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功能金属材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功能金属材料](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104437.jpg)
- 张名大等译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10336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功能金属材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文明发展的方向1
第二章 功能金属材料的量要性 竹内荣1
2 支撑二十一世纪文明的功能金属材料3
第二章 磁性材料7
1 磁体的功能和应用 藤森 启安7
1.1 铁磁性、亚铁磁性7
1.2 功能和应用11
1.2.1 宏规磁化现象11
1.2.2 微观磁化现象12
1.2.3 磁致伸缩12
1.2.4 因瓦(invar)效应14
2 高性能永久磁体 俵 好夫17
2.1 前言17
2.2 晶体结构和磁性18
2.3 矫顽力机制20
2.4 Sm Co5永久磁体22
2.5 Sm2Co17永久磁体24
2.6 今后的展望26
3 高性能磁芯材料 藤森 启安29
3.1 前言29
3.2 磁芯材料的基本功能29
3.3 提高性能的途径和两三种适用材料30
3.3.1 饱和磁化强度31
3.3.2 磁导率μ35
3.3.3 其它附加性能38
3.4 非晶态合金40
3.5 结语43
4.1 前言44
4.2 记录退磁效应和决定记录密度的因素44
4 高密度记录用材料 法桥 滋郎44
4.3 记录媒体46
4.3.1 磁带媒体46
4.3.2 磁盘媒体50
4.4 磁头50
4.5 垂直磁记录方式52
4.5.1 垂直记录的基本性质和特征52
4.5.2 垂直记录媒体和垂直记录磁头52
4.5.3 垂直记录特性54
4.6 结语54
第三章 半导体材料,电子射线材料58
1 半导体和光电转换 肖藤冒士郎58
1.1 半导体中光和电子的相互作用58
1.2 通过pn结的光电转换过程62
2 发光材料65
2.1 化合物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晶格常数与成分间的关系65
2.2 化合物半导体的折射率和色散参数71
2.3 化合物半导体的热导率74
2.4 化合物半导体混晶的溶混性(miscibility)75
2.5 半导体激光材料76
2.5.1 长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78
2.5.2 短波段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材料80
2.5.3 可见光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80
2.5.4 远红外波段用半导体激光材料82
2.6 发光二极管材料83
2.6.1 GaPxAs1-x84
2.6.3 AlxGa1-xAs85
2.6.2 GaP85
2.6.4 GaN85
3.1 吸光材料和吸光波长区86
3 吸光材料86
2.6.5 SiC86
3.2 半导体的电离系数87
3.3 光电二极管(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材料89
3.3.1 0.85μm波段~可见光波段用PD/APD材料89
3.3.2 长波段光通信用PD/APD材料90
3.3.3 远红外区用PD/APD材料91
3.4 光电导型光检测器材料92
4 非晶硅半导体 並河洋93
4.1 前言93
4.3 结构与性能94
4.2 制备方法94
4.2.1 辉光放电方法(glow discharge deposition)94
4.2.2 反应溅射法(reactive sputtering)94
4.2.3 化学气相淀积法(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94
4.4 应用97
4.4.1 太阳电池97
5.1 硫族化合物玻璃98
5 光记录材料98
5.1.1 结构和性能特点98
4.4.2 感光材料98
5.1.2 光感生效应及其应用99
5.2 光色玻璃102
5.2.1 类型和特性103
5.2.2 应用104
6 高亮度电子射线发射材料 熊代 幸伸104
6.1 LaB6105
6.2 其它107
1 超导现象和磁场 桥本康男117
第四章 超导材料117
1.1 超导观象的发现117
1.2.1 理想抗磁体118
1.2 超导体的磁性118
1.2.2 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118
1.2.3 第二类超导体的临界特性119
2 高临界温度材料121
2.1 超导体的电子状态121
2.1.1 BCS理论121
2.1.2 GLAG理论122
2.3 强临界磁场村料123
2.2 上临界场123
2.3.1 NbTi系合金123
2.3.2 Al5型化合物124
2.3.3 Chevrel相化合物125
2.4 高临界电流密度材料125
2.4.1 临界电流密度与钉扎126
2.4.2 超导稳定化与交流损失127
2.4.3 合金系材料130
2.4.4 化合物系材料132
3 超导磁体136
3.1磁悬浮列车136
3.2 超导交流发电机138
3.3 核聚变反应堆139
4.1 约瑟夫逊效应141
4 约瑟夫逊(Josephson)效应元件 高田进141
4.2 计算机元件145
4.3 电磁波检测元件147
4.4 约瑟夫逊标准电压元件149
4.5 SQUID检测元件150
1.2.5 异常磁阻,霍尔效应151
2 超声波的各种特性155
2.1 波的种类及波长155
第五章 超声波振子材料 田村 幸三155
1 前言155
2.2 传播及衰减156
2.3 反射及透射157
2.4 动力功能157
3 超声波发生元件用材料及其特性157
3.1 磁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158
3.2 压电振子、电致伸缩振子及其所用材料159
3.2.1 单晶材料160
3.2.2 强介电陶瓷材料160
1.2.6 磁-光效应161
3.2.3 高分子压电材料161
4.2 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要求163
4.1.3 以频率为标准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电能)163
4.1.2 用作接收器的压电材料(机械能→电能转换元件)163
4.1.1 用作发射器的压电材料(电能→机械能转换元件)163
4.1 对振子材料的要求163
4 超声波振子用材料及其特性163
5 在超声波传感器上的应用164
5.1 超声波振子的种类和形状164
5.2 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和特性165
6 结束语165
第六章 形状记忆合金 本间 敏夫167
1 晶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机制167
1.1 形状记忆效应167
1.2 马氏体型晶体相变168
1.3 产生形状记忆效应的机制171
2 形状记忆效应在工业上的应用173
3 形状记忆效应在医学中的应用176
4 Nitinol热力发动机176
1 前言180
第七章 减振合金 藤田隆 天野景隆180
2 减振机制181
3 减振合金的种类和特点182
3.1 复合型减振合金183
3.1.1 片状石墨铸铁183
3.1.2 可轧片状石墨铸铁[RFC(Rolled Fraky Graphite Cast Iron)]183
3.1.3 减振钢板183
3.2 孪晶型减振合金184
3.2.1 Mn-Cu系减振合金184
3.2.2 钛镍合金(Nitinol)185
3.3 位错型减振合金185
3.4 铁磁性型减振合金185
3.5 其它(晶间腐蚀型减振合金)185
4.1 减振合金的传递损失和在消音罩上的应用186
4 减振合金的应用186
4.2 减振合金的振动发声特性187
4.3 减振合金的动态刚性188
5 减振合金的今后发展方向190
第八章 硬质材料 深津保 膀村祜次192
1 前言192
2 硬质合金及涂层193
2.1 概要193
2.2 硬质合金的制法193
2.3 硕质合金的性质194
2.3.1 WC系硬质合金194
2.3.2 TiC系金属陶瓷196
2.4 硬质合金的应用197
2.5 有涂层的硬质合金199
3.2 陶瓷的烧结技术201
3.1 概要201
3 精细陶瓷201
3.2.1 常压烧结法202
3.2.2 热压法202
3.2.3 热等静压烧结法(HIP)203
3.2.4 反应烧结法203
3.2.5 化学气相淀积法(CVD)204
3.3 陶瓷的特性和用途204
4 超高压合成和烧结材料206
4.1 概要206
4.2 产生超高压的技术207
4.3 超高压合成208
4.3.1 触媒法208
4.3.2 直接转变法209
4.4.1 金刚石烧结体210
4.4 超高压烧结体210
4.4.2 CBN(WBN)烧结体211
4.5 金刚石及CBN的气相生长212
第九章 超耐蚀材料 桥本功二215
1 前言215
2 高耐蚀非晶态合金215
2.1 耐蚀性215
2.2 高耐蚀性的原因218
2.2.1 钝态——保护膜218
2.2.2 钝化速度219
2.2.3 化学均匀性219
2.3 耐局部腐蚀性221
3 耐蚀材料的展望222
2.1 金属与氢气生成金属氢化物的反应225
2 储氢原理225
1 前言225
第十章 储氢合金 佐佐木靖男225
2.2 活化处理与表面的影响228
3 储氢合金的应用229
3.1 储氢229
3.2 储氢以外的功能及其应用229
4 未来展望231
5 结束语232
第十一章 超细粉末金属和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 阿部惇236
1 对超细粉末材料的评价236
2 用气相法制取各种超细粉末237
2.1 利用气体中蒸发法制取超细粉末237
2.2 用CVD法制取超细粉末238
3 粒径,粒径分布及组成的控制方法239
3.1 粒径的控制239
3.2 粒径分布的控制240
3.3 组成的控制242
4 超细粉末的特性及其应用243
4.1 红外敏感件244
4.2 选择吸收膜245
4.3 超细粉末多功能敏感件245
4.4 磁带246
4.5 其它247
第十二章 非晶态合金、非晶态半导体和非晶态绝缘体的制法及其特性 铃木谦尔249
1 非晶态固体结构的特征及分类249
2 结构弛豫与物性变化252
3 快冷凝固法253
4 气相淀积法256
4.1 真空蒸镀法256
4.2 溅射淀积法257
4.3 离子镀法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