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德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德育学
  • 王殿卿编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0144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德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德育学1

目 录1

第一节大学德育学的兴起与发展2

一大学德育学研究的兴起2

二大学德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3

三大学德育学的内涵7

第二节大学德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0

一大学德育学的对象10

二大学德育学的任务13

一大学德育学的学科特点17

第三节大学德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17

二大学德育学的研究方法21

第二章 大学德育34

第一节德育的内涵34

一传统的德育观34

二广义的德育观36

三教育学的德育观36

第二节德育的过程39

一德育过程的要素39

三德育过程的特点41

二德育过程的阶段41

第三节德育的外延47

一德育与教育47

二德育与智育48

三德育与体育49

四德育与美育50

五德育的延伸51

第三章 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55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56

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6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7

三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60

第二节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形成61

一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61

二人生与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62

三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形成63

第三节人的本质理论是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64

一人的本质理论与大学德育的对象和规格64

二人的本质理论与大学德育过程67

第四章 大学德育的价值、地位和职能70

第一节大学德育的社会价值70

一大学德育与人的社会化72

二大学德育与精神文明74

三大学德育与物质文明78

四大学德育与社会制度81

第二节大学德育的地位83

一大学德育与高等教育的本质83

二大学德育的主导地位85

第三节 大学德育的职能88

一灌输的职能89

二塑造的职能90

三矫正的职能92

四保证的职能93

第五章 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96

第一节学校、社会和家庭97

一社会影响和教育98

二家庭影响和教育101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104

第二节德育、智育和管理107

一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关系108

二德育与学校的管理112

第三节教育者、环境和受教育者116

一教育者的目的性与受教育者的可塑性117

二教育者的外部针对性与受教育者的内在矛盾性119

三教育者的艺术性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121

第四节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一般过程122

一 品德、个性和人格122

二大学生各种品质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124

第六章 大学德育教师130

第一节大学德育教师的内涵130

一大学德育教师的内涵130

二大学德育教师队伍的历史演变131

三建设大学德育教师队伍的依据134

第二节 大学德育教师的功能136

一教育的功能136

二管理的功能138

三教学的功能140

四协调的功能141

五科研的功能142

第三节大学德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与修养143

一大学德育教师的基本素质143

二大学德育教师的修养145

第四节大学德育教师队伍的结构与建设147

一大学德育教师队伍的结构147

二大学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150

第一节评价大学生的标准与方法154

一评价大学生的标准154

第七章 大学德育对象154

二评价大学生的方法158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特征163

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意识163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165

三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168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特点173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及其水平173

二大学心理的一般特点175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180

第八章大学德育规格187

第一节大学德育规格的历史演变189

一中国古代大学德育规格的演变189

二中国近代大学德育规格的演变194

二建国以来大学德育规格的演变196

第二节确定大学德育规格的依据201

一历史的依据201

二理论的依据202

三实践的依据203

第三节新时期的大学德育规格205

一道德素质207

二思想素质208

三理论素质209

四政治素质210

第九章 大学德育内容213

第一节确定大学德育内容的依据213

一大学德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性213

二大学德育内容的相对灵活性214

三大学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和连续性21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217

一进行基本原理教育218

二进行基本观点教育220

三进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222

第三节四项基本原则教育224

一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225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27

三进行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229

第四节人生观教育232

一进行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的教育233

二进行人生目的和理想的教育236

三进行人生态度的教育238

第五节道德教育239

一进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240

二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241

三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242

第十章 大学德育的方针和原则244

第一节大学德育的疏导方针244

一疏导方针的内涵245

二坚持疏导方针的依据247

三正确贯彻疏导方针249

第二节大学德育的原则250

一方向性和目的性的原则251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52

三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54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55

五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57

六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59

七防微杜渐的原则262

八整体性原则263

第十一章 大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266

第一节大学德育的途径266

一思想理论教育课程267

二教师教书育人269

三社会实践274

第二节大学德育的方法276

一了解学生,理解学生277

二抓好班集体建设279

三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281

四培养和利用先进典型283

五开辟第二课堂,倡导社团活动284

六对话和咨询286

七抓好“个别人”的转化工作287

八促进学生“三自”290

第十二章 大学德育的科学管理293

第一节大学德育科学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95

一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的前提295

三动员和组织各种教育力量296

二发挥大学德育的整体优势296

四提高大学德育的系统效能297

第二节大学德育科学管理的内容298

一大学德育的目标管理298

二大学德育的计划管理301

三大学德育的质量管理303

四大学德育科学管理中的效果反馈机制305

第三节大学德育管理的体制306

一大学德育管理的领导体制306

二大学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310

三大学德育管理的组织机构313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