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 明清时期杂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 明清时期杂字研究
  • 顾月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4554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汉字-异体字-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 明清时期杂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2

一、选题缘由2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 研究综述8

一、国内研究8

二、国外研究9

第三节 研究方法10

第四节 明清识字教材总体分析12

第二章 杂字的历史轨迹14

第一节 起源: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蒙学识字教材与字书15

一、早期蒙学识字教材与杂字的渊源关系15

二、早期以杂字命名的各类字书22

第二节 发展:隋唐宋元时期的各种杂字27

一、敦煌文献中的各类杂字27

二、宋元时期的杂字教材33

第三节 高潮:明清时期的各类杂字37

一、分类编排的杂字38

二、不设类目的杂字45

三、图文对照杂字49

四、释义杂字51

五、地方杂字52

第四节 承继: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杂字55

一、民国时期的各类杂字55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杂字教材58

第三章 明清时期杂字在民间流行的原因61

第一节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乡生活的变迁61

一、农村经济生活的变化63

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68

第二节 价值观念转变与市民阶层的壮大73

一、价值观念的转变74

二、科举竞争的加剧77

三、市民阶层的壮大81

第三节 印刷术的改进推广与书坊的发达84

一、北宋印刷术的改进84

二、明代印刷技术和刻书事业的发展87

三、清代坊刻事业的发展89

第四节 明清时期私塾教育的发展93

一、明清私塾的兴盛93

二、私塾杂字教学史料95

第四章 明清时期杂字的特点100

第一节 杂字编者及体例的特殊性101

一、杂字编者的无名性与集体性101

二、杂字体例的多元性与灵活性107

第二节 杂字教育对象及内容的大众化120

一、杂字与农业生产经验121

二、杂字与明清商业教育125

三、杂字与民间百工技艺128

四、杂字与明清人际交往132

五、《妇女杂字》与女子教育137

第三节 杂字中的各类契约与明清民间生活141

一、杂字中土地买卖租赁的契约142

二、杂字中雇工借贷等商业契约143

三、杂字中日常家族生活的契约146

第四节 杂字语言特点及教法的灵活性148

一、杂字语言的通俗地方性148

二、杂字教法的灵活多样性156

第五节 杂字思想教化分析162

一、以农为本,重视百工163

二、孝悌谦让,与人为善166

三、禁染恶习,勤俭持家170

四、惜时进学,同情弱者174

第五章 明清时期杂字的流播及影响178

第一节 杂字在国内外的流播178

一、中原西北部区域——各周边民族杂字178

二、中原东部传播——台湾地区及日本的杂字188

第二节 商业书的流传200

一、商旅途程、实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201

二、商业伦理道德教育207

第三节 杂字与“三百千”的比较210

一、杂字与“三百千”的相同之处211

二、杂字与“三百千”的差异之处221

第四节 明清杂字对后世的影响233

一、承继下的发展:民国期间杂字特点234

二、发展后的突破: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杂字扫盲教材243

结语251

一、水涨船高——杂字与社会变迁的紧密关系251

二、枝繁叶茂——杂字对成人教育的重大贡献255

三、他山之石——杂字对教材改革的借鉴作用258

附录262

附录一:《七言杂字》262

附录二:《绘图庄农杂字》266

附录三:《天津地理买卖杂字》(沦陷版)273

附录四:《农村杂字》279

参考文献284

后记303

热门推荐