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美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美学原理
  • 陆一帆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113·470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美学是一门诱人的学科1

二、美学的对象2

(一)关于美学对象的争论2

(二)美学的对象应该是什么3

三、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

(一)美学与哲学的关系6

(二)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7

(三)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7

四、学习美学的方法8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8

(四)学习美学史,从中吸取养料9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9

(三)要研究有关的科学特别是心理学9

五、美学研究的历史概况10

(一)西方美学史概略10

(二)中国美学史概略19

第一章 美的本质75

一、关于美的本质的各种学说75

(一)美是一种绝对理念75

(二)美是人的意识77

(三)美是事物的某些物理属性78

(四)美是生活81

(五)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82

(六)美是物的一种客观社会属性83

二、美的本质问题的初步探讨87

(一)美的产生87

(二)美的发展95

(三)美是什么97

第二章 自然美101

一、关于自然美的不同看法101

二、关于自然美的初步看法103

(一)客观自然属性的美104

(二)主客观统一的美109

第三章 人的美114

一、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114

二、形体美116

(一)人体美119

(二)姿态美122

(三)如何才能使形体美125

三、性格美的条件128

(一)善是性格美的首要条件129

(二)知识才能是性格美的重要条件132

(三)性格美第三个条件是气质139

(四)共同的性格美142

四、性格美的表现形式144

(一)表情美(人的脸部和眼睛)145

(二)语言美148

(三)行动美154

五、性格美的共同特点154

(一)形态的多样性154

(二)人可以驾驭性格美的形式156

六、形体美与性格美的关系及其美学价值158

(三)性格美形体丑159

(二)性格丑形体美159

(一)性格美与形体美和谐统一159

第四章 日常生活美165

一、日常生活美的价值165

二、日常生活美第一个原则——和谐170

(一)线和形的和谐172

(二)室内排列的和谐174

(三)衣服形状的和谐175

三、日常生活美第二个原则——比例176

(一)美的比例177

(二)如何使不美的比例变成美的比例179

(一)均衡的种类182

四、日常生活美第三个原则——均衡182

(二)室内摆设的均衡185

(三)衣服上的均衡186

五、日常生活美第四个原则——节奏187

(一)什么是节奏187

(二)如何获得节奏189

(三)室内布置的节奏191

(四)衣服上的节奏193

六、日常生活美第五个原则——重点194

(一)重点原则的内容及作用194

(二)如何侧重195

(三)兴趣中心应放在哪里197

(四)衣服上的重点198

七、要按照美的原则进行服饰造型200

(一)衣服201

(二)眼镜203

(三)头发203

第五章 艺术美208

一、艺术美的特点208

二、艺术的虚与实(艺术的直接形象与间接形象)217

(一)虚与实的实质217

(二)如何考察作品的虚与实219

(三)虚与实的辩证关系222

(四)虚与实的限度226

(三)悲剧人物的苦难或死亡必须是由社会矛盾冲突或生产斗争所引起227

三、艺术的真善美229

(一)生活中的真善美229

(二)艺术的真善美232

(三)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239

(四)艺术的生命是美而不是真244

第六章 壮美与秀美252

一、对壮美的各种看法252

二、壮美与秀美的本质及特点257

三、生活中的壮美与艺术中的壮美263

四、壮美与秀美的心理反应265

一、关于悲剧的各种观点271

第七章 悲剧271

二、悲剧的特点275

(一)悲剧必须以人的严重苦难为结局275

(二)悲剧人物必定是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275

三、悲剧感279

四、悲剧的种类284

(一)悲壮悲剧284

(二)悲悯悲剧285

(三)悲愤悲剧286

(四)喜剧性悲剧287

第八章 喜剧290

一、过去对喜剧的各种看法290

二、喜剧的特点293

三、喜剧的种类294

(一)讽刺喜剧294

(二)歌颂喜剧296

第九章 审美认识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302

一、美学史上关于形象思维的论述303

二、形象思维的历史发展310

三、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思维方式之一314

四、形象思维的过程316

(一)从感性进入理性的初阶,感觉——知觉——表象317

(二)形象思维的理性阶段322

五、形象思维的种类334

(一)再造的形象思维334

(二)创造的形象思维336

(三)无意的形象思维338

(四)幻想340

六、灵感343

七、形象思维的生理基础346

一、审美认识往往带有表现356

第十章 审美认识往往带有表现356

(一)移情360

二、审美认识中表现的手段360

(二)联想362

(三)象征364

(四)隐喻365

(五)夸张365

三、美学史上的“气韵生动”说和“移情”说367

第十一章 审美认识产生美感372

一、审美认识产生美感372

(一)美感是一种高级情感374

二、美感的特点374

(二)美感与道德感、理智感的区别375

三、美感的种类378

第十二章 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心境、审美趣味及其在审美认识中的作用380

一、审美能力及其在审美认识中的作用380

二、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及其在审美认识中的作用383

(一)审美观念383

(二)审美理想386

三、心境和审美趣味及其在审美中的作用387

(一)心境387

(二)审美趣味388

四、审美认识的差异性与共同性389

第十三章 艺术欣赏394

一、艺术欣赏与生活欣赏的区别394

二、艺术欣赏的四个阶段:直觉——再现——深入本质——再评价397

(一)直觉阶段397

(二)再现阶段398

(三)深入本质阶段402

(四)再评价阶段403

三、艺术欣赏中的心理距离404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410

第十四章 艺术种类410

二、绘画413

三、雕塑420

四、工艺美术423

五、版画424

六、建筑425

七、文学427

八、戏剧433

九、电影442

十、舞蹈445

十一、音乐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