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家风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客家风华](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170102.jpg)
- 胡希张等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2402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7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客家风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客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第一节 沸沸扬扬说客家1
第二节 波谷缓延半世纪7
第三节 不断升温的新“客家热”9
第四节 客家研究中的三种心态14
第五节 突破自我研究格局17
第二章 客家源流21
第一节 客家源流研究的回顾21
第二节 纯客区非客“方言岛”现象的启示27
第三节 客家民系的族源(之一)——南迁汉民36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族源(之二)——本地土著49
第五节 形成客家民系的地域73
第六节 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91
第七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97
第八节 客家的名称由来与界定105
第三章 客家民性131
第一节 对“客家精神”命题的思考131
第二节 用“客家民性”取代139
第三节 客家民性的主要特征142
第四节 “四自”民性的负面效应146
第五节 客家“四自”民性与市场经济154
第四章 客家民系的历史作用160
第一节 实事求是评价客家民系160
第二节 客家人与近现代重大革命运动164
第三节 文坛武场 英才辈出175
第四节 拓荒创业 功不可没180
第五节 英才辈出的诸种因素188
第五章 客家语言203
第一节 客家话与客家民系同步形成203
第二节 客家话的基本特征206
第六章 客家妇女227
第一节 客家妇女的丰碑背后227
第二节 客家妇女的家庭角色231
第三节 客家妇女的社会形象245
第四节 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250
第五节 客家妇女的婚姻悲剧254
第六节 客家妇女生活片断262
第七章 客家经济279
第一节 未开垦的处女地279
第二节 客家经济的兴起281
第三节 未破土的萌芽295
第四节 客家经济要向新的高度腾飞298
第八章 客家宗教303
第一节 民间信仰303
第二节 佛教在客家地区314
第三节 道教在客家地区320
第四节 天主教、基督教在客家地区323
第九章 客家文艺(之一)330
第一节 书面文学331
第二节 民间文学342
第三节 地方戏剧350
第四节 民间舞蹈367
第五节 客家曲艺387
第六节 民间器乐399
第七节 美术404
第八节 其他民间艺术414
第十章 客家文艺(之二)——客家山歌423
第一节 客家山歌的形成424
第二节 客家山歌的形态437
第三节 客家山歌的内容449
第四节 客家山歌的歌词467
第五节 客家山歌的音乐483
第六节 客家山歌的传播514
第十一章 客家教育527
第一节 崇文尚学 蔚为风气527
第二节 令人刮目相看的教育规模530
第三节 出类拔萃的教育成果533
第四节 客家文风丕盛有先后537
第五节 一条走出穷困的通途541
第六节 兴学德政垂后世543
第十二章 客家习俗550
第十三章 客家民居588
第一节 客家传统民居588
第二节 今日的客家民居626
第十四章 客家饮食631
第一节 客家菜的特点631
第二节 客家传统菜式635
第三节 客家风味小吃651
第四节 客家传统糖果点心664
第五节 客家风味饮料668
第六节 其他客家风味食物678
第七节 从客家饮食看客家源流689
附录一 80年代以来部分客家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名录694
附录二 70年代末以来部分客家研究杂志、丛刊、辑刊名录696
附录三 80年代以来部分客家研究学术性会议名录697
附录四 70年代末以来部分有关客家的专著名录700
附录五 石壁客家公祠碑亭碑文707
附录六 闽粤赣边区各县建置时间表709
附录七 中国国内客家人口分布712
附录八 海外客家人口分布715
附录九 《赣州府志》艺文志关于“方言”一段717
附录十 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客家名人展”(摘录)718
附录十一 “五胡乱华”至清代风云人物出处728
后记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