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070671.jpg)
- 赵杨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022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国家创新系统-信息资源-资源配置-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4
1.1.1 研究背景4
1.1.2 研究意义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统计11
1.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13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30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32
1.3.1 研究内容32
1.3.2 研究方法32
2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及其协同化发展35
2.1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及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35
2.1.1 信息化环境下的国家创新发展与创新系统建设36
2.1.2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信息资源保障42
2.1.3 信息资源配置对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影响47
2.1.4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49
2.2 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变革与协同化发展51
2.2.1 配置体制变革与社会化机制的形成51
2.2.2 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52
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特征与要素58
2.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60
2.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特征62
2.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基本要素64
3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定位与组织67
3.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及其影响67
3.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外部环境68
3.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部环境72
3.1.3 环境因素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影响74
3.2 国家创新需求导向下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目标选择与定位76
3.2.1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形态76
3.2.2 基于创新主体需求结构的协同配置目标选择79
3.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目标定位83
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多维组织86
3.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序参量识别87
3.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模式选择89
3.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路径确定91
3.3.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层次安排94
3.3.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理论框架96
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分层推进99
4.1 配置战略层面的协同99
4.1.1 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创新战略的关联100
4.1.2 战略协同模型与实现机制102
4.1.3 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107
4.2 配置管理层面的协同110
4.2.1 信息资源配置管理主体及其职能110
4.2.2 管理主体的职能协调与权责分配115
4.2.3 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119
4.3 配置操作层面的协同124
4.3.1 配置主体的竞争与合作124
4.3.2 配置主体的协同模式选择127
4.3.3 配置主体竞争合作行为的协同演化138
4.4 技术支撑层面的协同142
4.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关键技术142
4.4.2 协同配置技术的集成应用框架149
4.4.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协调152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157
5.1 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其在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应用157
5.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157
5.1.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159
5.1.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问题161
5.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演化机理162
5.2.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边界163
5.2.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运行机制165
5.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因果关系分析166
5.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175
5.3.1 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流图175
5.3.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179
5.3.3 模型输出与响应变量的确定183
5.3.4 模型有效性检验185
6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188
6.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188
6.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制度需求189
6.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原则与框架191
6.1.3 协同配置体制下多元配置机制的协调运行195
6.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平台构建198
6.2.1 协同配置平台设计思路198
6.2.2 基于CSCW的平台架构模型200
6.2.3 平台的功能结构204
6.2.4 主要功能的技术实现207
6.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利益关系协调213
6.3.1 配置主体间的多元利益关系213
6.3.2 利益协调的“博弈—协商”过程215
6.3.3 利益协调机制设计218
6.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化推进与知识产权保护220
6.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体系建设220
6.4.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224
7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227
7.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目标与原则227
7.1.1 综合评价目标227
7.1.2 综合评价原则229
7.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230
7.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230
7.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要素选择231
7.2.3 评价指标与测度标准的确立237
7.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42
7.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流程247
7.3.1 综合评价的实施步骤248
7.3.2 综合评价的流程管理251
8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与对策分析254
8.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现状与协同发展问题254
8.1.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255
8.1.2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分布257
8.1.3 我国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261
8.1.4 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状况267
8.1.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中的现实问题273
8.2 面向我国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建设方案275
8.2.1 总体建设目标275
8.2.2 管理机制的确立277
8.2.3 体系框架设计280
8.2.4 体系建设技术路线282
8.3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实现过程的模拟仿真285
8.3.1 数据来源与参数值确定286
8.3.2 仿真平台与初始条件设置288
8.3.3 仿真结果分析289
8.4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推进对策297
8.4.1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创新氛围298
8.4.2 加强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基础设施建设299
8.4.3 促进配置主体之间的资源联动300
8.4.4 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02
8.4.5 拓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经费投入渠道304
9 结论与展望306
9.1 全书总结306
9.2 研究展望308
参考文献310
附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325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