3.3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对策235

8.4 林产品加工企业的整合对策239

8.4.1 林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的目标239

8.4.2 有效进行林产品加工企业间的资产重组240

8.4.3 组建并完善林产品加工企业集团243

8.4.4 企业整合中相关问题的解决246

8.5 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247

8.5.1 国有林区政企关系的现行制度特征248

8.5.2 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主要障碍分析251

8.5.3 国有林区政企分离的步骤与策略254

8.6 本章小结257

参考文献259

后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