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亚湾核电站事故规程导则汇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亚湾核电站事故规程导则汇编
  • 大亚湾核电培训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370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0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大亚湾核电站-事故-处理-规程-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亚湾核电站事故规程导则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事故规程的结构、使用及11规程1

1.1 应急运行规程的分类1

1.2 应急运行规程的使用规定1

1.2.1 事故处理的人员组成1

1.2.2 事故处理的人员岗位替换规定2

1.2.3 应急运行规程执行过程中的规定2

1.2.4 事故规程的结构和导向原则3

1.2.5 事故规程中常见词语解释3

1.3 反应堆紧急停堆后应遵循的总体操作规程3

1.3.1 指导原则3

1.3.2 症状一诊断3

1.3.3 操作说明4

第二章 事故规程的诊断规程13

2.1 使用规程的总原则13

2.1.1 规程原则13

2.1.2 症状和诊断与事件的探测14

2.1.3 说明14

2.2 安全注人后的一般操作规程27

2.2.1 规程原则27

2.2.2 操作文件的一般使用27

2.2.3 自动动作确认28

2.2.4 判断逻辑图A0.130

2.2.5 判断逻辑图A0.234

第三章 一回路失水事故44

3.1 反应堆冷却剂泄漏,安全注人未启动44

3.1.1 规程原则45

3.1.2 症状一诊断45

3.1.3 操作说明46

3.2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小破口56

3.2.1 指导原则56

3.2.2 症状一诊断57

3.2.3 操作说明57

3.3 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大、中破口75

3.3.1 指导原则75

3.3.2 症状一诊断75

3.3.3 操作说明75

3.4 余热排出系统运行时反应堆冷却剂丧失87

3.4.1 指导原则87

3.4.2 症状一诊断88

3.4.3 操作说明89

第四章 蒸汽管道破口事故105

4.1 安全壳外侧蒸汽管道破裂105

4.1.1 指导原则105

4.1.2 症状一诊断105

4.1.3 操作说明106

4.2 安全壳内侧蒸汽管道破裂113

4.2.1 指导原则113

4.2.2 症状一诊断114

4.2.3 操作说明114

第五章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130

5.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漏且安全注人未动作130

5.1.1 指导原则130

5.1.2 症状一诊断131

5.1.3 操作说明132

5.2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139

5.2.1 指导原则139

5.2.2 症状一诊断140

5.2.3 操作说明141

第六章 意外安全注入事故155

6.1 错误安全注人的停运多余的/无用的155

6.1.1 指导原则155

6.1.2 症状一诊断155

6.1.3 操作说明155

6.2 P11下的误安全注人166

6.2.1 指导原则166

6.2.2 症状一诊断166

6.2.3 操作说明166

第七章 电源故障172

7.1 失去厂外主电源172

7.1.1 指导原则172

7.1.2 症状一诊断173

7.1.3 操作说明173

7.2 失去厂外电源两台柴油发电机组供电185

7.2.1 指导原则185

7.2.2 症状一诊断185

7.2.3 操作说明186

7.3 失去厂外电源同时A列柴油机不可用195

7.3.1 指导原则195

7.3.2 症状一诊断195

7.3.3 操作说明196

7.4 失去厂外电源同时B列柴油机不可用221

7.4.1 指导原则221

7.4.2 症状一诊断221

7.4.3 操作说明221

第八章 直流盘失电事故243

8.1 失去A列48V直流电源243

8.1.1 指导原则243

8.1.2 症状一诊断244

8.1.3 操作说明245

8.2 失去B列48V直流电源260

8.2.1 指导原则260

8.2.2 症状一诊断261

8.2.3 操作说明261

8.3 失去48V去耦直流电源272

8.3.1 指导原则272

8.3.2 症状一诊断273

8.3.3 操作说明273

8.4 失去A列125V直流电源279

8.4.1 指导原则279

8.4.2 症状一诊断281

8.4.3 操作说明281

8.5 失去B列125V直流电源292

8.5.1 指导原则292

8.5.2 症状一诊断293

8.5.3 操作说明293

8.6 失去LDA30V直流模拟控制电源298

8.6.1 指导原则298

8.6.2 症状一诊断299

8.6.3 操作说明300

第九章 220V保护盘失电事故337

9.1 失去保护盘LNA220VAC337

9.1.1 指导原则337

9.1.2 症状一诊断337

9.1.3 操作说明338

9.2 失去保护盘LNB220VAC363

9.2.1 指导原则363

9.2.2 症状一诊断363

9.2.3 操作说明364

9.3 失去保护电源盘LNC220VAC388

9.3.1 指导原则388

9.3.2 症状一诊断388

9.3.3 操作说明389

9.4 失去保护盘LND220VAC416

9.4.1 指导原则416

9.4.2 症状一诊断416

9.4.3 操作说明417

第十章 反应性事故441

10.1 指导原则441

10.1.1 适用范围441

10.1.2 操作原理441

10.2 症状一诊断441

10.2.1 反应堆处于换料或维修冷停堆工况441

10.2.2 反应堆处于正常冷停堆、中间停堆、热停堆、热备用或功率运行工况443

10.3 操作说明444

10.3.1 反应堆处于换料或维修冷停堆工况444

10.3.2 反应堆处于正常冷停堆、中间停堆、热停堆、热备用或功率运行工况445

第十一章 超设计基准事故454

11.1 余热排出系统未连通时冷源完全丧失454

11.1.1 指导原则454

11.1.2 症状一诊断454

11.1.3 操作说明455

11.2 余热排出系统接人时完全失去热阱468

11.2.1 指导原则468

11.2.2 症状一诊断468

11.2.3 操作说明469

11.3 完全失去至蒸汽发生器的给水480

11.3.1 指导原则480

11.3.2 症状一诊断481

11.3.3 操作说明482

11.4 余热排出系统未接人时完全失去交流电源497

11.4.1 指导原则497

11.4.2 症状一诊断498

11.4.3 操作说明498

11.5 余热排出系统接人时完全失去交流电源523

11.5.1 指导原则523

11.5.2 症状一诊断524

11.5.3 操作说明524

11.6 低压安全注人或喷淋系统失效548

11.6.1 指导原则548

11.6.2 症状一诊断549

11.6.3 操作说明549

第十二章 核安全辅助系统事故处理558

12.1 设备冷却水系统缓冲箱水位降低事故558

12.2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故障572

12.2.1 指导原则572

12.2.2 症状一诊断572

12.2.3 操作说明573

12.3 运行中余热排出系统故障或丧失590

12.3.1 指导原则590

12.3.2 症状一诊断590

12.3.3 操作说明592

12.4 反应堆厂房外的压缩空气系统故障596

12.4.1 指导原则596

12.4.2 症状一诊断597

12.4.3 操作说明597

12.5 反应堆厂房内的压缩空气系统故障605

12.5.1 指导原则605

12.5.2 症状一诊断606

12.5.3 操作说明607

12.6 用常规或特殊方式向ASG水箱补水614

12.6.1 指导原则614

12.6.2 症状一诊断614

12.6.3 操作说明614

第十三章 应急停堆盘的控制622

13.1 用应急 停堆盘将机组稳定在热停堆622

13.1.1 指导原则622

13.1.2 症状一诊断623

13.1.3 操作说明623

13.2 用应急停堆盘从热停堆到冷停堆的操作632

13.2.1 指导原则632

13.2.2 技术限值和专门指令632

13.2.3 症状一诊断633

13.2.4 操作说明634

第十四章 状态逼近法规程SPI/SPU/U1637

14.1 引言637

14.2 总结构638

14.2.1 进人SPI的准则638

14.2.2 SPI的运用638

14.2.3 离开SPI规程的准则638

14.2.4 进人或离开U1的条件638

14.3 运用I,A,H规程期间的持续事故监视639

14.3.1 持续事故监视原则639

14.3.2 SPI逻辑图的说明和验证639

14.4 极限状态组织652

14.5 运用U规程时的极限监视653

14.5.1 SPU的目的以及监视组织653

14.5.2 SPU主逻辑图653

14.6 极限堆芯保护规程656

14.6.1 规程原则656

14.6.2 逻辑图和措施表的说明656

14.6.3 逻辑图和措施表的验证657

14.7附录663

附录0 插图663

附录1 SPI逻辑图671

附录2 SPU逻辑图677

附录3 U1逻辑图和措施表686

附录4 电源丢失对仪控信息产生的后果6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