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05595.jpg)
- 孔繁锦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3339·1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意义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4
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9
上篇 无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斗争11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1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形态11
二、十九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22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条件22
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25
第二章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31
第一节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到自觉阶段的发展31
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生31
二、无产阶级自发斗争的阶段34
三、无产阶级自觉斗争的阶段40
第二节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作用47
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7
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变革为社会主义的巨大杠杆48
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阶级斗争4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51
一、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51
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作用5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征54
一、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54
二、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56
三、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59
四、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61
第三节 建立党的优良作风63
一、党的优良作风63
二、怎样树立起党的优良作风68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73
一、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73
第四章 无产阶级革命73
二、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75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78
第二节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式81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特征81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82
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式84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88
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88
二、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89
三、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92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96
一、民族民主革命是打击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96
第五章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96
二、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99
第二节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和道路101
一、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0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104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08
第三节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前途111
一、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111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114
下篇 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斗争117
第六章 无产阶级专政117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和历史任务117
一、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117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121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127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127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31
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具有多样的形式13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40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40
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140
二、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1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44
一、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44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151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51
二、社会主义社会还有阶级斗争152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155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15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159
二、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66
一、正确处理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使农轻重协调发展167
二、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169
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171
四、改革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173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7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精神文明17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79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其途径18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核心185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途径188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3
第一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193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193
二、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196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197
四、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200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207
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207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211
三、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采取适当形式的政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216
第三节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220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范围220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及其重要作用224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2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2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28
一、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228
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232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232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关系234
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38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241
第十二章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245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245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245
二、如何加强党的建设246
第二节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52
一、改善党领导的方法252
二、改善党领导的重要原则255
第十三章 无产阶级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258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258
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258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61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62
一、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262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