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05388.jpg)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2017·90
- 出版时间:1963
- 标注页数:83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842页
- 主题词:哲学(地点: 法国 年代: 18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一 孟德斯鸠17
法的精神17
声明17
第一卷 论一般的法18
第一章 法与各种不同的实体的关系18
第二章 论自然法21
第三章 论制定法22
第二卷 论由政府的本性直接派生出来的法律24
第一章 论三种不同的政府的本性24
第二章 论共和政府以及有关民主制的法律25
第三章 论有关贵族制本性的法律27
第四章 论有关君主政府本性的法律28
第五章 论有关专制国家本性的法律29
第三卷 论三种政府的原则30
第一章 政府的本性与政府的原则的区别30
第三章 民主制的原则30
第四章 贵族制的原则30
第五章 论美德并非君主政府的原则31
第六章 君主政府中用什么来代替美德33
第七章 论君主制的原则33
第五卷 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应当符合政府的原则34
第三章 民主制中之爱共和34
第九章 论专制政府的原则34
第八卷 论三种政府的原则的败坏35
第二章 论民主制原则的败坏35
第三章 论极端平等的精神36
第十六章 共和国的特性37
第十七章 君主国的特性37
第十九章 专制统治的特性38
第十一卷 论奠定有关国家体制的政治自由的各种法律38
第二章 自由一词的种种涵义38
第三章 什么是自由39
第四章 续上题39
第六章 英国的国家体制40
第五章 各个不同国家的目标40
第十四卷 与气侯的本性有关的法律50
第一章 一般观点50
第二章 人们在不同的气侯中很不相同50
第十五卷 论民间奴隶制如何与气候的本性有关52
第一章 论民间奴隶制52
第六章 奴隶制度的真正来源52
第七章 奴隶制度的另一来源53
第十七卷 论政治奴隶制如何与气侯的本性有关53
第一章 论政治奴隶制53
第二章 各个民族在勇气上的不同53
第一章 土地的本性如何影响法律54
第十八卷 论各种与土地的本性有关的法律54
第二章 续上题55
第三章 什么地方垦殖程度最高55
第四章 土地肥沃与硗瘠的新结果56
第五章 论海岛民族56
第六章 论由人们的勤劳缔造的地方57
第七章 论人的产物57
二 伏尔泰59
哲学通信59
第十三封 论洛克先生59
第二章 是不是有一个神?65
形而上学论65
赞成神存在的理由摘要66
承认神存在的困难67
对这些反驳的答复69
第三章 论一切观念都通过感官而来73
第四章 论实际上有外界对象76
第五章 人是否有一个灵魂?灵魂能够是什么?79
第九章 论美德与过恶83
哲学辞典87
修道院长87
平等88
政府92
自由94
自然法98
形而上学101
暴政102
三 孔狄亚克103
人类知识起源论103
第一部 第一篇103
第一章 论我们各种知识的原料,并论灵魂与形体的区别103
第二章 论感觉105
体系论107
第一章 论应当分别三类体系107
1.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起源110
第六章 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起源与后果110
2.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后果112
第八章 论单子113
2.驳斥关于单子的体系113
第十章 驳斥斯宾诺莎主义115
1.关于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的定义115
感觉论117
第一部 论不能凭自身判断外物的官能117
第一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的最初知识117
第二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身上各种理智活动,以及不同程度的快乐和痛苦如何是这些活动的原则118
第四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的观念121
第八章 论一个仅具听觉官能的人123
第六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的人的自我或人格123
第十章 论单独的味觉,以及与嗅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味觉124
第十一章 论一个仅具视觉官能的人124
第三部 触觉如何教导其他官能判断外物127
第一章 论伴同着嗅觉的触觉127
《感觉论》的理论节要128
第一部分的要旨132
第二部分的要旨137
第三部分的要旨138
第四部分的要旨140
上篇145
四 卢梭145
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促进了风俗的淳厚145
下篇147
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50
前言150
上篇151
下篇154
论社会契约162
第一卷162
第一章 这第一卷的主旨162
第二章 论最初的社会163
第三章 强者的权利165
第四章 论奴役166
第六章 社会公约170
第七章 论主权者173
第八章 论公民状态174
第九章 论产业175
爱弥儿176
萨伏依副主教的表白176
五 拉美特里185
心灵的自然史185
卷头语186
第一章 开宗明义196
第二章 论物质197
第三章 论物质的广袤199
第五章 论物质的运动力200
第六章 论物质的感觉能力203
第九章 论动物的感觉心灵205
第十章210
3.感觉的规律210
4.论感觉并不能使人认识形体的本性,它们是随感觉器官变化的211
7.心灵的不同的所在地213
8.论心灵的广袤214
9.论感觉体因此就是物质的216
10.论记忆218
2.论本能221
第十一章221
3.论各种动物也用与我们同样的信号表达自己的观念222
第十二章224
1.感觉、辨别和认识224
2.论意志226
3.论天才227
第十四章 论只有宗教才能巩固我们对于理性心灵的本性的信仰234
本书的结论238
人是机器239
序274
第一章274
人是植物274
第二章281
第三章284
各派体系的提要288
伊璧鸠鲁的体系288
六 狄德罗297
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297
论解释自然325
哲学思想录增补346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355
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361
达朗贝的梦375
(一)对布甘维尔《旅行记》的评判411
布甘维尔《旅行记》补篇411
(二)〔泰提老人的告别辞〕417
《百科全书》选辑422
人422
公民423
自然法425
政治权威427
七 爱尔维修430
论精神430
序430
第一篇 论精神本身433
第一章 〔概述原则〕433
第二章 论我们的感情所引起的错误439
第三章 论无知441
第四章 论滥用名词449
第二篇 论与社会相联系的精神456
第一章 〔概说〕457
第二章 论与个人相联系的正值459
第五章 论与特殊集团相联系的正值461
第六章 论各种保证美德的办法463
第十三章 论与不同的时代和民族相联系的正值464
第三篇 应当把精神看成自然的赐予还是看成教育的结果467
第六章 论感情的威力468
第九章 论感情的来源469
第十五章 论对肉体痛苦的恐惧或肉体快乐的欲求可以在我们身上引起各种各类的感情472
序475
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475
〔引论〕478
第一章 论可以用来考察人的种种观点;论教育对人所能起的作用478
第二章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479
第三章 论伪科学或后天获得的无知480
第一篇 不同的人的教育必须不同,也许就是精神不等的原因,这种不等一向被归因于器官的完善程度不等481
第一章 不能人人接受同样的教育481
第二章 论教育开始的时刻482
第三章 论儿童的教导者482
第九章 论各种关于教育的规条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484
第五章 论学校教育484
第十一章 论伪宗教488
第十三章 论世界宗教489
第十四章 论一种宗教缺少哪些条件就会破坏国家幸福490
第二篇 一切构造得同样好的人都有同等的能力获致精神491
第一章 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因此人们曾经把精神看成机体构造的精致程度造成的结果491
第二章 精神与灵魂的区别493
第三章 论精神对哪些对象起作用495
第四章 精神怎样起作用495
第八章 论社会性496
第十章 论感官的快乐是各个国家最有力的推动力,即令它们并不意识到这一点496
第七章 肉体的感受性是我们的各种活动、思想、感情以及我们的社会性的唯一原因496
第十二章 论感官的完善程度不等499
第四篇 构造得同样好的人都可以以同样的程度发生感情;感情的强度不等在人身上永远是由于机遇使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每一个人的本来性格(如巴斯加所观察的)只是他的最初习惯的结果500
第一章 论机体构造与气质对人们的感情和性格影响不大500
第二章 论各个国家性格上发生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501
第四章 论自爱503
第七章 论正义504
第八章 论在自然人的身上察看到的正义504
第九章 论在文明的人或民族中察看到的正义506
第十章 个人和国家一样,在正义中重视的只是它给他带来的尊敬和权力507
第十一章 权力之爱在各种政府形式中都是人们的唯一动力508
第十二章 论美德511
第十六章 不宽容常常是诸侯们命中注定的512
第十八章 论宗教上的宽容513
第二十章 不宽容是教士权势的基础514
第六篇 论无知所产生的弊病;论无知并不能破除怠惰,并不能保证臣民忠诚,它是不加考虑地对各种最重要的问题下判断的。以奢侈问题为例。论这些判断有时可以使一个国家颠复的种种祸害。论人们由无知的保卫者得来的蔑视和憎恶515
第一章 论人民的无知和怠惰515
第二章 无知并不能保证臣民忠诚515
第六章 部落的形成516
第七章 论一个国家的人口增殖及其后果518
第八章 由人口增殖造成的公民利益分化520
第九章 论国民财富分配太不平均521
第十章 公民财产太不平均的原因522
第十七章 论被视为行动原则的货币523
第十一章 论制止财富过分迅速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的办法523
第七篇 一个民族的美德和幸福并非其宗教神圣的结果,而是其法律明智的结果524
第一章 论宗教对民族的美德与幸福无甚影响524
第八篇 论个人幸福的建立者;论应当把国民幸福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国民幸福必然为一切个人幸福所组成526
第一章 是否一切在社会状态中的人都能同等地幸福526
第二章 时间的使用527
第三章 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幸的原因531
第四章 论有可能使公民们更加宽裕532
第二十四章 一笔中等的财产保证公民的幸福533
第二十六章 论我的这些原则的长远效用533
第二章 论人们意图制定良好法律时应当研究的那些基本问题534
第九篇 论拟定一种好的立法计划的可能性534
第六章 真理的认识永远是有益的536
第七章 论揭示真理决不会给帝国造成骚乱538
第十篇 论教育的力量,论改善教育的办法,论阻止这种科学进步的一些障碍539
第一章 教育万能539
第七章 论人的道德教育542
八 霍尔巴赫552
揭穿了的基督教552
第一章 ?考察自己所奉宗教的必要,以及考察时所遇到的一些障碍552
神圣的瘟疫558
第一章 迷信的起源;恐?永远是宗教的基础558
第一章 论自然568
第一部 论自然及其?;论人;论灵魂及其能力;论灵魂不死的教条;论幸福568
自然体系568
第二章 论运动及其来源576
第三章 论物质的不同组合和各种运动,或论自然的进程587
第四章 论自然界一切存在物的共同运动法则;论吸引力和排斥力;论惯性力;论必然性588
第五章 论秩序与混乱;论理智;论偶然598
第六章 论人;论人之区分为肉体的人与精神的人;论人的起源609
第七章 论灵魂;论唯灵论的体系621
第八章 论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626
第二部 论神;论关于神的存在的各种证明;论各种属性;论神影响人类幸福的方式636
第九章 神学概念不能作为道德的基础;神学道德与自然道德的对比;神学妨害人心的进步636
第十一章 本书中的各种意见的申辩;论不信宗教;是否有无神论者存在?638
第十二章 无神论与道德相容吗?640
社会体系644
第一部 道德学的自然原则644
第一章 人的道德观念、意见、过恶和美德的起源644
第六章 道德学的自然原则649
第十六章 论社会生活,论自然状态,论野蛮生活650
第二部 政治学的自然原则661
第十三章 专制制度的自然结果661
九 梅叶665
遗书665
1.序言 本书宗旨665
2.著者对于世界宗教的看法和感想667
3.一切宗教都只是谬误、错觉和欺骗676
4.宗教空幻和虚妄的第一个证据:它只是人们捏造的东西678
5.政治家为什么要利用宗教的谬误和欺骗679
7.他们确信人们死后可以变成神灵679
10.〔宗教空幻、虚妄的第二个证据:作为一切宗教基础的盲目信仰乃是谬误、错觉和欺骗的根源〕680
42.第六个证据682
43.第一种祸害:〔令人痛恨的人类的不平等现象〕682
44.〔贵族的起源〕683
45.第二种祸害:〔为只会掠夺和压迫别人的寄生虫的存在辩护〕687
46.〔为大批无用的教士和闲荡的僧侣的存在辩护〕688
47.〔为宣誓过贫穷生活的僧侣的富有辩护〕688
49.第三种祸害:〔一些人将土地资源吞为私有而不归公有,从而产生许多不幸和灾难〕690
52.〔如果人类共享生活资料,对人类将是多大的幸福〕693
54.第六种祸害是:〔国王的残暴统治〕699
55.〔法国国王的残暴,人民处境的不幸〕701
60.由人对所谓神的存在概念本身的虚妄性而得出的关于宗教的欺骗性和虚伪性的第七个证据702
61.古代大多数学者和最明智的人都否定或怀疑神的存在702
62.对神的信仰和认识最初是从哪里得来的703
65.不论是自然的创造物中的美丽、条理或完善都绝对不能证明有一位仿佛创造了这些创造物的神存在703
66.信徒们对神所持的虚妄观念705
67.假定全能的神的存在来解释自然界和解释自然物的形成是徒劳无益的707
68.实体不能是创造出来的710
73.〔实体或物质只能由自身获得运动〕712
79.〔如果有全能和全善的神存在,就不会有可怜的、不幸的和不完善的存在物〕713
80.〔驳笛卡尔主义者关于神存在的证明〕715
81.〔我们知道时间、空间和数的自然无限性〕716
83.〔笛卡尔主义者把无限存在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无限完善的实体混为一谈,他们错了〕717
84.〔一切物质的事物都是由物质粒子的运动所形成的〕720
86.〔笛卡尔主义者不得不承认,自然物只是由于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才能形成〕722
87.〔因此他们应当承认物质依靠自身具有运动〕723
89.〔宗教虚妄的第八个证据〕724
91.〔驳斥灵魂不死的论点〕725
98.〔结论〕729
99.〔告读者〕734
第一篇737
第一章 为了判明最有益于社会的法律,就应当知道自然界赋与了人以什么幸福,它在什么条件下准许人享受幸福。立法者的责任就在于促进那些使我们结成社会的社会品质的实现737
论立法737
十 马布利737
第二章 自然界希望公民的财产和地位平等成为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749
第三章 关于私有制的建立。私有制并不是使人结成社会的原因。自然界要求人们走向财产公有755
第四章 恢复已被破坏的平等时所面临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在我们所处的事物秩序下,立法者应当慎重地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反对贪婪和虚荣759
第二篇761
第一章 在建立了财产私有制的国家里,消灭贪婪或至少防止由此产生的部分罪恶所必要的法律的性质761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69
第一封信769
第三封信773
巴锡里雅德778
第一阕778
十一 摩莱里778
自然法典780
第一部 政治学和道德学士一般原则的缺点780
人刚从自然手中产生时的状态,以及自然为了使人团结互助而做的事781
对团结互助的真正基础的详细说明782
道德学和政治学应当把自己的规章制度建立在哪些原则上面784
为什么自然的法则变得不能实行了786
第二部 政治学上的特殊缺点787
可以接受一个贤明政府的各项规章的那些野蛮民族的自然状态787
懒惰的真正原因790
民族的真正起源,以及团结互助的感情败坏的原因791
政治学或道德学上一切证明的真正途径,以及一切混乱的根本原因793
为什么应当制定法律793
公民法与国际法的原则的虚妄性794
基督教精神使人们接近自然法则795
为什么基督教精神没有维持下去796
自由和依赖的真谛797
最繁盛的国家之所以衰落和发生革命的真正原因798
政治以什么借口使大众的利益为独夫的利益而牺牲799
主权者在自然法中的权限和职责;他们的真正的伟大何在800
第三部 流俗道德学的特殊缺点802
恶是什么;恶的不同种类802
在神明面前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恶803
怎样才能使人摆脱一切道德上的恶的观念804
道德上的恶只涉及生灵804
自然界和道德界的一切都是逐渐臻于完善的805
道德上的恶的确切范围806
我们的原则远非允许为恶或犯罪807
人的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及一切社会协调的原则808
道德观念的真正次序和发展过程;用以证明这些观念的假设809
人们行为的堕落如何影响到神明的观念;应当如何予以制止810
哲学家所忽视的一些致使人类行为堕落的重大原因811
本书的结论812
第四部 符合自然意旨的立法典范813
根本神圣法813
分配法或经济法814
市政法816
土地法816
公务法818
限制奢侈法819
政府形式法820
政府行政法821
婚姻法823
教育法824
学术法826
刑法828
后记831
专名译音对照表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