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及互连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及互连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75089.jpg)
- 刘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526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学科: 基本知识) 互连网络(学科: 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 互连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及互连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1
1.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况1
1.1.2 现代网络技术的特点1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3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4
1.2.3 计算机网络和拓扑结构及分类5
1.2.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应用6
1.3 网络体系结构与ISO/OSI参考模型8
1.3.1 体系结构的概念8
1.3.2 网络协议的概念9
1.3.3 网络功能和协议层次化9
1.3.4 各层中共同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1
1.3.5 ISO/OSI参考模型11
第二章 IP与计算机通信网络15
2.1 目录Internet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5
2.1.1 Internet网面临的问题15
2.1.2 Internet网改造的一些解决方案16
2.2 Internet2及其体系结构19
2.2.1 Internet2的总体结构20
2.2.2 Internet2的关键部分:Gigapop22
2.2.3 Gigapop实例24
2.3 IPv4的问题与新的IPv6协议25
2.3.1 IPv4的局限性和IPv6的优势25
2.3.2 IPv6协议26
2.4 RTP/RTCP和RSVP协议36
2.4.1 RTP协议36
2.4.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38
2.4.3 RSVP资源预留协议41
2.5 快速IP技术44
2.5.1 网络控制方法类别44
2.5.2 快速IP技术解决方案48
2.6 IP交换和标记交换51
2.6.1 IP交换技术51
2.6.2 标记交换技术59
2.6.3 标记交换与IP交换的比较63
2.7 IP的传输方式65
2.7.1 基于ATM的IP OVER ATM65
2.7.2 基于SDH的IP OVER SDH72
2.7.3 基于WDM的IP OVER WDM79
2.8 IP电话技术87
2.8.1 Internet与电话网87
2.8.2 IP电话的基本原理90
2.8.3 IP电话的产品和应用93
附录 我国IP电话/传真技术体制95
第三章 局域网及介质访问协议111
3.1 局域网概论111
3.1.1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111
3.1.2 局域网的拓扑构型111
3.1.3 局域网传输介质类型与特点113
3.1.4 局域网的组成114
3.1.5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类115
3.2 IEEE802.2逻辑控制协议116
3.2.1 无连接操作117
3.2.2 应答的无连接操作118
3.2.3 面向连接的操作118
3.3 Ethernet与IEEE802.3121
3.3.1 介质访问控制MAC121
3.3.2 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122
3.3.3 介质访问的控制方法123
3.3.4 物理层发信(PLS)和连接124
3.4 令牌总线与IEEE802.4125
3.4.1 介质存取控制125
3.4.2 令牌总线的帧格式126
3.4.3 传输介质128
3.5 IEEE802.5令牌环接入方法128
3.5.1 介质存取控制(MAC)128
3.5.2 介质存取控制帧结构128
3.5.3 物理层和介质130
3.6 光纤分布式数据口(FDDI)130
3.6.1 介质访问控制(MAC)131
3.6.2 MAC服务135
3.6.3 物理层规范135
3.7 10BASE-T网137
3.7.1 10BASE-T组网规则138
3.7.2 10BASE-T网络主要硬件设备138
3.7.3 10BASE-T特点139
3.8 局域网发展139
3.8.1 宽带局域网139
3.8.2 光纤局域网142
3.8.3 城域网MAN147
3.8.4 高速局域网154
3.8.5 分组无线局域网159
第四章 网络互连技术165
4.1 网络互连基础165
4.1.1 网络互连的好处165
4.1.2 网络互连原理165
4.2 网络互连设备167
4.2.1 中继器167
4.2.2 网桥168
4.2.3 路由器175
4.2.4 交换式互连设备187
4.2.5 协议转换器188
4.3 互联网与TCP/IP189
4.3.1 TCP/IP协议分层189
4.3.2 编址与命名191
4.3.3 地址转换协议ARP195
4.3.4 逆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198
4.3.5 IP协议:数据报路由选择199
4.3.6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201
4.3.7 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点到点的协议PPP207
4.3.8 传输控制协议TCP208
4.3.9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16
4.3.10 Internet网关协议218
4.4 路由器系统配置与管理232
4.4.1 路由器命令模式232
4.4.2 系统映像软件及配置文件加载233
4.4.3 路由器系统配置234
4.4.4 路由协议配置235
4.4.5 路由器系统管理236
第五章 网络软件和网络管理239
5.1 网络管理239
5.1.1 基本概念239
5.1.2 网络管理的功能240
5.1.3 网络管理的标准化241
5.1.4 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成242
5.1.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44
5.1.6 网络安全251
5.1.7 当前流行的几种典型的网管产品257
5.2 网络软件259
5.2.1 网络操作系统259
5.2.2 客户机/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模式269
5.2.3 数据库技术274
第六章 网络系统工程设计277
6.1 网络设计基本概念277
6.1.1 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277
6.1.2 网络性能评价279
6.2 网络系统设计281
6.2.1 用户端系统网络协议281
6.2.2 中继系统协议285
6.2.3 网络拓扑结构287
6.2.4 结构化布线291
6.3 组网294
6.3.1 用户端系统组网294
6.3.2 中继系统组网299
6.4 网络设计的应用303
6.4.1 利用Informix数据库构建企业Intranet303
6.4.2 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实例305
6.4.3 无线网络互连工程实例308
6.4.4 校园网实例310
第七章 ATM网络互连与工程313
7.1 概述313
7.1.1 ATM网络技术的特点313
7.1.2 ATM网络互连的基本结构315
7.2 ATM网络互连接口技术318
7.2.1 SONET/SDH接口318
7.2.2 E3/DS-3接口319
7.2.3 4B/5B与8B/10B接口320
7.3 局域网仿真与MPOA321
7.3.1 局域网仿真322
7.3.2 传统IP-over-ATM324
7.3.3 MPOA325
7.4 IP和ATM技术的结合——宽带多媒体网络327
7.4.1 多媒体网功能模型329
7.4.2 统一的ATM网络平台329
7.5 ATM网络工程331
7.5.1 ATM局域网络工程331
7.5.2 ATM城域网的基本结构与组成333
7.5.3 ATM广域网络工程336
7.5.4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