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信用论大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货币信用论大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117550.jpg)
- 彭迪先,何高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1955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信用论大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7
序言7
第一篇 资本主义体系的货币流通与信用11
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及其本质11
第一节 商品交换与价值11
第一项 如何把握货币的本质11
第二项 商品和交换13
第三项 商品价值18
第二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和货币的发生23
第一项 价值形态23
第二项 价值形态的发展24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38
第二章 货币的职能44
第一节 价值尺度44
第二节 流通手段53
第一项 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流通54
第二项 货币的运动57
第三项 铸币——价值记号60
第三节 贮藏手段61
第四节 支付手段64
第五节 世界货币67
第六节 货币的各种职能之历史的发展72
第三章 货币制度76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流通76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与货币制度78
第一项 金属贷币的种类79
第二项 贷币制度83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期的货币制度91
第一项 纸币的本质96
第四章 纸币与通货膨胀96
第一节 纸币96
第二项 纸币流通的法则98
第三项 纸币的价值102
第四项 评所谓“纸币本位”104
第二节 通货膨胀及其阶级本质106
第三节 通货膨胀过程及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110
第四节 通货稳定113
第五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通货膨胀的尖锐化115
第五章 信用及其形式与作用123
第一节 借贷资本的发生及其本质123
第二节 借贷利息与利息率127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131
第四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34
第一节 信用货币的性质和种类140
第六章 信用货币140
第二节 票据与票据流通141
第三节 银行券与银行券流通143
第四节 支票与支票流通148
第七章 支付差额、国际结算和国际信用153
第一节 支付差额153
第二节 国际结算与外汇156
第三节 国际信用161
第八章 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及货币信用制度危机165
第一节 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及其主要表现165
第二节 什么是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制度的危机?170
第三节 货币信用制度危机在货币流通方面的主要表现173
第四节 货币信用制度危机在信用制度与国际信用方面的主要表现177
第一节 货币金属学说,单纯的货币商品学说185
第九章 资产阶级货币学说批判185
第二节 货币国定学说,货币职能学说,货币票券学说187
第三节 货币数量学说192
第一项 美国派194
第二项 英国派197
第三项 批判199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学说202
第五节 凯恩斯货币学说批判205
第一项 凯恩斯的货币学说205
第二项 凯恩斯贷币学说的阶级本质及其批判208
第二篇 社会主义体系的货币流通与信用219
第十章 苏联货币之必要性、本质和职能219
第一节 货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必要性219
第二节 苏联货币的本质和作用225
第一项 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233
第三节 苏联货币的职能233
第二项 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239
第三项 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243
第四项 作为社会主义积累与劳动者储蓄手段的职能246
第五项 作为国际清算手段的职能248
第四节 苏联货币是世界上最稳固的货币249
第十一章 苏联信用和银行之本质与职能254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信用与银行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的学说254
第二节 信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必要性、本质与作用257
第三节 苏联利息的本质和作用269
第四节 苏联信用系统的结构与职能271
第一项 国家银行272
第二项 长期投资银行275
第三项 储蓄银行277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计划基础279
第十二章 苏联货币流通制度与贷币流通的计划工作279
第二节 国家银行的现金计划及其结构283
第三节 现金计划的编制和执行289
第四节 流通中货币的种类和贷币发行的程序291
第十三章 苏联的结算制度2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结算294
第二节 苏联组织非现金结算的一般原则299
第三节 苏联非现金结算的主要方式303
第一项 承兑结算方式303
第二项 信用证及特种帐户结算方式305
第三项 缴款通知书和计划付款307
第四项 相互结算方式308
第十四章 苏联的短期贷款制度和国家银行的信贷计划311
第一节 短期贷款的组织原则311
第一项 商品及物资超定额储备贷款317
第二节 短期贷款的主要种类317
第二项 季节性开支的贷款318
第三项 工业企业的按周转额的贷款319
第四项 商业机关的日常商品流通贷款321
第五项 结算贷款322
第六项 临时需要的贷款323
第三节 国家银行的信贷计划323
第十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流通与信用32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28
第二节 人民币的本质与作用341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49
附录 旧中国的货币问题363
第一节 从“废两改元”到伪“法币制度”363
第二节 伪“法币”的膨胀及其崩溃365
第三节 伪“金元券”、“银元券”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