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盛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295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中学-教育工作-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攀登是终生的准备与超越5
一、逆境可能成为财富5
坐在最后一排的少年——博览群书6
竞争出来的修养——陶冶艺术修养10
命运压不弯的腰——意志磨炼13
风暴中的苦读者——自我发展16
二、从做一个好教师起步19
文科班里的故事——提炼经验21
最早的双语课——探索教学25
船模能手和数学天才——锤炼人才28
“八级钳工”和打架大王——关爱后进31
道路在笔下宽广——开拓领域35
十年不息的电波——传播思想38
三、校长需要专门素养41
无憾的告别——业务精湛43
受命于危难之际——人格完善47
三张军令状——决策果断50
上中—哈佛——开拓有方55
但取一瓢饮——洞察敏锐59
四、中国校长活跃在国际舞台62
舌战华盛顿——树立形象64
西西里岛上的灯光——宣传优势68
日内瓦的中国声音——占有席位71
费城思考——借鉴经验75
第二章 教育首先要促进人的精神成长79
一、学校是养育学生中国根的沃土82
留美博士的短暂一生——培育民族之根84
世界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的成长——培育学力之根87
激情在那一刻进发——培育文化之根91
校园无特权——培育民主之根94
一时负责还是一生负责——培育德性之根97
二、资优生德育任重而紧迫101
回报母爱——继承传统美德105
首张“残障人地图”问世——承担社会责任108
蓝天下的挚爱——树立科学发展观111
24小时生存训练——增强心理素质114
做真正开放的中国人——开阔国际视野118
三、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责122
我的发展拭目以待”——发掘潜质124
德智体美一样都不能少——全面发展128
顾此不可失彼——意志磨炼130
宽松环境促进主动发展——勇于创新134
扬威世界的经验之谈——体验成功138
第三章 国际教育就是我们的机遇143
一、中国人能够办好外国人子女学校146
新的奶酪就在我们身边——发现机遇149
“上海中学只此一所”——巧借东风154
18个学生的学校——发挥优势158
社会的宽容是有限度的——加速发展162
二、IB是通往国际教育的快车道166
第一个访问IB英国总部的中国人——走向新起点168
六角形带来的启示——创设新课程171
倾听每一个声音——以学生为本176
细微之处显关怀——评价人本化179
三、国际教育必须突显中国特色182
入门时的量体裁衣——知己知彼184
中国结,中国心——中国情结188
“要教中文,更要教中国文化”——文化熏陶192
哈佛少年谢理维——多维教学195
无边的圆——管理重责199
你们就是21世纪的学校——世界认可205
第四章 时代召唤数字校园209
一、学校务必踏准信息技术发展的节拍212
市长的视察——参照世界一流214
“一步到位”还是“滚动更新”——讲究投资策略219
“神仙会”——发挥智库能量223
从“无线网”到“MP网”——寻找适用技术226
由图书馆到信息中心——引入海量资源230
数字化实验室——拓展运用空间235
二、教学与技术的整合是数字校园的核心239
“整合”之道——明确应用导向242
“五用主义”——推动课堂应用245
马会总裁的疑惑——开发适用课件248
你要我做”和“自己要做”——建立学科平台252
学问的平台——构筑学习平台255
三、让数字技术浸润学校的每一个角落259
运动会和手提电脑——动态追踪262
生命力”的追求——空间互动265
木马客——网络管理268
活力在于“更新”——形象展示271
“我们已经上了新闻!”——国际交流274
第五章 课程教学彰显个性279
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282
每人都有一张课程表——促进个性发展285
研究性学习——鼓励主动探究289
搭建高科技的平台——传授最新知识294
编写我们自己的教材——开发校本教材298
寓教育于评价中——实施分层评价301
二、高选择性是现代课程的特征305
打造双重课程——系列选择308
前进的阶梯——层次选择311
色彩斑斓的芳草地——科目选择315
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评价选择318
三、立意·思辨·互动是我们教学的策略322
“渔”的艺术——意境为魂325
思维教学进发出的力量——思辨固本330
双语的奏章——形实益彰334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走”为上策338
第六章 管理就是在有限资源中激活能量343
一、激励是造就一流队伍的必要346
我漂亮,我自信——令人羡慕的职业348
不设首席教师——以质为主的分配352
星光灿烂——强化服务的评价356
触底反弹的积极性——抑制因素的化解359
一花独放不是春——最大活力的群体362
二、人力资源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366
人才就在身边——用好优势能量368
年轻人,我相信你行——激活青年潜力372
龙门歌谣——促进专业发展375
谁都可以试试——创设轮岗机制378
“借用外脑”——整合校外资源381
三、学校管理要突出经营的思想385
教改的新节奏——高效率的指标389
中学办全国大赛——高效能的组织393
“好日子工程”——高效益的过程396
结语402
后记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