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毒理学基础 供临床、预防,基础,放射医学,医学类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岳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11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毒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毒理学基础 供临床、预防,基础,放射医学,医学类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毒理学研究领域1
二、研究方法4
第二节 毒理学在其他医药学分支学科的应用6
一、毒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6
二、毒理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7
三、毒理学在法医学、放射医学、药物学中的应用9
第三节 毒理学基本概念10
一、毒物、毒性及毒效应10
二、生物学标志11
三、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12
四、时间-反应关系15
五、选择性毒性15
六、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16
第四节 毒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7
一、毒理学的过去17
二、毒理学的现在18
三、毒理学的未来19
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22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22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22
二、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24
三、毒物动力学28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31
一、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31
二、代谢灭活与代谢活化36
三、外源化学物代谢的影响因素40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42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42
一、化学物因素42
二、机体因素45
三、环境因素48
四、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0
第二节 毒作用机制51
一、概述52
二、几种典型的毒作用机制53
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55
第四章 毒理学试验基础58
第一节 毒理学试验的原则和局限性58
一、描述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58
二、整体动物实验的“3R”原则及伦理学59
三、人体观察的伦理学原则60
第二节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61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62
一、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62
二、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62
三、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选择62
四、实验动物的个体选择63
五、实验动物的管理63
第四节 受试物样品的准备64
第五节 毒理学试验设计要点65
一、毒理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65
二、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66
三、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66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染毒和处置67
一、实验动物染毒67
二、实验动物生物样本采集及处死68
第七节 毒理学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70
一、结果的统计分析70
二、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71
第八节 优良实验室规范72
一、实施GLP的目的和意义72
二、GLP的基本内容及组织体系73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74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74
一、急性毒性及其试验74
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75
三、急性毒性替代试验79
第二节 局部刺激试验和皮肤致敏试验80
一、局部刺激试验80
二、皮肤致敏试验82
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83
一、概述83
二、试验设计84
三、结果评价87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89
第一节 概述89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90
一、基因突变90
二、染色体畸变91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92
一、引起突变的DNA变化92
二、引起突变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94
三、其他的改变94
四、突变的后果95
第四节 机体反应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96
一、DNA损伤的修复97
二、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98
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基本方法100
一、观察项目的选择100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101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105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108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108
一、按化学性质分类108
二、按作用机制分类109
三、按作用结果分类110
第二节 化学致癌机制111
一、化学致癌作用112
二、与致癌作用相关的遗传学机制113
三、与致癌作用相关的表遗传机制116
第三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117
一、定量构效关系分析118
二、遗传毒性试验118
三、细胞转化试验118
四、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119
五、促癌剂的检测119
六、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120
七、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应用于致癌作用的研究121
八、人群流行病学调查122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殖与发育毒性作用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概念124
二、生殖与发育毒性的特点125
三、历史与发展126
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价127
一、人群流行病学调查128
二、生殖毒性试验128
第三节 发育毒性及其评价134
一、母/父源性因素与发育毒性的关系134
二、发育毒性的敏感期和终末点136
三、发育毒性的剂量-反应模式和阈值139
四、发育毒性的评价139
第九章 管理毒理学145
第一节 概述145
一、管理毒理学的概念和范围145
二、毒理学工作者在化学品管理中的作用146
三、管理对毒理学的影响146
第二节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147
一、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发展概况和意义147
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基本内容148
三、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150
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156
第三节 危险性分析157
一、危险性分析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157
二、危险度评定的概念、意义、步骤157
三、危害鉴定158
四、危害表征159
五、暴露评价161
六、危险度特征分析164
七、危险性管理164
八、危险性交流167
第十章 临床毒理学169
第一节 概述169
一、临床的毒作用类型169
二、临床观察在毒理学研究中的意义170
三、中毒的临床特点170
四、中毒病人治疗的临床对策171
第二节 毒物中毒172
一、职业性中毒172
二、生活性中毒178
三、动植物中毒179
四、其他中毒179
第三节 药物中毒180
一、处方药中毒180
二、非处方药中毒182
三、中草药中毒185
第四节 滥用药物和吸入剂中毒186
一、滥用药物中毒186
二、滥用吸入剂中毒190
第十一章 法医毒理学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法医毒理学及与其他毒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193
二、我国法医毒物种类及特点194
第二节 毒物中毒196
一、毒物中毒的种类196
二、突发性群体中毒201
第三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202
一、中毒案情调查与现场勘查202
二、中毒症状分析203
三、中毒尸体的法医学检查205
四、法医毒物分析207
五、中毒法医学鉴定的鉴别诊断209
六、中毒方式的推断210
第十二章 药物毒理学212
第一节 概述212
一、药物毒理学及与其他毒理学学科分支的关系212
二、药物毒理学的发展简史213
三、药物毒作用214
第二节 药物的靶器官毒理学217
一、药物对肝的毒作用217
二、药物对肾的毒作用218
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220
四、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作用222
第三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和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225
一、药物安全性评价225
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227
第十三章 卫生毒理学230
第一节 职业毒理学230
一、概述230
二、职业有害因素及其毒性作用231
三、几种常见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232
第二节 环境毒理学236
一、概述236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236
三、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237
第三节 食品毒理学239
一、概述239
二、各类食物中的有害外源性化合物239
第四节 放射毒理学242
一、概述242
二、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243
三、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244
四、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效应246
五、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诊断与危害评价248
六、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250
第十四章 神经行为毒理学253
第一节 概述253
一、神经毒物分类253
二、神经系统损伤类型254
三、神经毒作用特点255
第二节 神经毒作用机制257
一、神经递质与神经毒性257
二、通道与神经毒性257
三、受体、信号传导与神经毒性258
四、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毒性258
五、细胞骨架与神经毒性259
第三节 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与评价259
一、神经行为学方法260
二、神经电生理学方法260
三、神经化学方法261
四、神经病理学方法261
五、神经影像学方法262
六、体外神经毒理学方法263
第四节 行为毒性的研究方法与评价264
一、建立动物模型264
二、行为毒理学功能测试方法264
三、人类行为功能测试267
主要参考书目26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