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染病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染病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150749.jpg)
- 楼方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4454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07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0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染病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肠道传染病1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1
第一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1
第二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6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9
二、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3
三、重型肝炎25
四、慢性迁延性肝炎34
五、慢性活动性肝炎35
第三节 非甲非乙型肝炎49
〔附〕49
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50
病毒性肝炎治愈标准53
第二章 脊髓灰质炎55
第八节 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9
一、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性疾病70
第三章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感染70
二、心肌炎及心包炎71
三、流行性胸痛71
四、疱疹性咽峡炎72
五、手足口病73
六、流行性皮疹病73
七、呼吸道感染73
八、婴儿腹泻症74
九、新型肠道病毒感染74
第四章 病毒性肠炎76
一、诺瓦克病毒肠炎76
二、轮状病毒肠炎77
第五章 霍乱与副霍乱80
〔附〕乳糖醇解弧菌感染88
第六章 弯曲菌病89
第七章 细菌性痢疾91
一、急性典型菌痢92
二、急性非典型菌病97
三、中毒型菌病98
四、慢性迁延型菌痢103
五、慢性菌痢急性发作107
六、慢性隐伏型菌痢107
〔附〕108
瑞特氏综合征108
腹泻原因分类109
痢疾杆菌艳蓝血清染色法109
第八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111
一、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11
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116
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117
四、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19
五、大肠杆菌食物中毒120
六、产气荚膜杆菌食物中毒121
七、蜡样杆菌食物中毒122
八、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122
九、肉毒中毒123
第九章 伤寒及副伤寒127
变应性亚败血症137
〔附〕137
发热病因简表138
第十章 李士特氏菌病141
第十一章 厌氧菌感染144
第十二章 放线菌病152
第十三章 弓形体病154
第十四章 阿米巴病160
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160
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172
第三节 肺及胸膜阿米巴病179
第四节 脑阿米巴病181
第五节 皮肤阿米巴病182
第六节 腹膜阿米巴病183
心包炎185
膈下脓肿185
第七节 其他部位阿米巴病185
胆囊炎186
胃阿米巴病186
泌尿道阿米巴病186
男性生殖器阿米巴186
女性生殖器阿米巴病187
第一节 小袋虫病188
第五章 肠道其他原虫病188
第二节 贾第虫病190
第三节 等孢球虫病193
〔附〕梅氏唇形虫193
〔附〕肉孢子虫病195
第十六章 旋毛虫病196
第十七章 蛲虫病200
第十八章 鞭虫病204
第十九章 蛔虫病207
〔附〕211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211
柳夫勒氏综合征213
第二十章 其他线虫病及棘头虫病215
第一节 颚口线虫病215
第二节 龙线虫病216
第三节 筒线虫病219
第四节 毛圆线虫病219
第五节 毛细线虫病220
第六节 管圆线虫病221
第七节 棘头虫病223
第二十一章 绦虫病225
第一节 猪肉绦虫病及牛肉绦虫病225
第二节 短膜壳绦虫病229
第三节 长膜壳绦虫病230
第四节 瑞列绦虫病231
第六节 裂头绦虫病233
第五节 复孔绦虫病233
第七节 裂头蚴病234
〔附〕增殖裂头蚴病236
第二十二章 囊虫病(囊尾幼病)237
〔附〕多头绦虫病239
第二十三章 棘球蚴病(包虫病)240
第一节 单房棘球蚴病240
第二节 多房棘球蚴病244
第二十四章 华支睾吸虫病247
第二十五章 姜片虫病251
第二十六章 肺吸虫病253
一、卫氏肺吸虫病253
二、斯氏肺吸虫病258
第一节 鼻病毒感染260
第一章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260
第二篇 呼吸道传染病260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262
第三节 副流感病毒感染269
第四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71
第五节 冠状病毒感染273
第六节 腺病毒感染275
第二章 流行性腮腺炎278
第三章 病毒性发疹性传染病283
第一节 麻疹283
第二节 风疹295
〔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诊断297
第三节 幼儿急疹298
第四节 传染性红斑299
第五节 单纯疱疹300
第六节 水痘及带状疱疹304
第七节 天花与种痘311
〔附〕猴痘318
第四章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320
第五章 巨细胞病毒感染322
第六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6
〔附〕淋巴结肿大病因分类329
第七章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331
第八章 鹦鹉热333
第九章 支原体肺炎336
第十章 Q热340
第十一章 链球菌感染344
第一节 链球菌性咽炎345
第二节 链球菌性肺炎347
第三节 链球菌性皮肤感染347
第十二章 猩红热350
第十三章 肺炎球菌感染355
第一节 大叶性肺炎355
第四节 肺炎球菌性中耳炎及乳突炎360
第三节 肺炎球菌性心包炎360
第二节 肺炎球菌性脓胸360
第六节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361
第五节 肺炎球菌败血症361
第七节 其他感染363
第十四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64
脑脊液检查法368
脑炎及脑膜炎分类379
第十五章 白喉382
第十六章 百日咳394
第十七章 流行性感冒杆菌感染400
第十八章 绿脓杆菌感染405
第十九章 退伍军人病410
第二十章 结核病412
第一节 肺结核415
第二节 急性粟粒性结核425
第三节 喉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426
第四节 结核性胸膜炎427
第五节 结核性心包炎428
第六节 结核性脑膜炎430
第七节 肠结核432
〔附〕舌及口腔结核434
第八节 结核性腹膜炎434
第九节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435
第十节 泌尿生殖系结核436
一、肾结核436
二、男性生殖系结核438
三、女性生殖系结核438
第十一节 肝结核438
第十二节 骨及关节结核439
第十三节 颈淋巴结结核441
第十四节 皮肤结核442
第二十一章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445
第一节 肺部分枝杆菌病446
第二节 分枝杆菌性淋巴结炎447
第三节 分枝杆菌性表浅皮肤感染448
第四节 分枝杆菌其他感染448
第二十二章 诺卡氏菌病449
第二十三章 肺孢子虫病451
第三篇 虫媒传染病455
第一章 虫媒病毒性脑炎455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455
第二节 西部马脑炎469
第三节 东部马脑炎470
第四节 委内瑞拉马脑炎471
第五节 圣路易脑炎473
第六节 墨累流域脑炎474
第七节 森林脑炎474
第一节 登革热477
第二章 虫媒病毒性热病477
第二节 西尼罗热480
第四节 A群虫媒病毒感染481
第三节 裂谷热481
第五节 科罗拉多蜱传热482
第六节 白蛉热483
第三章 病毒性出血热485
第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485
第二节 新疆出血热495
第三节 登革出血热498
第四节 黄热病501
第五节 克里米亚出血热503
第六节 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505
第七节 非洲出血热(马堡病及伊波拉病)507
第四章 虫媒立克次体病509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509
第二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512
第三节 恙虫病514
第四节 立克次体痘517
第五节 东半球蜱传立克次体病518
第六节 洛基山斑疹热520
第五章 鼠疫523
第六章 兔热528
第七章 回归热532
第八章 疟疾536
第九章 利什曼原虫感染552
第一节 黑热病552
第二节 皮肤黑热病558
第三节 皮肤利什曼原虫病560
第四节 粘膜皮肤利什曼原虫病561
第十章 锥虫病564
第一节 美洲锥虫病564
第二节 西非锥虫病567
第三节 东非锥虫病570
第十一章 巴贝西虫病571
第十二章 丝虫病573
第一节 班氏丝虫病574
第二节 马来丝虫病583
第三节 罗阿丝虫病584
第四节 盘尾丝虫病585
第五节 欧氏丝虫病588
第六节 棘唇虫病588
第七节 恶丝虫病589
第四篇 透皮传染病594
第一章 口蹄疫594
〔附〕传染性水疱病594
第二章 狂犬病598
第三章 猫抓病605
第四章 沙眼衣原体感染608
包涵体性结膜炎609
沙眼609
性病淋巴肉芽肿610
非淋病性尿道炎611
队睾炎611
瑞特氏综合征611
女性生殖器感染612
婴儿肺炎612
第五章 尿素分解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感染613
非淋菌性尿道炎613
盆腔炎614
产褥感染及流产614
其他615
第六章 淋病616
第七章 葡萄球菌感染622
第一节 皮肤感染625
第二节 葡萄球菌性肺炎627
第四节 葡萄球菌性脑膜炎629
第三节 葡萄球菌性骨髓炎629
第八章 布鲁氏菌病631
第九章 破伤风637
第十章 炭疽645
第十一章 鼻疽与类鼻疽650
第一节 鼻疽650
第二节 类鼻疽651
第十二章 麻风655
第十三章 软下疳666
第十四章 腹股沟肉芽肿669
第十五章 鼠咬热671
第一节 小螺菌鼠咬热671
第二节 链杆菌鼠咬热672
第十六章 钩端螺旋体病674
第一节 梅毒687
第十七章 密螺旋体感染687
第二节 雅司696
第三节 品他697
第四节 地方性梅毒698
第十八章 真菌病700
第一节 浅部真菌病700
一、头癣700
二、足癣702
三、手癣703
四、体癣703
五、股癣703
六、甲癣704
七、花斑癣704
八、癣菌疹705
第二节 深部真菌病705
一、念珠菌病705
二、隐球菌病709
三、曲菌病712
四、毛霉菌病714
五、组织胞浆菌病715
六、着色霉菌病718
七、足肿病719
八、孢子丝菌病720
九、球孢子菌病722
十、芽生菌病724
十一、类球孢子菌病726
第十九章 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728
第二十章 毛滴虫病732
一、阴道毛滴虫病732
二、口腔毛滴虫病734
三、人毛滴虫病735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病736
第二十一章 血吸虫病736
一、侵袭期血吸虫病738
二、急性血吸虫病740
三、慢性血吸虫病748
四、晚期血吸虫病755
五、脑型血吸虫病761
六、肺型血吸虫病763
七、其他异位血吸虫病763
第二节 埃及血吸虫病768
第三节 曼氏血吸虫病770
第四节 间插血吸虫病772
〔附〕动物血吸虫病773
第五节 稻田皮炎(尾蚴皮炎)774
第二十二章 钩虫病类圆线虫病及吸吮线虫病777
第一节 钩虫病777
第二节 皮肤蠕虫蚴移行症781
第三节 类圆线虫病783
第四节 吸吮线虫病786
第二十三章 螨皮炎787
〔附〕肠螨病788
第二十四章 松毛虫病及桑毛虫皮炎789
第一节 松毛虫病789
第二节 桑毛虫皮炎791
第二十五章 传播途径未明疾病794
第一节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794
第二节 雷益氏综合征796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慢病毒感染799
一、恶急性硬化性全脑炎799
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800
三、传染性海绵样变脑病801
库鲁病802
克-耶二氏病803
第一章 免疫学检查在传染病中的应用805
第一节 特异性免疫检测法805
第五篇 传染病有关诊疗方法805
一、凝集试验806
二、红细胞凝集试验806
三、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807
四、间接血凝试验808
五、乳胶凝集试验809
六、炭血清凝集试验811
七、补体结合试验811
八、免疫粘附血凝试验812
九、免疫沉淀试验813
十、免疫扩散试验814
十一、对流免疫电泳法815
十二、放射免疫测定816
十三、免疫荧光试验818
十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820
十五、免疫电镜技术822
(一) 皮肤试验823
第二节 非特异免疫检测方法823
一、细胞免疫功能检测823
(二) E玫瑰花形成试验825
(三)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826
(四)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827
(五) 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828
(六) 补体玫瑰花形成试验829
(七) EA玫瑰花试验830
(八) 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的检查830
(九) 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试验831
(十) 嗜硷粒细胞脱颗粒试验831
(十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832
二、体液免疫功能检测833
(一)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833
(二) 免疫复合物检测834
(三) 总补体测定836
(四) 补体成分C3测定837
(五) 抗核抗体测定838
第二章 抗菌药物在传染病中的应用839
第一节 抗菌疗法的一般注意事项839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方法851
一、抗生素851
青霉素G类851
耐酶半合成新青霉素852
广谱青霉素852
先锋霉素类853
氨基甙类854
四环素类856
氯霉素类857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58
洁霉素及林可霉素858
多肽类抗生素859
抗结核菌药物860
新生霉素、万古霉素、创新霉素、磷霉素、褐霉素860
其他抗菌药物862
抗真菌药物864
二、磺胺药866
短效磺胺药866
中效磺胺药867
长效磺胺药867
肠道磺胺药868
外用磺胺药868
丙磺舒868
三、抗感染中草药869
第三章 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871
第四章 免疫增强剂在传染病中的应用888
第五章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894
第六章 感染性休克909
第七章 补液治疗法概要934
第八章 祖国医学在传染病诊治中的应用942
第九章 几种常用诊疗技术949
第一节 肝活组织针取术949
第二节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950
第三节 透析疗法953
一、腹膜透析953
二、血透析956
三、结肠透析958
第四节 肠镜检查术959
第五节 喉插管术964
第六节 气管插管术966
第七节 气管切开术967
第八节 人工呼吸器969
第九节 骨髓穿刺术971
第十节 淋巴结、脾、肝穿刺术973
第一章 隔离976
一、传染病院及传染病区设施976
第六篇 传染病院或病区一般工作简介976
二、隔离种类及要求979
三、隔离技术981
第二章 消毒987
第一节 消毒方法988
一、物理消毒法988
机械的方法988
日光988
紫外线988
煮沸989
流动蒸气989
高压蒸气990
干热992
二、化学消毒法993
漂白粉993
微波993
红外线993
次氯酸钙994
氯胺T995
过氧乙酸995
过氧化氢997
甲醛997
戊二醛998
环氧乙烷999
乙型丙内酯1001
乙醇1002
异丙醇1002
新洁而灭1002
杜米芬1003
消毒净1003
洗必太1003
碘剂1004
高锰酸钾1004
一、随时消毒法1005
第二节 消毒实施1005
甲酚皂溶液1005
乳酸1005
苯酚1005
二、终末消毒法1008
第三节 对其他科室的隔离消毒要求1009
一、化验室1009
二、中心供应室1009
三、非传染科病室1010
四、营养科、厨房及食堂1010
第三章 杀虫与灭鼠1012
灭蚊1012
灭蝇1015
灭蠓1017
灭虱1017
灭蚤1018
灭蟑螂1019
灭臭虫1019
灭蜱1020
灭螨1021
灭鼠1022
灭白蛉1022
第四章 传染病病案记录1026
入院病历1026
入院记录1031
诊断讨论及诊疗计划1031
病程记录1031
入院记录举例1032
病程中的一般常规1034
第五章 传染病的护理1035
一、传染病护理特点1035
二、一般护理常规1036
三、分级护理1037
四、对症护理1038
五、病区卫生工作1041
六、医护工作要点1041
七、主要传染病护理常规1043
细菌性痢疾1043
霍乱、副霍乱1044
伤寒1044
脊髓灰质炎1045
病毒性肝炎1046
流行性感冒1046
百日咳1047
白喉1047
流行性腮腺炎1048
麻疹1048
猩红热104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049
流行性乙型脑炎1050
疟疾1051
流行性出血热1051
钩端螺旋体病1052
第七篇 附录1053
第一章 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1053
血液学检验1053
血液生化检验1055
血液酶学检验1059
血液及尿液激素检验1062
尿液检验1063
脑脊液检验1065
胃液分析1065
骨髓象1066
第二章 儿童测量1068
第三章 度量衡国际单位制1070
第四章 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及检疫期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