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萨拉热窝到东京 两次世界大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萨拉热窝到东京 两次世界大战
  • 齐世荣主编;吴伟,徐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3489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萨拉热窝到东京 两次世界大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萨拉热窝——贡比涅:第一次世界大战7

一、磨刀霍霍的列强集团7

“阴暗的角落”与“阳光下的地盘”7

一股股火药味在欧洲飘荡11

二、萨拉热窝打响引燃战火的第一枪17

巴尔干在“多事之秋”收获了一捆捆干柴17

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21

三、从速决战到持久战26

打开“潘多拉盒子”26

战马恩河34

俄军兵败坦能堡39

四、1915和1916年:没有四季,只有战争43

东线的失利与胜利43

后来的入伙者48

凡尔登:一场几乎打了一年的血战50

索姆河,仗越打越大57

五、战火中的海洋不是蓝色的60

海洋变成立体的战场60

日德兰:网未破,鱼未死64

六、震撼世界的俄国革命68

最脆弱的链环68

从二月到十月:走过的不仅仅是时间71

七、通往贡比涅森林的最后一段血路80

法军蓝色的军服像一道道海浪80

毒气和坦克各显神威84

德军决心不让1918年的西线宁静87

冤家聚首贡比涅93

第二章 巴黎——纽约:短暂的和平梦97

一、巴黎与华盛顿之间的一张偌大谈判桌97

一幅新的世界政治地图97

胜者的共识与各自的打算99

聚集巴黎:三巨头?四巨头?五巨头?108

《凡尔赛条约》与“凡尔赛体系”:胜者对败者的严惩114

胜者之间的新角逐119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胜者之间的交易12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温床129

二、鲁尔的不幸与道威斯的“药方”134

赔款问题:悬而未决且愈演愈烈134

危机在鲁尔爆发138

“道威斯计划”:美国的“良方”142

“杨格计划”与胡佛“延债宣言”:“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147

三、充满希望的洛迦诺151

莱茵兰:关系各国安全之地151

“日内瓦议定书”:法国的一厢情愿157

《洛迦诺公约》:战争与和平的真正分界线?160

四、裁军与“非战”,但是167

国联的裁军:冗长的闹剧167

《非战公约》:一纸集体安全的原则声明177

五、大危机打乱的不仅是国内秩序181

大崩溃:人类经济史上的最强地震181

世界政治大分野之一:民主制度的巩固184

世界政治大分野之二:世界法西斯运动188

第三章 日内瓦——华盛顿:战争的脚步声197

一、“九一八事变”:战火在亚洲点燃197

事变陡起:“协调外交”进坟墓197

列强反应:姑息同情不制裁200

“满洲国”:日本侵略新基地205

二、纳粹德国:战争机器开始启动209

“领袖国家”:阴谋、恐怖、独裁209

重整军备:向战争迈出第一步211

从斯特莱沙到莱茵兰:希特勒步步得手214

三、墨索里尼:豪夺埃塞俄比亚220

战火在法英纵容下点燃220

国联的制裁和美国的中立226

“霍尔—赖伐尔协定”:绥靖的重要一幕228

四、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232

从共和国建立到内战烽火骤起232

外国的干涉与“不干涉”:意识形态与大国利益的冲突236

美国与苏联:中立与国际纵队247

五、卢沟桥:大战序幕已经拉开250

卢沟桥——广州:“对支一击论”破产250

日内瓦——布鲁塞尔:西方无所作为253

海关—租界—滇缅路:绥靖的轨迹258

六、从维也纳到慕尼黑:绥靖的梦想266

1937年:希特勒的政治“遗嘱”和张伯伦的绥靖“总计划”266

吞并奥地利:不流血的征服270

《慕尼黑协定》:绥靖的顶峰276

波兰危机:大战日益迫近285

七、莫斯科:两场结局迥然不同的谈判287

不成功的英法苏谈判287

纳粹—苏联条约:战争的障碍终于排除291

八、通向珍珠港之路295

从“帕奈号”事件到废止《美日商约》295

对日有限禁运与援助中国298

华盛顿谈判:美日逐步摊牌302

“白色”的“闪电”310

第四章 华沙——东京:第二次世界大战310

一、波兰再度亡国310

“静坐”的盟国打着一场“奇怪的战争”313

二、法兰西噩梦316

挪威的海水是冰冷的316

敦刻尔克,不幸与万幸320

又一次“相聚”在贡比涅324

三、不屈的不列颠战旗在空中、海上和沙漠里飘扬326

“海狮”终于没能爬上英吉利海岸326

大西洋里的“狼群”331

大漠狐烟333

四、“巴巴罗萨”,血腥之剑指向苏联338

巴尔干跳板让德国打滑338

“台风”吹不透克里姆林宫红墙340

五、恶浪排天太平洋347

浊流南涌347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350

西南太平洋的悲歌354

狼狈为奸的法西斯集团359

六、以集团对抗集团359

捏紧拳头:从“ABC会谈”到“租借法案”361

捏紧拳头:从《大西洋宪章》到《联合国家宣言》363

七、开始的结束和结束的开始369

北非的“火炬”与同盟国胜利的曙光369

东线苏军打断了德军的脊梁373

血与火的海洋379

锯断轴心国的“长靴”384

八、1943年:同盟国为战争摆下张张会议桌384

“霸王”,千呼万唤始出来388

莫斯科、开罗、德黑兰:分别上演的“三重奏”393

九、东西夹击398

诺曼底登陆398

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反攻402

太平洋的落日405

雅尔塔:三大国首脑的又一曲“三重奏”409

德国的垂死反扑414

十、最后的战斗414

攻克柏林417

日本投降420

第五章 透过战争的硝烟: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与思考427

一、人们为什么而战:两次大战的起源、目的与性质的比较427

两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共性分析428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个性探讨433

二、人们以什么方式而战:两次大战的方式、手段与规模的比较437

用综合实力去抗衡437

联盟战争与战略战术441

三、战争留下了什么:两次大战的后果与影响的比较446

两次大战的共同遗产:欧洲支配世界的结束44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世界多极化发展452

战争与和平的思考460

主要参考书目466

后记470

作者简介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