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策终结的过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策终结的过程研究
  • 张丽珍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84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策终结的过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政策终结:历史与现实的审视37

第一节 政策终结的历史考察39

一1980年至1987年的第一次清理40

二1996年至1997年的第二次清理40

三2000年至今的第三次清理42

四 历史考察的发现43

第二节 政策终结的层次透视47

一 价值形态48

二 制度形态52

三 工具形态58

第三节 政策终结的现实困境59

一 政策短缺与过剩并存增加了政策终结的甄别难度60

二 程序法建设的迟缓致使政策终结缺乏科学标准63

三 潜在的利益损失导致政策终结动力与措施乏力66

第四节 政策终结的制约因素69

一 概念内生的消极否定意蕴71

二 行政理念的传统保守取向72

三 官僚机构的准立法权扩大75

四 政策效果的多元力量干预77

五 终结形式的错综交错属性80

六 成功实践的标杆效应模糊81

七 政治过程控制了政策分析84

第五节 政策终结的时代命题85

一 履行知识型公务员的责任85

二 矫正政策资源低效的尴尬87

三 调试政策主导模式的张力88

四 回应对服务型政府的期待89

五 重建幸福感与政策的逻辑90

第六节 政策终结的起点反思:围绕政策评估91

一 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标准96

二 法律的平等保护和公民权利标准97

三 政治的代表性与回应性标准100

第二章 议程设置:政策终结的序曲105

第一节 厘清研究中的三组关系106

一 外部提议与内部提议106

二 采纳与规划109

三 提议、采纳与议程设置110

第二节 议程设置的外压模式118

一 多元压力形式与比较119

二 支持联盟理论与外压模式的契合128

第三节 议程设置的诉讼模式130

一 诉讼的回顾132

二 诉讼的功能与局限134

第四节 议程设置的上书模式136

一 上书的内容:违宪或合法性审查138

二 上书的对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国务院139

三 上书的价值与缺陷141

第五节 多源流分析框架下三种模式的综合142

一 问题流143

二 政策流146

三 政治流148

第三章 政策合法化:政策终结的启动152

第一节 立法机关途径155

一 法律终结157

二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162

三 政策的法律化166

第二节 行政机关途径169

一 行政立法与公共政策的关联性170

二 行政立法的形式及终结主体172

三 行政立法途径政策终结的新近实践173

四 行政立法途径政策终结的合法化程序181

第三节 司法机关途径188

一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必要性189

二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效果190

三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改善建议193

第四章 执行反馈:政策终结的强力196

第一节 主体甄别197

一 两种典型的终结主体197

二 经济人假设的失范210

三 官僚制的价值缺陷213

四 以德行政对价值无涉的矫正217

第二节资源获取223

一 执行先决条件的政治资源224

二 有效执行基础的经济资源229

三 逐渐成长壮大的社会资源230

四 具有战略影响的信息资源231

第三节 工具选择236

一 情感承诺与沟通237

二 奖励与激励结构239

三 组织化利益补偿240

四 替代政策的输出242

第四节 形成路径243

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结合243

二 超越组织的边界合作之选择247

三 复杂社会中责任政府之塑造251

第五节 信息反馈252

一 政策终结与政策继续实难分辨253

二 以策略优化推动政策终结实施255

第五章 政策终结过程的案例检验:驻京办的撤与留258

第一节 驻京办的前世今生259

一 封建社会时期的演化259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263

第二节 问题界定:驻京办撤与留的依据268

一 声誉上的暧昧色彩268

二 成本上的高扬不下270

三 监管上的机制不严270

四 政治上的维稳任务270

五 经济上的利益争取271

第三节 议程设置:驻京办撤与留的序曲272

第四节 政策合法化:驻京办撤与留的启动276

第五节 执行反馈:驻京办撤与留的关键277

一 国管局与监察部担任终结主体278

二 四种重要的执行资源获取情况278

三 工具选择中的新旧政策衔接难279

四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巧结合280

五 驻京办的撤销是力量博弈过程280

第六节 制度创新:驻京办撤与留的出路282

一 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282

二 缩小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283

三 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沟通方式需创新284

四 推行省级市级驻京办联席会议制度284

五 筹建行业协会形成良好的行业自律285

第六章 其修远兮:政策终结的漫漫探索287

第一节 促进政策系统可持续性: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要义289

一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主要目标289

二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隶属关系292

三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可能风险293

第二节 合理的职权配置: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关键295

一 职能设想296

二 组织设计298

第三节 精简机构的改革策略: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诞生契机300

一 精简机构的本意301

二 精简机构与设置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一致性303

第四节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时代合题306

一 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系统分析307

二 社会元素冲突对传统政策框架的挑战312

三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对社会元素冲突的管理315

第七章 结论322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可能的创新323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324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