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治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
  • 章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94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38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运动疗法-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运动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运动治疗技术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发展历史及现状2

第二节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4

一、主要内容4

二、分类方法6

第三节 运动治疗的机制7

一、治疗原则7

二、运动对机体的影响8

三、制动对机体的影响9

第四节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11

一、上肢训练常用器械11

二、下肢训练常用器械12

三、其他常用设备13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15

第一节 基础理论15

一、关节运动的基础15

二、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18

三、常用训练方法18

四、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20

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20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24

一、肩部关节24

二、肘关节29

三、腕关节30

四、手指关节31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34

一、髋关节34

二、膝关节37

三、踝及足关节38

第四节 躯干活动技术41

一、颈部关节41

二、腰部关节41

第三章 关节松动技术43

第一节 概述43

一、理论基础43

二、手法分级44

三、操作程序45

四、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46

第二节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46

一、肩部关节46

二、肘部关节50

三、腕部关节52

四、手部关节53

第三节 下肢关节松动技术55

一、髋部关节55

二、膝部关节56

三、踝部关节58

四、足部关节60

第四节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60

一、颈椎60

二、胸椎61

三、腰椎62

四、骨盆62

第四章 肌力训练64

第一节 概述64

一、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及常见原因64

二、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65

三、常用的训练方法67

第二节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71

一、肩部肌群的肌力训练71

二、肘部及前臂肌群的肌力训练75

三、腕及手部肌群的肌力训练77

第三节 下肢肌群肌力训练83

一、髋部肌群的肌力训练83

二、膝部肌群的肌力训练87

三、踝部肌群的肌力训练88

第四节 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90

一、颈部肌群的肌力训练90

二、躯干肌群的肌力训练92

第五章 牵伸技术96

第一节 概述96

一、基本概念96

二、原理及原则97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98

四、牵伸程序100

五、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101

第二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102

一、徒手被动牵伸102

二、自我牵伸107

第三节 下肢肌肉牵伸技术111

一、徒手被动牵伸111

二、自我牵伸115

第四节 躯干牵伸技术和机械被动牵伸117

一、徒手被动牵伸117

二、自我牵伸119

三、机械被动牵伸120

第六章 牵引技术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基本概念122

二、牵引的治疗作用122

三、常用牵引装置123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125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125

二、常用牵引方法126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129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130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130

一、腰椎牵引的生理效应131

二、常用牵引方法131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134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135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135

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135

二、临床应用136

三、注意事项136

第七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平衡137

二、协调140

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141

一、平衡的影响因素141

二、平衡训练的原则142

三、平衡训练的方法143

四、特殊的平衡训练148

五、临床应用149

第三节 协调功能训练151

一、协调的影响因素151

二、协调训练的原则152

三、协调训练的方法152

四、临床应用154

第八章 有氧训练155

第一节 概述155

一、基本概念155

二、治疗作用157

第二节 运动处方158

一、基本概念158

二、运动处方的类型158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159

四、注意事项162

第三节 心功能训练164

一、心功能评定165

二、康复训练方案166

第九章 呼吸训练169

第一节 概述169

一、呼吸训练的基本原理169

二、呼吸训练的目标和适应证171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171

一、膈肌呼吸171

二、呼吸肌训练172

三、局部呼吸173

四、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174

五、胸腔松动练习174

六、咳嗽训练176

第三节 体位引流177

一、体位引流的方法177

二、手法技巧178

三、临床应用179

第十章 放松训练181

第一节 概述181

一、基本概念181

二、治疗作用182

三、适应证和注意事项183

第二节 放松训练的方法183

一、肌肉松弛法183

二、意念松弛法186

三、肌电生物反馈松弛法189

第十一章 轮椅训练190

第一节 概述190

一、轮椅的结构190

二、制订轮椅处方的具体要求192

三、适用范围194

四、注意事项194

第二节 训练方法194

一、脊髓损伤患者轮椅操作训练主要内容194

二、偏瘫患者的轮椅驱动训练208

第十二章 转移训练209

第一节 概述209

一、生物力学基础209

二、基本原则210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211

第二节 主动转移211

一、床上转移活动211

二、坐位转移220

三、站起与坐下225

第三节 被动转移228

一、人工搬运228

二、机械搬运229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自然步态231

二、步行周期231

三、肌肉活动及骨盆和下肢运动情况233

四、步行能耗234

第二节 步行训练前准备234

一、步行的条件234

二、步行功能评定235

第三节 步行训练241

一、常用措施241

二、步行训练方法242

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260

一、异常步态的原因260

二、常见异常步态及其矫治方法260

第十四章 水中运动265

第一节 概述265

一、水中运动的机制265

二、水中运动的分类267

第二节 治疗作用267

一、水的特性对水中运动疗法的影响267

二、水中运动疗法对人体的作用268

第三节 训练方法271

一、设备与用具271

二、训练内容272

三、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274

第十五章 医疗体操277

第一节 概述277

一、医疗体操的特点及分类277

二、医疗体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78

三、医疗体操的编排278

四、医疗体操带操原则及具体方法279

五、医疗体操练习的注意事项280

第二节 常用医疗体操280

一、颈椎操280

二、脊柱侧弯矫正操282

三、腰椎前凸矫正操285

四、下腰痛的医疗体操286

五、肺气肿呼吸操290

六、肩周炎医疗体操292

第十六章 Bobath技术296

第一节 理论基础296

一、基本概念296

二、训练原则296

第二节 基本技术297

一、反射抑制性模式297

二、影响张力性姿势298

三、关键点的控制298

四、促进正常姿势反射300

五、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300

第三节 临床应用301

一、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301

二、脑卒中偏瘫的治疗305

第十七章 Brunnstrom技术313

第一节 理论基础313

一、治疗原则313

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阶段313

三、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315

第二节 基本技术316

一、治疗技术316

二、训练方法317

第十八章 Rood技术328

第一节 理论基础328

一、概述328

二、基本理论328

三、治疗原则330

第二节 基本技术331

一、促进技术331

二、抑制方法332

三、注意事项332

四、临床应用333

第十九章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337

第一节 理论基础337

一、基本概念及神经生理学原理337

二、治疗原则338

第二节 基本技术338

一、基本操作方法338

二、特殊技术341

第三节 主要运动模式343

一、模式的命名及特征343

二、形式343

三、上肢运动模式346

四、下肢运动模式350

第四节 临床应用354

一、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354

二、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357

三、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360

四、偏瘫患者的治疗362

第二十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366

第一节 理论基础366

一、基本概念366

二、功能恢复的机制366

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367

四、基本原则368

第二节 运动再学习方案设计369

一、设计运动再学习方案的步骤369

二、运动再学习方案各步骤的意义和关系370

第三节 基本运动功能训练370

一、从仰卧到床边坐起371

二、坐位平衡374

三、站立平衡376

四、站起和坐下378

五、行走380

六、上肢功能383

七、口面部功能388

第二十一章 引导式教育390

第一节 概述390

一、基本概念390

二、理论基础390

三、治疗原则394

第二节 实施方法395

一、诱发技巧395

二、常用器具396

三、练习内容397

参考文献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